首页 理论教育 月经前后诸证

月经前后诸证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证多见于中年妇女,严重者可影响妇女健康与工作。通经活络汤,由瓜蒌、橘络、青皮、丝瓜络、生香附、通草、白扁豆、当归组成。本方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泄泻。全方以养血为主,佐以疏风止痛,用于血虚肝旺证之头痛较为合宜,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头晕头痛。本方适用于阴虚肝旺之头晕头痛证,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头晕头痛。二方合用,其效相得益彰,可用于月经期前后诸证之经行浮肿。

(一)总要歌

经前后,伴症行。周期发,经净停。

【语译】 妇女每于经前数日或经期规律性地出现一些症状,如头晕头痛、心烦失眠、乳房胀痛、浮肿腹泻、身痛发热、口舌糜烂、感冒声嘶、大便下血等症,这些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二三症同见,一般以经前2~7天最为明显,经后即逐渐消失,称为“月经前后诸证”。古医籍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出现的不同症状,散见于各书的有“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头痛”“经行发热”“经前泄水”“经前便血”等。本证多见于中年妇女,严重者可影响妇女健康与工作。

本病所表现的各种证候,乍看与内科病证无异,如果稍不注意,易混同于内科疾病。因此在诊断时必须抓住“随月经周期而发,经行(或经前)即作,经净即止”这一特点,强调其发作与月经周期的密切关系。由于见症多端,无统一的辨证规律可循,宜根据不同的表现按内科的方法辨证,但因与月经周期紧密联系,故应突出经期特点综合考虑。如症状见于平时,经期偶尔罹患,多与月经周期无关,则不属本病证范畴。

本病临床可见经行乳胀、经行泄泻、经行头晕头痛、经行浮肿、经行发热、经行身痛、经行口舌糜烂、经行便血。

(二)经行乳胀

1.证候歌

经前期,乳胀痛。连胸胁,少腹痛。

乳硬结,经后减。苔薄白,脉多弦。

【语译】 每于经前二三日,甚或半个月前,出现乳房或乳头胀痛,甚者不能近衣,似有硬结或有块,可连及胸胁胀痛或见少腹胀痛,或心烦易怒,或见月经失调,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多弦。其特点为经后痛减,乳房变软块消。

2.病因歌

素抑郁,情不舒。肝气滞,经脉阻。

【语译】 由于性素抑郁,肝气不疏,肝气郁结,经脉壅阻而致。若气滞血结,则乳房可有肿块或硬结。

3.治法歌

疏肝气,活血脉。通经络,散结块。

【语译】 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法。选方用柴胡疏肝散、通经活络汤。

(1)柴胡疏肝散(方见“月经后期”),方中加当归、川楝子、郁金、路路通,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乳胀。若乳房胀痛有块,不能触衣者,加鲜橘叶、王不留行或制穿山甲、丹参、夏枯草等以加强活血通络散结止痛之功效;若肝郁化火,出现口苦咽干,目胀生眵,或头痛发热等,可去川芎之辛窜,酌加牡丹皮、栀子或黄芩、石决明、夏枯草、蒺藜等平肝清热;若肝旺侮脾者,可加入培土之品,或化裁成逍遥散加减治之。

(2)通经活络汤(《中医妇科治疗学》),由瓜蒌、橘络、青皮、丝瓜络、生香附、通草、白扁豆、当归组成。方中香附、青皮疏肝理气;橘络、丝瓜络、通草利气通络;瓜蒌理气散结;当归养血活血;白扁豆健脾化湿。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散结之功效。本方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乳胀。

(三)经行泄泻

1.证候歌

月经期,大便稀。谷不化,肢无力。

脘腹胀,面浮肿。脉缓弱,苔白润。

【语译】 每届经期出现泄泻,日二三次,为溏便或水样便,甚者完谷不化,可伴倦怠嗜卧,肢软无力,或脘腹胀闷,纳呆腹痛,或痛后必泻,或面目浮肿,舌质淡,苔白润或白滑,脉缓弱。经净则泻止。

2.病因歌

脾素虚,不运化。湿气盛,稀便下。

【语译】 由于脾虚气弱,运化无力,经行之际气血下注血海,脾虚益甚,湿邪渗入肠间而为泄泻。若脾虚日久,土虚木乘或肝旺乘脾,均可出现腹痛不适或痛后必泻之痛泻。

3.治法歌

健脾胃,益脾气。利湿浊,泄泻止。

【语译】 治以健脾益气、淡渗利湿、培土泻木、暖土固肠等。选方用参苓白术散、健固汤。

(1)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茯苓、白术、砂仁、薏苡仁、怀山药、莲子、炒桔梗、白扁豆、炙甘草组成。此方以淡渗实脾见长。方中人参补脾益气;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淡渗利湿;怀山药、莲子补脾益胃;白扁豆、薏苡仁健脾除湿;砂仁、陈皮健脾调中;桔梗升提中气;甘草调和诸药。俾脾气健运,水湿自消,泄泻可止。本方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泄泻。

(2)健固汤(《傅青主女科》),由人参、茯苓、白术、巴戟天、薏苡仁组成。方中巴戟天补火温土;人参补脾益气;白术健脾燥湿;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本方合四神丸(由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补骨脂组成。补骨脂温补肾阳;肉豆蔻温补脾肾;吴茱萸温经散寒;五味子收敛止涩),共奏温肾培土,除湿止泻之功效。本方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泄泻(脾肾阳虚型最宜)。

若脾虚而兼寒,泻下清水,甚者完谷不化,腹中冷痛,喜热熨者,治以健脾益气,温阳止泻。可用参苓白术散加炮姜、吴茱萸,或用理中汤(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加减治疗。

若肝木侮土,腹痛则泻,治宜培土泻木,用痛泻要方(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方中白术健脾补土;白芍泻木养血柔肝,缓急止痛;防风散肝舒脾,升清止泻;陈皮醒脾和胃。全方共奏抑肝扶脾之功效。土旺肝平,痛泻自止。

(四)经行头晕头痛

1.证候歌

经前期,头眩晕。痛欲绝,心烦闷。

伴呕恶,或失眠。苔薄黄,脉细弦。

【语译】 每于经前一二日或经期头晕欲倒,目眩,胸闷,或头部剧烈疼痛,痛性不一,或胀痛或掣痛,痛处可局限于头部一侧或巅顶或满头均痛,难以忍受。可伴恶心呕吐,或心烦失眠,或目胀耳鸣,脉弦或细弦,苔薄白或薄黄。

2.病因歌

月经期,下血盈。头失养,肝旺盛。

【语译】 由于素体阴血偏虚,经期血盈于下,上部之血愈显不足,头部失养,或血虚肝旺,肝阳上亢等发病。

3.治法歌

滋阴液,养阴血。柔肝阳,头痛蠲。

【语译】 治以滋阴养血柔肝法。选方用养血胜风汤、杞菊地黄丸。

(1)养血胜风汤(《医醇义》),由生地黄、白芍、酸枣仁、川芎、桑叶、菊花、枸杞子、黑芝麻、五味子、柏子仁、当归、大枣组成。方中四物汤补肝血;枸杞子、五味子、黑芝麻滋肾养心;大枣和脾养血;酸枣仁、柏子仁入心、肝二经以安神;桑叶、菊花疏风清肝治头痛。全方以养血为主,佐以疏风止痛,用于血虚肝旺证之头痛较为合宜,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头晕头痛。

(2)杞菊地黄丸(《医级》),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枸杞子、菊花组成。方中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重在滋阴柔肝;加菊花,或再加蒺藜、石决明、夏枯草清肝热,疏风止头痛。本方适用于阴虚肝旺之头晕头痛证,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头晕头痛。

(五)经行浮肿

1.证候歌

经前期,伴浮肿。身倦怠,腹胀重。

大便溏,小便少。苔白腻,脉沉弱。

【语译】 每次经前数日面目及四肢出现浮肿,按之凹陷,后逐渐减轻乃至消失,可伴倦怠无力,纳少便溏,腹胀身重,尿液减少等,苔薄白或腻,脉沉弱无力。

2.病因歌

素脾虚,运无力。湿浊盛,溢皮肌。

【语译】 由于素体脾虚,经期脾气更虚,中阳不振,运化无力,脾不散经,不能输布精微,湿浊内盛,泛溢肌肤而发病。

3.治法歌

脾气虚,健脾气。除水湿,消肿宜。

【语译】 治以健脾益气、除湿消肿法。选方用参苓白术散、健固汤、四君子汤合五皮饮。

(1)参苓白术散(方见“经行泄泻”),用于月经期前后诸证之经行浮肿。

(2)健固汤(方见“经行泄泻”),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浮肿。

(3)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组成。方中白术健脾;党参益气;茯苓渗湿利湿;炙甘草和中。五皮饮(《华氏中藏经》),由生姜皮、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组成。方中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皆为除湿消肿之药。二方合用,其效相得益彰,可用于月经期前后诸证之经行浮肿。

若气虚甚者,可于所选方中加黄芪补气行水;若肿甚者,可加防己、冬瓜皮、糯米草根等,则健脾除湿消肿之力更著;若因浮肿而伴经量少而色黑者,可加益母草、茜草以活血调经,除湿消肿。

(六)经行发热

1.证候歌

月经期,身发热。微恶寒,口干渴。

头身痛,欲呕吐。苔薄白,脉弦数。

阴虚盛,午后热。舌少苔,脉细数。

【语译】 每逢经期出现发热或潮热症状。表热者,发热微恶寒,伴头痛,身痛,或寒热往来,口苦欲呕,不思饮食,苔薄白,脉浮数或弦数;阴虚内热者,则现午后潮热或手足心热,甚者骨蒸夜热,或心烦口干,或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2.病因歌

经行热,有三因。邪在表,少阳证。

素阴虚,内热盛。治法异,辨证同。

【语译】 由于素体虚弱,经期血去气耗,卫阳不固,腠理不实,若起居不慎,外邪易于乘虚袭表,导致发热;若邪入少阳可导致往来寒热;若素体阴虚者,由于经期阴血下泻,阴虚益甚,阴虚则生内热。

3.治法歌

疏表邪,解少阳。滋养阴,效立彰。

【语译】 表热者,宜疏风解表;半表半里者,宜和解少阳;虚热者,宜滋阴清热。选方用荆防双解散、小柴胡汤、加减青蒿鳖甲汤、清骨散等。

(1)荆防双解散(《中医妇科治疗学》),由炒荆芥、防风、桑枝、嫩紫苏梗、淡竹叶、荠菜组成。方中荆芥、防风疏风解表;荠菜、淡竹叶清热;桑枝祛风通络。表里双解邪热,用药平正,用于经行发热,可防邪入里,又防伤血碍气。

(2)小柴胡汤(《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组成。方中柴胡疏达表邪,合黄芩清泻表热;人参(可用党参代)益气固表,合生姜、甘草、大枣、半夏扶正和中,和解枢机,使外邪出表。方中加入当归、白芍养血扶正。本方适用于经行发热之邪入少阳,正邪相争,往来寒热者。

(3)加减青蒿鳖甲汤(《中医妇科治疗学》),由青蒿、鳖甲、生地黄、牡丹皮、地骨皮、白芍、麦冬、茯神组成。方中用青蒿芳香清热透络,合地骨皮退虚热;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且生地黄又具滋阴之效;鳖甲咸寒滋阴,退虚热又能潜阳;白芍、麦冬滋阴养血;茯神宁心安神。全方对阴虚血热证用之较为适宜。本方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发热。

(4)清骨散(《证治准绳》),由银柴胡、胡黄连、秦艽、炙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组成。方中集银柴胡、胡黄连、秦艽、知母、青蒿、地骨皮等清虚热、退骨蒸之药于一方,有退热除蒸之效;佐鳖甲之咸寒,既滋阴清热,又潜纳浮阳。全方对骨蒸之重症合宜。方中加入当归、白芍、生地黄,既能增加养血之功效,更能体现妇科骨蒸与一般骨蒸潮热治法同中有异。本方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发热。

(七)经行身痛

1.证候歌

经前期,全身痛。筋拘急,或酸困。

头晕痛,气短息。苔薄白,脉弱细。

【语译】 每至经期或经行前后,全身骨节或肢体疼痛或麻木酸困,或筋脉拘急有紧束感,甚者身痛如被杖,可伴头晕头痛,或心悸短气,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病因歌

素血虚,筋失濡。风湿寒,乘虚入。

【语译】 由于素体血虚,经期阴血下泄则血更虚。血虚筋脉失养,故经行时则遍身疼痛,痛无定处。亦有因虚外感,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或素有风湿痹痛,经行之后乘虚发作,以致遍身疼痛加剧,其临床见症可表现为血虚夹风、夹寒、夹湿等不同类型。

3.治法歌

益气血,通经络。风寒湿,细斟酌。

【语译】 治以养血益气、通络止痛法为主,据其兼症之不同,佐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之品。选方用圣愈汤、独活寄生汤。

(1)圣愈汤(方见“闭经”),于方中加鸡血藤、桑枝、秦艽、威灵仙。圣愈汤以四物养血活血;党参、黄芪益气,阳生则阴长,气盛而血脉畅行;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桑枝除湿通络;秦艽、威灵仙祛风湿,止痹痛。本方适用于血虚身痛证。

(2)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由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肉桂、茯苓、杜仲、人参、牛膝、甘草组成。方中人参、茯苓、甘草益气;当归、熟地黄、白芍养血;川芎、肉桂温通血脉;桑寄生、杜仲、牛膝益肝肾,强筋骨;独活、秦艽、防风祛风湿,止痹痛。另加细辛辛散止痛。本方用于血虚而复感外邪或风湿痹痛因虚而发之身痛较为合宜,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身痛。

此外,《医宗金鉴》有麻黄四物汤(麻黄、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桂枝四物汤(桂枝、白芍、当归、川芎、熟地黄、甘草、生姜、大枣)、黄芪建中汤(桂枝、炙甘草、生姜、白芍、大枣、黄芪、饴糖)等,亦可随证选用。

(八)经行口舌糜烂

1.证候歌

经行期,口舌烂。心中烦,或口干。

夜不寐,尿黄少。舌质红,脉细数。

【语译】 每于经行之际即出现口舌糜烂,甚者出现溃疡,疼痛不适,影响进食,可伴心烦、口干、失眠、溲黄量少等,舌质多红,苔薄黄,脉细数。

2.病因歌

肾水亏,不上济。心独亢,火有余。

【语译】 由于肾水阴虚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独亢,经行之际阴虚更甚,虚火上炎,灼伤口舌而致口舌糜烂。

3.治法歌

滋肾水,清心火。通心肾,上下和。

【语译】 治以滋肾水、清心火法,必要时佐以引火归原之品。选方用心肾交泰丸。

心肾交泰丸(《名医类案按》),由沙参、生地黄、麦冬、当归、白芍、茯神、川黄连、肉桂、远志、炙甘草组成。方中沙参、生地黄、麦冬滋阴补液;当归、白芍养阴血;茯神养心气,安心神;川黄连清心火,制偏亢之心阳;肉桂导心火下交于肾,引火归原;远志安神定志;炙甘草养心气,调和诸药。全方滋阴清热,交通心肾,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口舌糜烂。若心火过亢者,可酌加栀子清心除烦,竹叶、木通清心泻腑通淋,使热邪从小肠下泄;若舌糜口烂甚者,可配合锡类散、冰硼散等外用药涂擦。

(九)经行便血

1.证候歌

经前期,大便血。小便黄,大便结。

头眩晕,口干苦。舌质红,脉细数。

【语译】 每逢经前一二日,大便下血,色深红,秽臭,至行经时经量减少,经色红而质稠,可伴见口苦咽干,渴喜热饮,溲黄便结,头晕心烦,舌红苔黄,脉细数。

2.病因歌

素阴虚,生内热。伤阴络,大便血。

【语译】 由于素体阴虚,经前阴血下注,盈于冲任,全身阴血愈显不足。阴虚内热,损伤阴络,而现经行便血。或因阴虚而又嗜食辛辣燥热之味,或恣食酒浆,致肠中伏热,或湿热蕴结肠中。大肠与胞宫并域而居,当经行之前,冲脉气血旺盛,引动肠中伏热,而致经行便血。若素体脾肾不足或虚热失治,阴损及阳,亦可转化为脾肾气虚、气不摄血之便血。

3.治法歌

滋阴虚,清虚热。既凉血,又止血。

【语译】 治以滋阴清热、凉血止血法。选方用约营煎、顺经两安汤。

(1)约营煎(《景岳全书》),由生地黄、白芍、黄芩、地榆、槐花、乌梅、炒荆芥、甘草组成。方中生地黄、白芍凉血滋阴;黄芩清热泻火止血;地榆、槐花凉血止血,善治大肠出血;炒荆芥入血分,治肠风,止血;乌梅生津敛阴;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可用于月经前后诸证之经行便血。

(2)顺经两安汤(《傅青主女科》),由当归、白芍、熟地黄、人参、白术、麦冬、山茱萸、荆芥穗、巴戟天、升麻组成。方中当归补心养血调经;白芍、白术补肝扶脾,肝脾之气足则能上引心气而下入于肾,下引肾气而上归于心;熟地黄、山茱萸、巴戟天皆为补肾之品,助人参大补元气之力;升麻、麦冬交通心肾之气;荆芥穗引血归经。如此,心、肝、肾三经之气既足,心肾之气相交,胞宫之气可摄血归经,则经血自能顺其道而行。此方适用于便血日久,气血不足,不能摄血之经行便血,而对肠中伏热者用之不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