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震灾害现场心肺复苏四大技术

地震灾害现场心肺复苏四大技术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并实施四大急救技术是救护员必备的知识。6.继续推进喉镜,使镜片顶端抵达舌根与会厌之间,然后上提喉镜,以挑起会厌而显露声门。导管进入声门1cm,取出导芯,呼气末顺势插入4cm;根据年龄、性别、体格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成人导管内径约1cm,外径为3~4cm,从唇到气管中段的距离成人为20~26cm。⑧调整气道高压报警,依病情适当提高压力报警限。⑨触发灵敏度及PEEP依据病情设置。⑩观察模拟肺满意后接伤员气管插管。

瞬间发生的地震灾害,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灾区道路、通讯中断,在这种恶劣形势下,存在心理上的疾患,灾民会出现恐惧、焦虑、失眠、精神失常、恍惚等各种心理创伤,加之外伤更加重了原有躯体的疾病,导致心跳呼吸突然停止屡有发生。掌握并实施四大急救技术是救护员必备的知识。

四大急救技术操作包括胸外心脏按压、除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一、现场心肺复苏的步骤

(一)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标准

神志突然丧失。伤员昏倒于各种场合,部分伤员可有短暂抽搐,伴头眼歪斜,随即全身肌肉松软;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呼吸停止或断续呈叹息样;面色、口唇苍白或转为青紫。

(二)迅速确定伤员意识、呼吸、心跳是否存在

1.判断意识 拍打伤员的面颊,并呼叫伤员(图1-13,图1-14)。

图1-13 拍打伤员判断意识存在情况

图1-14 观察瞳孔情况

2.判断呼吸 用耳贴近伤员口鼻,头部侧向伤员胸部。眼睛观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面部感觉伤员呼吸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伤员呼吸道有无气流通过的声音,观察5s左右(图1-15)。

3.判断心跳 触摸伤员颈动脉有无搏动,判断伤员是否有心跳(图1-16)。

图1-15 检查呼吸是否存在

图1-16 触摸颈动脉搏动

4.迅速使伤员处于仰卧位 将伤员平放于硬板床或地面上,或在伤员身下放胸外按压板,松开伤员的腰带、领口(图1-17)。

(三)畅通呼吸道

1.仰额举颏法。一手置于伤员前额,另—只手的示指与中指置于颏部,使头部稍微后仰,以免因舌后坠堵塞气道(图1-18)。

图1-17 进一步判断伤员情况,准备施救,并急呼其他人员

图1-18 立即畅通气道(仰额举颏法)

注意事项:手指不要压迫伤员颈前部,以免压迫气道;不要使颈部过度伸展,以免加重颈椎损伤。

2.取出伤员口腔内的义齿,清除口腔异物及分泌物(图1-19)。

(四)人工呼吸

1.通气方式 口对口(成人,口能打开者);口对鼻(成人,牙口紧闭,不能打开者);口对口鼻(适用于婴幼儿);机械通气:气囊通气(适用于有设备条件者)。

2.人工呼吸方法 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和示指,捏闭伤员的鼻孔,进行口对口通气时要求抢救者张开口贴紧伤员口,将伤员口部完全包住。向伤员口内吹气,直至伤员胸廓上抬为止(1秒以上)。一次吹气完毕后,应立即与伤员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眼视伤员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伤员从鼻孔出气。

3.吹气频率 12~20/分,但应与胸外按压成比进行(图1-20)。

图1-19 清理口腔异物及活动义齿

图1-20 准备实施人工口对口呼吸

(五)人工循环

1.胸外心脏按压法 确定按压部位:按压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相交处;以一手的掌根部紧贴放在按压区(为定位手),将另一手重叠放在定位手的手背上,使手指脱离胸壁,可采用两手手指交叉抬起法;按压方法: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半身体重量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频率100/分;按压深度:成人4~5cm,5~13岁儿童3cm,婴幼儿2cm(图1-21,图1-22)。

2.注意事项 按压应平稳、不能间断;垂直向下用力,不能左右摆动,也不能冲击式地猛压或弹跳式按压等;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为30∶2,即按压30次,吹气2次。

图1-21 选择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图1-22 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法

(六)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1.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一般为颈动脉),上肢收缩压>60mmHg,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说明心跳恢复。

2.患者面色、口唇、指甲、皮肤等色泽逐渐转为红润。

3.散大的瞳孔再度缩小。

4.出现自主呼吸。自主呼吸出现,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弱,仍要坚持人工呼吸。

5.神志逐渐恢复,伤员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足抽动,肌张力增强。

二、电除颤操作步骤

1.猝死伤员除颤时必须置于非同步下进行(SYNC灯亮时为同步,反之为非同步)。

2.非同步除颤的绝对适应证为心室颤动波以粗颤波最佳。

3.已经在监测状态下发生室颤,可不再选择导联,而在非监测状态下则可直接以除颤电极板作为电极板,在导联选择(LEAD)上将电极板(PADL)调出即可,将两电极板分别放在心尖及心底部即可看到心电图情况。

4.需要除颤时,先将导电糊涂抹在电极板上,涂抹均匀,特别是电极板四周要涂抹到。

5.确定除颤电量(ENERGY JOUCFS)360J。

6.心尖部电极板(APEX),置于心尖部,位于腋前线第6肋间及心底部电极板(STERNUM)位于胸骨右缘第2~4肋间,两电极板所放位置可互换,两电极板放置距离大于10cm。

7.充电。充电电钮(CHARGE)为黄色:在电极板上或在机器上都可选一进行充电,充电后机器发出声音后立即放电。

8.放电。放电前嘱他人闪开,方可除颤放电,进行放电操作需两拇指同时操作,放电时所用压力应均匀为11kg(25磅)。

三、气管插管操作步骤

1.检查喉镜,检查气囊,气囊有无漏气。

2.插入导芯,调整导管角度。

3.调整头位,伸直气道,使口、咽、喉成一条直线。

4.检查伤员口腔,取出异物及活动性义齿。

5.拨开口唇,置喉镜;左手持喉镜沿口角右侧置入口腔,将舌体推向左,使喉镜片移至正中时可见悬雍垂,慢慢推进喉镜使其顶端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看到会厌的边缘。

6.继续推进喉镜,使镜片顶端抵达舌根与会厌之间,然后上提喉镜,以挑起会厌而显露声门。应将喉镜着力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严禁将上门齿作为支点,否则易碰门齿。咽喉反射存在,适当做表面麻醉,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深度成人为5cm,小儿为2~3cm,导管芯在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顺势将导管插入声门而进入气管。

7.暴露声门。导管进入声门1cm,取出导芯,呼气末顺势插入4cm;根据年龄、性别、体格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成人导管内径约1cm,外径为3~4cm,从唇到气管中段的距离成人为20~26cm。

8.完成插管后,要核对导管插入的深度。

9.用呼气囊打气呼吸4次,听双肺左右上下肺呼吸是否均匀一致,判断有否误插食管的可能性和确认在气管内。

10.置牙垫,撤喉镜恢复头位。

11.胶布固定,避开口唇(先固定牙垫再固定导管)。

12.气囊充气。

13.气管插管成功的标志,导管口端有呼出气流;能听到呼吸气流声;两肺左、右、上、下呼吸音均匀一致;挤压贮气囊或上呼吸机时两侧胸廓同时均匀抬起,无上腹部膨隆。

四、呼吸机操作

(一)机械通气操作步骤

1.接空气气源,接氧气气源。

2.接电源(空气压缩机、呼吸机、湿化器)、地线。

3.检查、连接气道[出气口—湿化罐(蒸馏水)—储水罐—模拟肺—储水罐—进气口];附件;温度传感器。

4.开空气压缩机。开氧源,调整流量0.3~0.4L/min。

5.开机。湿化瓶(调整温度32~34℃)、开呼吸机。观察呼吸机运转及性能是否完好。

6.调节参数。①选择通气模式:无自主呼吸者选控制通气。②调节吸氧浓度,依病情而定40%~60%。③调整呼吸频率14~18次/分。④调整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8~12ml/kg×呼吸频率。⑤调整吸气时间及吸气平台时间(25%+10%)吸呼比为:1∶1.5~1∶2。⑥设定吸氧报警限。⑦调整分钟通气量报警限。⑧调整气道高压报警,依病情适当提高压力报警限。⑨触发灵敏度及PEEP依据病情设置。⑩观察模拟肺满意后接伤员气管插管。

7.监测内容

(1)伤员生命体征的监护:心率、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变化情况。

(2)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观察各通气参数是否符合患者情况,是否需要调节。

(3)使用前及使用中定期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及肾功能等,如有异常,应立即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

8.机械通气中的护理:注意呼吸道湿化、吸痰,每30~60分钟注入生理盐水3~5ml于气管内,并吸引痰液。严格无菌操作。

9.撤机的指征:伤员自主呼吸恢复,神志清楚,咳嗽吞咽反射存在,肺部感染基本控制,痰量明显减少;伤员血气分析正常或接近正常。

10.关机:通气模式转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压力支持通气(PSV);先脱机观察,后撤离气管导管;关压缩机、关氧源、关呼吸机。

(二)无创通气(NIV)

1.将呼吸机的NIV开关打开。

2.设定PSV(压力支持):8~10cmH2O;PEEP(呼吸末正压):设为0。

3.将呼吸机接面罩上(面罩先不固定)数分钟至10min后,待伤员呼吸与呼吸机协调后,用头带固定面罩,松紧度以不漏气且伤员能耐受为宜,并逐渐上调PSV至15~20cmH2O,PEEP上调至4~6cmH2O,触发灵敏度调至-1~-2cmH2O,氧浓度吸入<60%,使SaO2≥90%。调节参数时使伤员的VT(潮气量)≥7ml/kg、气道峰压<35cmH2O、RR<24/分钟,患者能耐受。

4.伤员出现下列情况,立即插管进行有创通气

(1)pH<7.20,PaO2<45mmHg。

(2)高碳酸血症出现昏迷。

(于开今 张艳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