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高血压防治大事记

新中国高血压防治大事记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国确诊高血压患者约为2 500万,加上临界高血压则约为3 500万。1985年11月,在桂林召开全国高血压病专题学术会议。首都钢铁公司职工医院报道高血压防治10年总结,表明人群高血压防治可使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率降低。佳木斯市报告对临界高血压随访15年的结果,发现发展为高血压者占71.5%,认为应将临界高血压列入治疗对象。平均体重指数、吸烟及饮食钠摄入与血压正相关,饮食钙摄入与血压呈负相关。

1950年以前,我国血压诊断分级标准采用Keith-Wegner的4级分类法,对早期高血压患者采取镇静药、限盐等疗法,药物有硫氰酸钾、二羟麦角等,手术治疗采用交感神经切除术。

1953年6月,在北京召开二次高血压防治座谈会。

1958年,全国各地开展大规模高血压人群普查。其中上海市高血压患病率为6.96%(男性7.02%、女性6.86%),汇总全国资料,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约为5.11%。

1959年,祖国医学提出将高血压分为4型(阳亢、阴虚阳亢、阴阳二虚、阴虚),并辨证施治。

1959年12月,在西安召开第一届全国血管病学术会议,首次制定我国高血压诊断分期标准。

1960年,北京协和医院首次报道1 000例高血压病人合并视网膜动脉病变者占64.7%,提出眼底检查可以协助高血压临床诊断。

1962年,黄宛、刘力生报告“缩窄性大动脉炎”,提出大动脉炎诊断标准。

1964年,在兰州召开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高血压诊断标准。

1969年,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首先在首钢建立第一个人群高血压病防治基地。

1974年,在北京召开高血压、冠心病防治座谈会,修订高血压诊断标准。

1974-1977年,广州市第一医院对5万人群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急性脑卒中年发病率由5.16/万降为3.9/万,急性心肌梗死年发病率由1.09/万降为0.4/万。

1977年,上海第二次高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城市为12.53%,农村为2.36%。

1977年,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赵光胜提出高血压基础用药与联合用药方案。

1978年8月,在太原成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1978年,制定“1978-1985年全国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其中第四项心血管病研究提出高血压防治思想,规范高血压定义、诊断标准、临床分期及疗效评定。

1979-1980年,全国各地区开展大规模高血压普查,共29个省市自治区,400余万人,高血压患病率7.73%,其中确诊高血压患病率4.85%,临界高血压患病率2.88%。

1980年,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赵光胜报道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Ⅱ分型以及常量、微量元素与高血压的关系。

1980年3月,在石家庄召开全国高血压抽样普查总结及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科研计划会议,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按统一要求完成了本辖区的抽样普查,共实查15岁以上450万人,在88个城市和192个地区农村人口中得出了高血压患病率。全国确诊高血压患者约为2 500万,加上临界高血压则约为3 500万。登记防治人口在3万以上的防治区(网)共有29处,防治人口共达270多万。许多心血管病临床学者、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专家以及各科的科研教学人员相继积极参加了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工作,并开始出现了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这一新兴分科专业,首次提出盐与高血压发病关系。

1980年4月,在全国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及流行病学会议上,成立钠盐与高血压流行病学科研专题协作组。

1981年,我国首次引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卡托普利(captopril)治疗高血压。

1981年,上海中山医院陈灏珠提出高血压降压药物选用原则。

1983年5月,在成都召开第二届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南开大学报道2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低肾素型女性较多,年龄较长.南京军区总医院报道84例高血压患者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明显增高,肾性高血压者降低。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调查54个同卵双生家系427名成员及19对异卵双生38人血压值的家族性聚集与遗传因素有关。首都(协和)医院用卡托普利(captopril)治疗中、重度高血压64例,降压有效率85.9%。

1983年,我国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区参照WHO国际协作方案(MONICA)。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人群监测方案,于1983年和1986年秋季,在上海某监测区进行两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危险因素水平尤其是公认的三个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的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的意义,推测与监测区内同时进行心血管病的防治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关。

1985年11月,在桂林召开全国高血压病专题学术会议。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报道我国9个人群膳食营养因素的比较,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及9个人群血压与体重的流行病学对比研究,发现钠摄入量及钠/钾与血压呈正相关,而钙、动物蛋白质、鱼类膳食与血压呈负相关,高血压患病率随体重指数增大而升高。首都钢铁公司职工医院报道高血压防治10年总结,表明人群高血压防治可使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率降低。北京医科大学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房和血浆中的心钠素(ANP)与高血压的关系。南京军区总医院报道17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时期的肾功能损害,指出轻型者肾小管功能已开始受损,对临界和早期高血压应积极治疗。北京宣武医院外科应用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35例。

1986年,成都开始进行高血压干预试验——硝苯地平与安慰剂随机对照研究。

1987年6月,在南京召开“全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与人群防治学术会议”。佳木斯市报告对临界高血压随访15年的结果,发现发展为高血压者占71.5%,认为应将临界高血压列入治疗对象。广东省通过配对研究证明,高血压家族人群中,表现为“盐敏感”素质。无高血压家族史者表现为“耐盐”素质。从病因学上提示高血压家族遗传可能与盐敏感素质的遗传密切相关。

1987年,我国引入非卧床无创血压动态监测系统.

1988年10月,在武汉召开第三届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新疆调查4 969名7~18岁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血压发现,收缩压、舒张压均与年龄、身高、胸围、体重、肩宽、坐高和体重指数非常显著正相关。天津用遗传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符合多基因遗传方式,遗传度为(58.45±4.48)%。河南医科大学调查7~15岁在校学生2 326名,血压偏高率男、女分别为2.36%和2.37%。南京军区总医院报道1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β2-m变化,其血清β2-m明显升高并随高血压分期而递增,敏感性明显超过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并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3例的尿清蛋白(Alb)及免疫球蛋白(Ig),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尿Alb、Ig已显著升高。钙拮抗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广泛使用于抗高血压治疗。“阶梯治疗”方案已被突破。

1988年,上海开始进行“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研究。

1989年,刘力生、龚兰生和孔华宇主编并出版《临床高血压病学》,该书获中国优秀图书奖。

1989年,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调查全国不同地区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发现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北方男性工人最高(24.1%),南方农民为4%~7%,渔民6.4%。平均体重指数、吸烟及饮食钠摄入与血压正相关,饮食钙摄入与血压呈负相关。

1989年10月,在襄樊成立中国高血压联盟,刘力生任主席。

1989年10月,在杭州召开第一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专题研讨会。国内当时合成第二代ACEI依那普利(enalapril),经9个医疗中心临床试验证明它确有明显降压效果,总有效率达74%以上。南京军区总医院报告了ACEI降低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机制。

1990年7月,在北京召开“心血管病研究的新进展、新思路、新方法、新战略研讨会”,提出原发性高血压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

1990年11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学术会议,提出超重、饮酒是高血压发病主要危险因素。资料表明我国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死亡占各地区总死因的第一、二位,脑卒中发病率高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其比例最低是5∶1,无论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都是北方高于南方,尤以急性心肌梗死南北差别显著。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以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4周后即改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于8周后最明显。硝苯地平治疗2年后,LVH的逆转率为68.2%。年龄是影响LVH逆转的重要因素之一。

1991年,进行第三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共调查274个点15岁以上95万余人,结果表明,全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其中确诊高血压[SBP≥160mmHg和(或)DBP≥95mmHg]为6.62%。如按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不包括服药者)计算,用1964年人口标化后,1979-1980年标化患病率为7.49%,1991年为9.41%,后者较前者标化患病率升高25.6%。不同地区比较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分布仍保持北高南低的趋势。不同民族比较显示,朝鲜、藏、蒙、哈萨克族患病率较高(>12%),而彝族仍最低(2.5%)。内蒙古、广东、浙江、黑龙江等的报告也反映了与全国一致的趋势。

1993年,《中国高血压杂志》创刊,主编刘力生,副主编龚兰生、陈达光,杂志为双月刊,编辑部设在福建医学院。

1993年,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协作组报道我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1SH)患病率为8.1%,女性高于男性。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调查发现,血糖独立的血压决定因素,高血压组的空腹血胰岛素、血糖都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据此认为,高血压患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南京军区总医院采用放免法测得100例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P物质、β-内啡肽和亮氨酸脑啡肽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并随高血压分期的级别增高更明显。

1993年5月,在重庆召开全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专题研讨会,提出胰岛素抵抗定义及检测方法。南京军区总医院江时森报道了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抗体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他们用ELISA法测定122例各期高血压患者血清胰岛素抗体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结果表明胰岛素抗体阳性者与平均动脉压、糖耐量减低以及血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胰岛素抗体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1993年10月,在西安召开第四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1994年,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医科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根据1991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抽样调查15岁以上人群950 356人的结果,提出了“对我国人群高血压检出和防治方案的建议”。

1994年8月,在烟台召开第二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专题研讨会。

1995年10月,在杭州召开全国钙拮抗药临床应用进展专题研讨会。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报告了粉防己碱和氨氯地平抗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报告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干预作用。浙江医科大学报告用尼群地平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2周,不但可有效降压、逆转左室肥厚,还能预防左、右心室心肌纤维化的发生。

1996年,吴英恺、吴兆苏等主持的“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研究(中国MONICA方案)”获卫生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丁金风、周爱儒等主持的“局部RAS在高血压、心肌肥厚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获卫生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7年4月,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赞助“九五”攻关项目“中国原发性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研究”在北京签字。该项目主要以社区人群为基础,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比较研究不同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及高危人群心血管事件(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等)的发生及死亡率的影响。项目涉及总人数为24万人,其中药物干预试验3千人,试验观察期为3年。

1997年,刘治全、郑德裕等主持的“青少年高血压发病因素与防治措施研究”获卫生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8年2月,公布“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其中第二项为“抗高血压药物”,对药物降压疗效标准、病例选择、实验设计及安全性评价等作出明确要求。

1998年,卫生部决定每年10月8日为我国高血压日。

1998年11月,在北京召开第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报道了多个高血压大型随机临床试验。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人群监测(中国MONICA方案)协作研究采用WHO的MONICA方案的方法和标准在16省市约500万样本自然人群中开展对冠心病和脑卒中急性事件的发病率、死亡率、危险因素水平及其趋势进行长期监测。

1999年,卫生部和中国高血压联盟制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替代了使用20余年的诊断标准。改进生活方式、限盐,戒烟、减轻体重尤须强调。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钙拮抗药、α受体阻滞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等均可作为第一线降压药,对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5mmHg以下。

199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主持的“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经过4年的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首都钢铁公司总医院自1987-1995年对首都钢铁公司工人进行干预对膳食结构和血压均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善膳食结构特别是限盐来控制人群血压升高,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2006年中国重新修订《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