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血管病后痴呆的危险性

脑血管病后痴呆的危险性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风病人患痴呆的危险性是没有患中风者的9倍。病前有其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的病人也易发生痴呆。轻中度脑血管病后痴呆应进行早期的认知康复锻炼,鼓励其参与社会活动。

脑血管病病后不仅可以引起肢体瘫痪、言语不清等各种神经系统表现,还可以导致记忆障碍等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的进展为痴呆。中风病人患痴呆的危险性是没有患中风者的9倍。大约1/4的中风病人在病后一年内出现痴呆的症状,反复中风者痴呆发生率为30%,80%的病人在未来几年里痴呆症状持续发展。担心脑血管病病后会出现痴呆,首先要了解容易导致痴呆的高危因素:

(1)年龄:年龄越高脑血管病后痴呆发生的危险性越高。据研究观察,80岁以上的中风病人是60~69岁年龄的病人发生痴呆的危险性的6倍。

(2)病灶部位和大小:病灶在大脑半球、尤其是左侧大脑皮质部位更容易发生痴呆。病灶数目越多及病灶越大,导致痴呆危险越高。

(3)中风复发:中风发作次数越多,痴呆发生率越高。

(4)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容易合并痴呆,且血压越高痴呆发生危险性越高。病前有其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的病人也易发生痴呆。

(5)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高者中风后痴呆的发生率低于受教育程度低者。

(6)其他:病情严重及病后语言表达障碍者易发生痴呆;以往有认知能力减退、抑郁症、肾病者易发生痴呆。

预防脑血管病后痴呆,关键是要进行早期干预:

(1)识别高危病人:脑血管病病人,尤其是有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等危险因素的病人,均应进行记忆力及智力的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对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治疗,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等。

(2)中风后及时干预:早期干预可起到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轻中度脑血管病后痴呆应进行早期的认知康复锻炼,鼓励其参与社会活动。在治疗中可应用改善脑功能药物有钙通道阻滞药、胆碱酯酶抑制药、兴奋性氨基酸拮抗药、银杏叶制剂、脑代谢复活剂等。

(3)预防中风复发:中风病人加强二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以及抗血小板治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