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大衣高血压现象及其临床重要性

白大衣高血压现象及其临床重要性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20年的白大衣高血压研究出现了矛盾的结论,归纳起来有3种不同的观点:即“良性”论、“有害”论和“程度”论。早期和中期的较多研究和部分近期报道支持白大衣高血压是一种良性状态的观点。

随着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研究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的报道逐渐增多。

早在1940年,Ayman等就首先发现高血压病人在诊所家庭测量的血压值之间有差异,即诊所血压(CBP)大于家庭血压(HBP),但是未能解释和弄清为什么。1962年Hinman等和1969年Bevin等报道了无创性和有创性的动态血压监测仪的临床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家庭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防治中的较广泛研究和应用,才逐渐认识了这一临床现象,1983年和1987年在Mancia等通过连续直接动脉内动态血压监测发现,当医生在病床旁用血压计准备给病人测血压时,会使病人血压明显升高,且持续存在于医生测血压的全过程,其中测压第4分钟上升到最大值,平均上升值为27/14mmHg,因此把这种CBP升高现象称为白大衣效应(white coat offect,WCE)或者白大衣现象(white coat phenomenon,WCP),并认为是由病人对于医院环境和医务人员的警觉反应(alerting reaction)所致,后来其他较多的研究也发现,轻中型高血压的CBP>HBP或ABP,因此,把这种在诊所内血压升高,而诊所外血压即家庭血压或者动态血压正常者,正式称为白大衣高血压,或者诊所高血压,或者办公室高血压。

白大衣效应在所有正常人、高血压患者甚至孕妇、糖尿病患者中均普遍存在,但是白大衣效应有大小不等,并不意味着有白大衣效应的人就必然成为白大衣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在经CBP诊断的未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病人中占10.8%~39%,其中因高血压病期及其轻重程度、年龄和性别而有一定差别,女性高血压病人的白大衣效应和白大衣高血压发病率比男性更显著和多见,高血压Ⅰ~Ⅳ期(JNCV)白大衣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33%、11%、3%和0%,老年病人相对少见。因此,白大衣高血压多见于女性、年轻人、体形瘦弱或者曾有一过性血压升高史者。

近20年的白大衣高血压研究出现了矛盾的结论,归纳起来有3种不同的观点:即“良性”论、“有害”论和“程度”论。早期和中期的较多研究和部分近期报道支持白大衣高血压是一种良性状态的观点。芬兰Strandberg等第一个长达21年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论是:白大衣高血压或者较高的白大衣效应不是一种良性状态,而是存在代谢危险因素,且经过长期随访证明具有总死亡率和心血管病死亡率的预后意义,首次最有力地说明了白大衣高血压“有害”论。

白大衣高血压研究的早期仅在小样本、横断面研究进行,当前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①由小样本向大样本研究或者向人群调查转变;②由现象探讨向靶器官相关研究转变;③由横断面研究向配对研究、纵向前瞻性随访转变;④不仅研究白大衣高血压,也开始研究白大衣正常血压(White coat nomotension,WCN);⑤研究对象从单纯高血压人群中的白大衣高血压,扩大到同时研究非高血压病中的白大衣高血压。

在没有真正发现白大衣高血压之前,这些患者都被诊断为真正的高血压而错误地接受了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造成巨大的浪费或者负效应,因此白大衣高血压研究的重要性很明确,应将其研究推向深入。但是,今后还应该研究白大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除了警觉反应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这种警觉反应可否预防?诊断白大衣高血压的方法和标准还须进一步探索和统一,有没有判断白大衣高血压预后的预测因子?白大衣高血压的转归中,究竟有多少人长期不变,或者转为真正的高血压病人,或者白大衣效应能否减少到正常人的水平?既然已有长程随访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具有死亡率增加的危险,那么,当前认为不需要药物治疗的观点是否又受到挑战?如果要治疗白大衣高血压,治疗策略如何定等,都是今后应该研究的内容,相信白大衣高血压研究,会随纵向随访的广泛开展而获得满意的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