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危机及危机心理干预

危机及危机心理干预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危机不断发生使人人都感受到危机的存在,都迫切需要心理干预以保护心理康复和健康。危机人群产生的心理失衡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和病理过程。危机心理失衡在一些人群并不符合心理障碍疾患的诊断标准,他们在自我心理调节和心理医生的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大力帮助下可在一定时期内战胜危机干扰恢复心理平衡。

危机伴随着人的一生,在世界的每一角落都随时可能发生危机。如1977年5月28日美国贝弗利山超级俱乐部火灾,死亡167人;1988年洛克比空难,死亡200余人;1994年爱沙尼亚10层高豪华海轮沉没,852人死亡;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大地震;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遭恐怖飞机撞击,死伤惨重;2004年12月26日印尼七级地震,引发印尼、泰国、斯里兰卡海啸;我国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6.8级地震;1976年7月28日唐山6.8级大地震,全城房屋倒塌,死亡24万多人;1998年长江洪灾;2008年春天南方七省冰雪灾难;2008年4月淄博火车碰撞,死伤甚众;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特大地震,波及3个省,数以千万的人受灾,死亡近8万人。危机不断发生使人人都感受到危机的存在,都迫切需要心理干预以保护心理康复和健康。

一、危机及危机心理干预的概念

(一)危机

凯普兰(Caplan)从1955年即开始研究危机,他在1964年给危机(crisis)下的定义是:“危机是个体面临突发事件或重大生活逆境,既不能回避,又无法应对或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这一定义概括了危机的3个本质。

1.危机是突发事件 刺激强度大,令人终生难忘。如地震、洪灾、火灾、风灾、雪灾、雷电、海啸、海难、空难、战争、恐怖袭击等群发事件,或亲人突然死亡、车祸死亡、被人强奸、劫持、婚姻破裂等个体事件。危机这一定义,说明它既是危险的,又是一种机遇,是人生一个转折点。处理得当,它会促进个体的心理社会成熟,应对能力的提高和自我实现。

2.发生的突然性、罕见性和复杂性使人无法用常规的方法应对和解决问题 例如,海啸时,个体在刹那间被海水吞没,无法逃生或被救援;地震时,山动地摇,房屋倒塌,人们或立即被压死或被压在废墟中无法脱生。

3.危机使原先心理的平衡、稳定转为失衡 它表现为①认知危机,即思维混乱,固着,逻辑错乱,否认,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②情绪危机,即惊恐、焦虑、抑郁、哭泣、冷漠、麻木;③行为危机,即拼命自救、求助、退化、委顿、人格变化。

危机人群产生的心理失衡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和病理过程。认知危机是个体的正常心理防御机制,以求心理平衡;情绪危机是个体在努力抗争,力求保持内心的安宁与自身与环境间的平衡;行为危机则主要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力求自救。危机心理失衡在一些人群并不符合心理障碍疾患的诊断标准,他们在自我心理调节和心理医生的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大力帮助下可在一定时期内战胜危机干扰恢复心理平衡。但在一些创伤严重、人格脆弱、缺乏社会支持、个体有不合理的认知评价、应对适应紊乱的人群中可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甚至自杀。

(二)危机心理干预

危机心理干预的定义是心理工作者在认知、行为、精神分析、人本和心理生物学理论指导下,用共情的态度、密切如亲人的信任关系、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护理等技能有针对性地消除危机人群的躯体和心理症状,抚平心灵创伤,恢复心理平衡,促进心身健康,恢复社会功能并利用危机提供的机遇,促进个体成长与自我实现。这一定义概括了心理干预的4个本质:①心理工作者和受危机干扰的人群间进行一对一干预和分类,或进行集体危机心理干预;②心理干预工作者必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③心理干预的目的是消除躯体、心理症状,恢复心理平衡,抚平心灵创伤,促进心身健康,恢复社会功能,促进个体成熟和自我实现;④心理干预必须有针对性,根据心理危机所出现的问题,逐个有序地解决。其中,心理工作者指心理咨询师、心理保健师、心理治疗师、心理科医生、精神科医生、神经科医生等。受危机干扰的人群包括:一级人群,即直接遭受危机的人群,如汶川地震区受害人群;二级人群,即参与救助灾区的人群,如救助汶川地震区的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队、警察、各级行政干部、医护人员等;三级人群,即从电视、广播、报纸各种媒体上得到信息而产生共鸣、共情、关心而出现焦虑症状、失眠、抑郁等症状的人群。

二、危机人群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个体面临危机,心理发展分5期,历时6~8周或更长。

(一)惊恐期(休克期、否认期)

危机突发,面临生与死,人们惊恐万状,出现极端恐惧、交感神经极端亢进的躯体症状,如心悸、憋气、呼吸困难、头痛、全身肌肉紧张、哆嗦、手足冰凉或大汗、行走无力等;有精神崩溃感,认为自己即将失控;有濒死感,认为即将死亡,呈休克状;有人格解体症状,觉得环境已不熟悉,而完全陌生,自己已非自己,情感极端淡漠,熟人、亲人已变生人,似乎心理已处于休克状态;否认自身,否认环境的现实,出现不真实感,不信任感。此期极为短暂。

(二)愤怒期

当个体认识到危机现状,自己求生的目的或原有的生活平衡的目的不能达到时,便产生极端愤怒,“为什么自己这样倒霉?”出现极端紧张、担心、恐惧、心境压抑的焦虑状态,并将这种愤怒、焦虑的心理发泄到人与物,迁怒于接近他的人。

(三)妥协期

个体出于本能极端怕死,一心求生,便会放弃愤怒,想方设法自救,内心与“上帝”、与自己协商、妥协,以延长生命,等待社会救助。

(四)抑郁期(麻木期、淡漠期)

求生无望,丧失感加重。例如,汶川地震区的人发现其亲人、朋友、邻居在地震中死亡,房屋倒塌,财产完全丧失,丧失安全感;对环境陌生,对亲人丧失存有幻想,产生不真实感;丧失生活、工作,产生前途不确定感。肢体残缺的人还产生肢体丧失感。丧失感使个体感觉无能解决问题,无人帮助解决问题,前途毫无希望,从而出现抑郁心境,产生轻生念头,丧失情感,而出现对人、对事的冷漠及麻木表情。

(五)接纳现实期(重建生活期)

灾难发生后,解放军、武警、消防队等在灾区开展救援;社会支援系统妥善地安排了灾民的衣、食、住、行等,使其生活有了保障;医护人员挽救了伤病员的生命,治愈了他们的躯体疾病;心理救助人员抚平了受灾人员心灵创伤。这使灾区人员又产生了安全感、对环境的真实感、对未来的确定感或希望感,经过自身调节,其心理又恢复了平衡、稳定,而能够接纳现实,并增强应对能力,开始重新生活。

以上5期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个体受人格、事件、社会支持的影响可以同时出现几个期变化的复杂心理。此外,不同学者观点也不尽相同。如凯普兰便将其划分为4期:①危机突发后,个体焦虑,用常用的应对方法来对抗焦虑以求恢复平衡;②危机持续存在,应对不能解决,焦虑加重,社会适应功能减弱;③危机解决不了,情绪危机进一步加重,社会支持、危机干预介入;④当事者缺乏社会支持,本人又用了不恰当的心理防御机制,使得心理失衡持续存在并产生出精神障碍、人格障碍、退缩或自杀。

三、危机理论

(一)悲哀要发泄,不要压抑的理论

林德曼(Lindemann,1944)最早提出悲哀要发泄,不要压抑的理论。他认为悲哀的行为是正常的、暂时的。例如,经常想起死去的亲人,认同死去的亲人,常觉得对不起死去的亲人,生活中出现某些混乱,出现头痛、失眠、噩梦、心悸、出汗等症状。对这些正常心身反应可用危机干预技术治疗,而不应把它当作异常或病态进行治疗。干预技术主要是让其自己感受痛苦、发泄情感、正视现实。否则,当事人易产生心身障碍。目前认为,这一理论在现在仍适用于突然丧失亲人的情况。例如,对于汶川大地震丧失亲人的人,心理干预最常用的技术便是用共情的态度倾听他(她们)诉苦、回忆丧失亲人后的痛苦感情、反复叙述自责和内疚,并陪同她们哭泣、发泄。哭泣、发泄的心理生理机制是明确的。人在痛苦、丧失亲人、受惊吓时的记忆、感觉、心身反应主要是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结果,是应激反应,对心身有伤害性。发泄、哭泣时泪腺的分泌是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结果。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可拮抗交感兴奋,同时又使两者重新达到应激前的平衡,消除交感神经系统亢进带给个体的伤害。

(二)应激理论

Tyhurst(1957)认为危机是在和平生活环境下的一种应激反应,即健康个体对严重应激(灾难、被强奸、亲人突然死亡、突知自己身患绝症等)的反应。他认为危机反应的程度取决于危机强度、个体人格和社会环境的支持程度这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他将危机个体心理反应过程分为3个阶段。①危机作用阶段:突发事件使个体极度惊恐、激动、抑郁,甚至目瞪口呆、茫然无措;②退却阶段:危机事件已经过去,但个体仍表现出自身固有的反应及心理防御方式,如过分依赖、行为退化为幼稚,与其年龄、文化程度不相称;③创伤后阶段:个体开始面对现实,关注今后的生计,但仍依赖于社会支持。这一理论在汶川地震中也得到证实。

(三)凯普兰的情绪危机理论

凯普兰(Caplan,1964)认为,平静的生活中,个体与环境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心理也是平衡的。危机发生后,个体无法应对,心理失常,主要表现为情绪危机,如出现紧张、惊恐、焦虑、抑郁、无望、无能、无助的心理失衡状态。使心理失衡恢复平衡取决于个体对危机的认知转变、社会支持系统的救助和个体重新获得应对能力。凯氏将危机发展中个体心理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已见上述)。根据情绪危机理论,危机干预主要是社会动员一切力量支持危机人群,心理工作者有针对性地、一对一地、逐步地、一个一个地矫正对危机不合理的观点、绝对地思维方法,改变当事人的认知,并帮助他们总结实用的应对方法。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当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即做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日飞赴灾区指挥救灾。党中央立即成立救灾总指挥部,温家宝任总指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多次奔赴灾区各地并动员、组织解放军、武警战士及各省消防队员赶赴灾区,从全国调运食品、帐篷、简易房、水、卫生防疫药品,派遣医生、护士,要求“通路、通电、通信”,使救助人员很快深入到边远乡村抢救生命。全国媒体24小时不间断地发布灾区救援的信息,以稳定民心,增强抗震信心,形成强大的支持系统。各种危机干预专业人员陆续赶赴灾区,有的便应用凯氏理论进行干预。影星、歌星、奥运金牌获得者先后亲赴灾区,用名人效应鼓舞灾区人民增强战胜地震的信心。

(四)精神分析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在危机中的反应与其童年潜意识冲突的情结与固着有密切关系。情结(complex)是指幼年(三四岁生殖欲期)产生的潜意识冲突性情感反应模式,以后常在某些状态下(如危机)再现。固着(fixation)是指个体认知停滞在未完全成熟时的性心理水平。根据这一理论,对危机干预应通过心理工作者与受难个体的交谈,用自由联想、发泄、移情分析、阻力分析、梦境分析、童年经历了解、自卑情绪分析、心理防御机制分析等方法挖掘其潜意识冲突的情绪,将其固着的认知上升到与其年龄、文化程度相对应的认知水平。通过这些干预技术便可理解个体出现的情绪反应、攻击性或破坏性欲望,并帮助个体理解其行为的动力和原因。

(五)适应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危机中若使用损害性的防御机制(抱怨、幻想、分裂、退缩),采取消极的无能应对、等待死亡的思想和适应不良行为,不主动改变生存空间,会导致个体在危机中维持现状,无所进展,直至死亡;若能减少恐惧情绪,调动大脑可塑性思维空间,设法死里逃生,有自己救助自己的积极思想,压抑痛苦的防御机制,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则会自救。恐惧会使脑高度抑制,表现为目瞪口呆,只有等死。在危机时,若头脑冷静、清醒,能压抑恐惧一分,则处于超限抑制的大脑部分便会减少一分,即呆滞不动的大脑就会少一分,而进行思维分析活动的脑便会多一分。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对它可进行训练,以作出更适合危机环境的反应和想出适应当时环境的应对方法以自救。在危机干预者的帮助下,求助者将懦弱的行为改变为新的、自强的行为。这种新的、自强的适应性行为可成功解决危机。“汶川人挺住”等便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喊出的口号。

(六)人际关系理论

科米尔认为,人们应该相信自己能应对危机,相信别人能在危机中真诚地帮助自己,危机可使自己成熟、自我实现,以战胜危机。人际关系理论是多维度的,如自信、诚信、开放、共享、安全、无条件地关心。汶川大地震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汶川人坚强、自信,很快地开始主动积极的自救。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诚信相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媒体透明、及时、真实地报道灾区情况,使全国和灾区人民有安全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绝对能战胜危机。

(七)认知理论

埃里斯(Ellis,1955)认为,人们遇到危机事件(activatin events,A),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后果(consequence,c),大部分的原因不是由于危机事件本身的强度,而是由于人们对事件的信念(believes,B),即ABC理论。他主张危机干预心理咨询技能,如倾听、共情、拥抱、手的接触、关注和尊重等,接近受灾者,收集他们的心理信息,然后进行心理、躯体功能评估,最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ABC心理治疗,即找出受灾者应对危机的不合理信念和思维方法,并使其改变,使他们积极面对现实,重建生活。

(八)行为理论

斯金纳(Skinner)等人主张通过不强化的方法消除在危机中适应不良的旧行为,再用强化的方法建立适应危机环境的新行为。社会观察学习理论主张找出在危机环境中对抢救有利的典型人物,树典型,通过媒体宣传号召大家观察、学习以战胜危机。如汶川地震中,女民警蒋敏在地震中丧失父母及两岁的女儿,但她为了工作压抑了自己的悲痛,坚守在岗位上,把灾区人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救人即是救自己的父母和女儿”。北川民政局长在丧失儿子后,仍坚持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媒体还报道了很多坚强自救、救人的小学生、中学生、老人等。他们都成为灾区人民学习的榜样。榜样即是力量。心理干预者在行为理论指导下帮助灾区人民矫正不良行为,建立良好行为。

(九)人本主义理论

罗杰斯(Rogers,1987)认为,人是有理性的,能够自立,对自己负责,能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人可以信赖、可以合作;人有很大潜能,可以自救、解决问题。马斯洛(Maslow)认为人的行为规律是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例如,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工作中,要调查人们的需要,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必须满足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灾区人们的食、衣、住、行、通信的需要,调动其潜力,使其积极性自救、互助、自我实现,以战胜困难。

(十)心理生物论

坎农(Cannon,1930)和塞里(Selye,1931)等认为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任一心理活动都在脑中有其物质基础。危机时心理应激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HPA)活动亢进,发生躯体内脏反应并通过丘脑上传到大脑产生惊恐、紧张、抑郁、焦虑等心理活动。现在认为焦虑、惊恐、恐惧时脑内DA及NE增多,5-HT减少,谷氨酸增多,GABA减少,5-HT2A、5-HT3、5-HT5、DA2A等受体活性增高。故对于确诊为焦虑症的个体必须在心理干预的同时,服↑5-HT、↓DA、↓NE、↓谷氨酸、↑GABA、↓DA2A、↓5-HT2A、↓5-HT3、↓5-HT5的抗焦虑药物。这样,在恢复脑内递质含量及受体活性到正常水平的同时,焦虑的心理、躯体症状会自然消失。否则,单纯的心理干预需要长期进行才能精神化物质,逐渐改变脑内递质含量及受体的活性,有时甚至不能改变。故心理生物论主张,用药物治疗心理障碍是必需的、重要的。已在动物及人体证明,HPA轴短时亢进会损伤海马、杏仁核、前额叶、膈区等脑组织,造成情绪障碍(抑郁或焦虑)、注意力及记忆力障碍。抑郁产生主要为脑内5-HT↓、DA↓和NE↓、HPA轴亢进所致,短时也会损伤脑组织。注意力障碍和多动、坐立不安是DA↓、NE↓。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n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发生的递质/受体障碍和上述惊恐障碍相同。所以,对确诊有心理障碍的人需要服药。现已证明,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都可阻断交感反应和HPA轴,从而保护脑不受危机应激的损伤作用,脑不萎缩,或使已萎缩的脑的塑性恢复到正常。

四、危机心理干预的原则

危机干预的原则是指心理工作者在观察和处理危机问题时必须遵守的准绳。观察和处理危机问题时除了要遵守心理咨询一般性原则外,还要根据危机干预的特点遵守以下原则。

1.社会支持为主、心理干预为辅的原则 群体性危机,如汶川大地震、长江洪灾等都是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没有这种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心理干预是无力的。

2.媒体与心理工作者的心理干预相辅相乘的原则 媒体,如电视台、广播、报纸可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抗灾信息、政策及时、真实地展现在灾区及全国人民面前,以增强灾区人民的安全感、真实感、信心感,迅速打消灾区人民的不安全感,对任何人、任何事物的不确定感、不真实感,和对人、对事的不信任感。心理干预者的干预也主要是上述目的。此外,媒体还宣传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干预的方法,为心理工作者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实际上,媒体进行心理干预的宣传即是做了对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的集体性心理咨询。

3.危机咨询与机遇促成长咨询相结合的原则 即在咨询中既要消除不安全感、不真实感和无信心感,又要促进其心理、社会成熟与自我实现。

4.符合危机心理发展的特殊规律原则 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心理反应,咨询重点应有所不同。

5.有针对性原则 针对不同人的人格特征、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

6.以一级危机人群为主,兼顾二级救援人员的干预原则 如集体教授和训练救援人员心理放松、腹式呼吸、紧急救助方法和转诊方法,以及对灾区人民5期反应、PTSD症状、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对三级人群也可通过电视集体咨询,预防失眠、焦虑的发生。

7.分类有序处理原则 首先应干预重危人群,如丧失亲人者、肢体残缺者、从废墟中救出的人,以及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

8.个别与集体干预相结合原则 对有共同性问题的人群,如对小学生、对中学生、老年人可集体讲解有关知识、干预方法。对特殊问题则应一对一个别咨询。

五、危机心理干预的策略

1.建立亲密的干预者与被干预者关系。面对被干预者时,干预者要以共情的态度,前倾、微笑、眼神充满爱意地对视、精神要专一。倾听时要专注对方的表情、语言,不打断,允许其口误或用词不当,允许其沉默、停顿,不评论,不说教,不下结论,并及时反馈(点头、“嗯”),表现出情感反应,以促进其倾诉、宣泄,收集到真实的心理活动。

2.评估存在的心理问题。用重复、澄清(关闭式提问)、解释、释义、概述、导向、支持、面质、建议、指导、劝告、自我揭示、示范等方法做出正确的评估、诊断。

3.鼓励咨客,以探索出在危机中的感受,如有害的心理防御机制、不适宜的应对方法和当时对危机的认知,以便矫正。

4.帮助咨客建立在危机时的正确的防御机制和正确的应对方法,以增强其应对危机的能力。

5.干预者制定出正确解决问题的计划。

6.实施计划。

7.干预者在干预过程中应遵守“十不要”和“十三要”。“十不要”是不说谎,不欺骗,不劝其不哭,不说“不要紧”,不说“没什么关系”,不说“不要恐惧”,不揭伤疤(如不提丧失亲人……),不说“失眠不重要”不说“这样没出息”,不过多关注以防孤立。“十三要”是要充满爱心;要消除其不安全感;要消除其不信任感;要消除其无希望感;要消除其不确定、不真实感;要多陪伴、多等待;要鼓励坚强,增强意志力;要抓住机遇促进其成熟和自我实现;要及时消除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要尽快使其遗忘危机事件,抚平心理创伤;要了解人的行为规律,满足其需要;要发泄其压抑的痛苦。

六、心理干预的方法

(一)消除惊恐

惊恐来自当事人自己无法应对的突发危及生命的刺激。它有躯体症状,如胸闷、心悸、胸区疼痛、血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频、尿闭、哮喘、手足发凉、大汗、全身不适或疼痛、肌张力增加、哆嗦、坐立不安等;心理症状,如精神崩溃感、无自控力、心理恐惧、目瞪口呆、麻木、濒死感产生的休克症、痴呆、无反应,以及人格解体产生的不信任感、不真实感或不确定感等。消除的方法有:①迅速消除其躯体症状和惊恐心理症状、人格解体症状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定类和抗惊恐药、抗精神药物;②皮肤接触是消除惊恐、表达爱心给予最强安全感的最好方式,要充满爱心地紧抱婴幼儿、儿童,抚摸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的头部、头发,紧握其手;③亲人应多陪伴,直到惊恐消失;④环境应安静、无噪声,避免与危机相关的刺激存在,例如,海啸逃生的人最怕水声,不能听自来水管开放声音,怕人的喊叫声、水声,喊叫可引起惊恐大发作,从地震中逃生的人怕震动声、床动、桌动、人们碰他、地震(复震)、东西摇晃,这些都可引起惊恐发作;⑤室内灯光应长亮。黑暗易引起惊恐;⑥腹式呼吸训练;⑦放松训练;⑧注意力转移训练,如通过游戏(儿童、青少年),看欢乐、中性、无刺激性电影、电视,看京剧、地方戏等进行注意力转移训练;⑨集体讨论,相互交流危机时自己惊恐状态及应对方法。

(二)消除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同样来自自己无法应对的对生命的威胁。它表现为坐立不安、愁眉苦脸、面无表情、呆若木鸡、冷漠、不与人交流、哆嗦、浑身不适或疼痛、梦中惊恐发作等。消除方法为:①及时提供安全信息;②提供和危机有关的知识及自我保护和正确应对的方法;③组织有关人员公开讨论安全问题,矫正对不安全感产生的不合理信念和绝对思维方法;④消除惊恐的诸方法也可应用;⑤送礼物(如纸鹤)、唱歌、钓鱼,恢复原来的爱好。

(三)消除不真实感

不真实感来自危机刺激、丧失和人格解体。它表现为对很熟悉的环境感到很陌生,对常走的路似曾走过,又似未走过;对亲人、熟悉的人似曾认识,又似不认识;对父母、子女、夫妻等最亲近的人也情感淡漠;对自己也似很陌生、不真实。消除的方法有:①亲人多陪伴,多等待,多与他们交流;②消除引起人格解体的原发障碍,如抑郁、焦虑、惊恐、强迫和精神障碍;③培养意志力,积极应对各种危机后的挫折;④帮助其分析个性的优点和潜力,并调动这些优点和潜力应对危机;⑤在危机人群中树立各种标兵,宣传他们的事迹,鼓励人们向他们学习;⑥利用名人效应,找最令当事人钦佩的人来到他们中间,鼓励、支持他们;⑦组织有相同问题的人互相倾谈,交流他们的不真实感及克服方法。

(四)消除不信任感、对前途无希望感

不信任及无望感来自危机刺激、丧失和人格解体。消除的方法有:①组织儿童、青少年游戏,看卡通、木偶戏,使其在游戏中相互帮助,建立信任感,组织成人看电影;②多送礼物、祝贺生日;③集体谈自己的梦想、前途,明确努力方向;④恢复熟悉的生活方式,与熟人多交往;⑤恢复原有的社会功能,学生迅速复课,成人恢复其原有的工作,妇女及老年人恢复其原有的家庭工作;⑥党和政府政策的保证及救灾工作有序展开;⑦参考应用消除不真实感的方法。总之,使当事人在谈笑声、唱歌声、读书声中恢复希望。

(五)消除愤怒心理

愤怒源于危机使受害人目标难以达到。例如,汶川地震中,许多人亲人死亡,丧失亲情;学校倒塌,学生不能上学;农田破坏,农民不能种地;家庭破坏,亲人不能团聚;工作岗位丧失,职工不能工作。愤怒表现为咬牙切齿,双手紧握,似随时准备与别人打架,容易激动,脾气急躁,好迁怒于人、与人吵架。消除方法:①发泄法,如踩破气球(儿童),剪纸发泄(儿童)、打皮人或沙袋(成人),也可痛哭发泄;②讲解关于愤怒情绪会伤脑、伤肝、伤心的知识,以及自制、压抑愤怒对心身的益处;③文字提醒法,如在生活处贴“怒伤肝”、“制怒”的标语以提醒自己,压抑愤怒;④分析危机带来的后果,以消除发怒后的自责、内疚心理;⑤药物干预。

(六)消除抑郁心理

抑郁多来自丧失,如亲人及友人死亡、本人或亲人肢体残缺、房屋倒塌、财产损失、田地鱼池毁坏等。抑郁表现为低头沉思、两眉紧锁、口角下垂、麻木不仁、感情冷漠、对周围毫不关心、不与人交谈、孤坐不动、有轻生念头或行动、失眠、无食欲、体重下降。消除的方法为:①多用充满爱心语言(包括肢体语言);②用鼓励、支持、明确、积极的暗示语言多与其交流,多陪伴,多等待;③用实例指出其希望之途;④用其本身实例指出其能力所在;⑤用其亲人、朋友、领导的关怀指出社会支持系统的强大;⑥组织儿童、青少年游戏,组织成人及老年人多看喜剧片。美国应对9·11后人群消除抑郁的方法为:①阳光疗法,即晒太阳前测定脑内5-HT、NE、DA量,照射1小时后,脑内这3种递质均升高;②运动疗法,即运动1小时后,脑内5-HT、NE、DA含量升高;③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心境;④强光疗法,用1万勒光斯光照,效果同阳光疗法;⑤睡眠剥夺可改善心境;⑥专注训练,如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练习瑜伽或太极拳;⑦负离子疗法;⑧宗教信仰力量;⑨针灸疗法,如针刺神门、心俞、足三里、内关、百会、肾俞。

(七)消除焦虑

焦虑由于过分担心一些事。消除方法有:①使其认知其心理紧张、莫名恐惧、心烦,易激惹,以及躯体症状,如头痛、肌紧张、浑身不适或疼痛、心悸、胸闷、心前区痛、大汗、哆嗦的表现不是内脏有器质性病变,而是焦虑症、自己吓自己所致;②使其认知焦虑是预后好的、不治也可自愈的短暂障碍,不要太担心;③腹式呼吸训练;④家庭作业,系统脱敏,即在有咨询者陪同下,让其回想、再现危机下其担心之事;⑤采用抗抑郁的各种方法;⑥跨颅磁刺激疗法;⑦针灸疗法,如针刺内关、神门、心俞、厥阴俞。

(八)预防自杀

自杀原因有三:①生物学因素,如自杀家族遗传基因,脑内5-HT过少;②心理学原因,如无望、无能、无助(“三无”);③社会原因,如压力大无法应对,生活事件。预防方法:①观察自杀前出现的异常行动和告别性语言;②多陪伴,不离开;③用其本身行为表现解释其不应有“三无”的想法,并用实例证明他是有希望、有美好前途、有能力的,有许多人会帮助他摆脱困境;④迅速给予增加脑内5-HT的药物,以增强自控力,防止冲动,改善抑郁、焦虑心境,如赛乐特、舍曲林、百忧解、喜普妙。

案例:女大学生,大二,中学时为班干部,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前三名。父母为处级干部,生活优裕,长相俊美,身材苗条。考入名牌大学后,为普通群众,学期考试中下等,和某男同学恋爱数月后被抛弃。失恋后服120片安定自杀。经医院抢救脱险,但拒绝吃饭、饮水。4日后出现脱水症状,但坚不输液,仍求速死。其母跪求其喝水、吃饭,并说:“我只你一个女儿,已不能再生育,你可怜妈妈,喝口吧!”仍拒绝。医师、护士、亲友劝解均无效。请心理医生会诊。咨询时,心理医生问出其有无能(考不好、未当干部)、无望(认为一个女孩只能谈一次恋爱,现在失恋,一辈子完了,没有希望了)、无助(爸、妈不能帮助她考好,当上学生会干部,叫原来男友再和她好)的心理。她家族无自杀史。社会生活事件是失恋、未当干部、学习成绩不佳。心理医生了解其父母、同学的评价后,对她说:“人的智力是遗传和后天学习、营养、甲状腺功能等所决定的。你父母能力很好,给了你一个聪明的大脑;你营养好,脑发育好;你头发、眉毛茂盛,反映你甲状腺功能好,大脑发育很好;你既往老考前三名又考上名牌大学,反映你学习能力很好。这个大学都是尖子生才能考进来,加上班主任对你不了解,未选上干部是可以理解的。考试成绩不能代表能力,只代表考前生理、心理状态、考试知识掌握情况、其他考生的状态。你恋爱分心,焦虑、抑郁、失眠,加上初入大学,学习方法还停留在高中时代的死记硬背,不是记笔记、自学、看参考书的大学学习方法,所以考不好是自然的,绝不是你无能。你的智商很高,能力很强。你的亲友很多,社会支持力很强,绝不是无助。恋爱是可以多次的,绝不是‘从一而终’。你看伟大人物×××恋爱几次?结几次婚?”(她笑了。)“再者,和一个不喜欢你的人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天天生气,强扭的瓜不甜,生的小孩也受坏影响。凭你的俊美长相、苗条身材,还不知多少男生排着队追你呢?”(她又笑了。)如此,用实例将她的“三无”变为“三有”。咨询者装着要水喝,并请她喝水,她说她不喝。咨询者无奈只好约定明天再谈,并开医嘱“碳酸锂日3片,丙戍酸钠日3片,赛乐特日3片,维思通睡前1片”。走后,护士长打来电话说:“你走不久,她就接受输液了。她现正输着液,并喝饮料,陪着妈妈说笑呢!”

(岳文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