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栓塞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机制

肺栓塞的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机制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Chapman等进一步证实了Karsner和Ash等的发现。以后的多项研究逐渐明确了PTE两方面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PTE发生后,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达一定程度,一方面通过机械阻塞直接影响肺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心脏和肺的神经反射效应以及体液因素导致多种功能和代谢变化,而PTE所致病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以上机制的综合作用。近年来,炎症反应与血栓形成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

19世纪,著名的病理学家Virchow在1846年首次提出动脉内的血凝块来源于静脉血栓,还发现PTE会导致PI;并且提出血栓形成的3个基本要素:血流淤滞、血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众多致病因素最终通过这3个要素而导致血栓形成。1875年,Cohnleim和Litten首次描述利用动物模型发现实验性栓塞导致PI。1912年,Karsner和Ash等发现,健康肺发生栓塞时并不引起肺泡壁的坏死,即肺梗死,但可引起肺泡内出血。1949年,Chapman等进一步证实了Karsner和Ash等的发现。1940年,Hampton和Castleman等通过对400例肺栓塞尸解和X线征象进行相关研究,首次将这种肺泡内出血而无肺泡壁坏死的现象称为“肺不全梗死”,又称出血性肺不张。并且发现这种病变可以在2~4d内彻底消失。

1935年,Maginn等第一次提出“急性肺心病”的概念。以后的多项研究逐渐明确了PTE两方面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改变:PTE发生后,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达一定程度,一方面通过机械阻塞直接影响肺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心脏和肺的神经反射效应以及体液因素(包括栓塞后的炎症反应)导致多种功能和代谢变化,而PTE所致病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以上机制的综合作用。

1969年,Dexter实验室对急性肺心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造影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近30年来对于参与神经-体液因素的血管活性物质,如血栓素A2(TXA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5-羟色胺(5-HT)、内皮素(ET)等进行了研究。许多学者试图寻找拮抗血管活性物质的药物,但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炎症反应与血栓形成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血栓形成后启动复杂的炎性反应,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释放可以进一步激活白细胞,增加细胞黏附分子糖蛋白链免疫球蛋白(rPSGL-Ig),能够降低PTE动物模型中血管壁炎性介质的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延缓血栓形成。以炎性介质为主导的神经-体液因素在PTE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具有基础心肺疾患的病例和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手术后反应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