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血管病康复训练分为哪几个阶段

脑血管病康复训练分为哪几个阶段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生命体征平稳的病人,则应由康复师进行系统康复训练。中期康复目的是抑制协同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地独立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逐渐恢复病人的运动能力。此期的康复训练主要由治疗师实施。后遗症期的康复训练是在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下主要由病人自己完成,他人可给予适当的辅助。

脑血管病康复训练根据发病时间及病情等情况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早期康复,即软瘫期康复:在较重病人,此期临床治疗以急诊抢救生命为主,康复训练主要是肢体功能位的摆放、关节被动活动和预防并发症,主要由护理人员实施。对于生命体征平稳的病人,则应由康复师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此期一般表现为迟缓性麻痹,也就是软瘫,此时病人不能做丝毫的随意运动,也不出现联合反应,机体基本处于全面松弛状态。每个人此期持续时间不等,大概要持续2~4周,如果不进行康复训练干预,就会导致肌肉松懈萎缩;关节也会因长期不运动而出现挛缩;骨组织因不运动缺乏应力刺激而脱钙,引发骨质疏松。临床上把这些称为“废用综合征”,会严重妨碍运动功能的恢复。所以要提倡早期康复训练,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出现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如肿胀、肌肉缩短、关节活动度受限等,争取功能得到尽早的改善,预防并发症。其主要方法有肢体的被动运动和肌肉的电兴奋刺激治疗,即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被动运动自病后2~3天开始,两侧均要进行,手法轻柔,每天2次,各关节诸运动方向均要进行训练,每个方向3~5次。

中期康复,即痉挛期康复:经过一段时间(为2~4周)后,病人逐渐可做到某些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但往往肢体僵硬,被动活动时如同折刀一样,阻力较大,临床上将此称为“痉挛性瘫痪或硬瘫”,也有将此期称为“肌肉痉挛期”。病人可明显地表现出上肢的屈肌协同运动和下肢的伸肌协同运动,即健侧肌肉用力收缩时可引起病侧肌肉的收缩。中期康复目的是抑制协同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地独立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逐渐恢复病人的运动能力。主要方法包括每天对病侧肢体各关节做全范围的被动活动,以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并预防关节僵硬和挛缩,早期开展被动运动,后期进行主动运动,治疗时应包括练习坐、站位的主动控制及主动移动。体位转换(由卧到坐、由坐到站、由蹲到站)、坐位平衡训练、站立平衡及步行训练等。同时抑制痉挛模式、纠正异常运动姿势,防止废用和误用等并发症发生。此期的康复训练主要由治疗师实施。

后期康复,即恢复期康复:此期病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病侧肢体。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加自如地使用病侧,如何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通过训练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种日常生活能力,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后遗症期康复:后遗症期是指恢复期后的时间,多为6个月以后时期。此期的特点是功能恢复的速度明显减慢,已恢复的功能尚不能达到生活自理的要求。所以此期的重点是坚持训练,提高功能质量,尤其是功能训练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如起居、个人卫生、就餐等),加强作业疗法,协调手指功能,为职业康复或回归社会创造条件。后遗症期的康复训练是在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下主要由病人自己完成,他人可给予适当的辅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