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介入放射学技术

介入放射学技术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血管介入技术 血管介入放射学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血管,并沿着血管路将导管选择性的插入靶血管,实施介入诊疗的一种技术手段。2.非血管介入放射学 非血管介入放射学技术包括影像技术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和介入性治疗。即便如此,介入放射学技术,无论是血管性介入技术还是非血管性介入技术都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准确定位、疗效高、见效快、合并症少、恢复快等突出的特点而在临床和基础诊疗中广泛应用。

1.血管介入技术 血管介入放射学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血管,并沿着血管路将导管选择性的插入靶血管,实施介入诊疗的一种技术手段。

Seldinger穿刺法是1953年由Seldinger首先采用的经皮穿刺血管插管的技术,此法取代了已往直接穿刺血管造影或者需要切开暴露血管插管造影的方法。该穿刺插管技术操作方法简便、安全、合并症较为少见,很快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使用。Seldinger技术一般选择股动脉、腋动脉等,以带内针芯的穿刺针经过皮肤、皮下组织穿透血管的前、后壁,推出针芯,缓慢地向后退出穿刺针,退出到有血液从穿刺针的尾端流出,施行动脉穿刺的时候动脉血是由尾端喷出,静脉血则是缓慢的溢出,此时即可以插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再沿着导丝插入导管,进入人体的血管系统,选择性或超选择治疗的靶血管并将导管插入到靶血管,进行各种造影检查或者介入治疗。

Seldinger改良穿刺法是在1974年由Driscoll对Seldinger穿刺技术进行了改良,它是应用以不带内针芯的穿刺针经过皮肤、皮下组织直接穿透血管的前壁,进入到血管腔内,见到有血液从穿刺针的尾端流出,即停止进针,不再穿透血管的后壁,然后再序贯的进入导丝、导管。改良性的穿刺法因为不穿破血管的后壁,发生血肿的机会就明显的减少,相关并发症也就明显减少,所以,也越来越多地被临床所采用。

早期的血管介入技术采用的是普通的X线导向设备,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DSA技术的临床应用,导管技术、栓塞材料的不断更新,该项技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常用的技术包括:①诊断性动脉、静脉和淋巴管造影技术;②各个部位的局部栓塞和血栓摘除术;③心血管腔内异物取出术;④出血血管畸形、动脉瘤、静脉曲张的栓塞术;⑤肿瘤的化疗药物灌注以及动脉栓塞术;⑥慢性的经导管灌注技术;⑦血管成形术以及改良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旋切术、激光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等);⑧经皮心脏瓣膜成形术(如经皮的二尖瓣囊成形术);⑨经皮穿刺建立血管间分流道(如经皮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

2.非血管介入放射学 非血管介入放射学技术包括影像技术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和介入性治疗。早在20世纪的中后期,临床上就有报道经皮穿刺进行组织学活检技术,但是,当时的技术仅仅局限于表浅部位的病变,采用的是盲穿方法。随着X线透视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B超、彩色超声多普勒、CT、MRI等影像技术设备的发展和临床的应用,非血管的介入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技术包括:①胆管、泌尿道引流以及内支架的置入术;②食管狭窄的扩张以及内支架的置入技术;③鼻泪管内支架置入术;④肺部、纵隔、胸膜的介入技术;⑤骨骼、关节、骨骼肌的介入技术;⑥经皮腰间盘切除术;⑦经皮脓肿引流术;⑧经皮肿瘤介入治疗技术;⑨功能性神经核团治疗性损毁技术。

非血管性介入技术从操作的角度而言,与血管性介入操作技术有一条血管通路的规范导管行径相比,非血管介入技术则显得相对较为困难。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穿刺涉及介入路径和病灶邻近区域、部位的多种组织器官,容易造成医源性的损伤,此外,病变的部位和位置的多样性及其容易导致介入路径的复杂和多变。即便如此,介入放射学技术,无论是血管性介入技术还是非血管性介入技术都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准确定位、疗效高、见效快、合并症少、恢复快等突出的特点而在临床和基础诊疗中广泛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