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素类避孕药物

激素类避孕药物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单用雄激素制剂 与女用激素类避孕药物机制相似,外源性雄激素的使用可以反馈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使睾丸内局部睾酮水平不能达到促进精子生成的有效浓度,以达到避孕的目的。所有受试者于停药后精子计数均逐渐恢复至正常值范围。故认为TU 500mg每月肌内注射1次能够有效抑制中国人的精子发生,无严重不良反应。此外,孕激素还可直接作用于睾丸水平以影响精子发生。

1.单用雄激素制剂 与女用激素类避孕药物机制相似,外源性雄激素的使用可以反馈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使睾丸内局部睾酮水平不能达到促进精子生成的有效浓度,以达到避孕的目的。同时,由于使用的是雄激素制剂,男性性功能得以维持,内源性睾酮对代谢的生理作用均可被替代,理论上讲用雄激素制剂以达到避孕的模式不存在大的副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男用避孕方式。

基于以上构想和一部分早期试验结果,WHO于1986-1995年组织了2个多中心的大型临床研究,探讨每周200mg庚酸睾酮(testosterone enathate,TE)肌内注射的避孕效果和可复性。我国亦参加了这一研究。结果表明,60%的白种人和91%的中国人获得无精子症,其余受试者则达到严重少精子症(<3×106/ml)。即使是少精子症的人群,其妊娠率为8.1/(100人·年),仍低于其他可复性男性避孕方法(如避孕套)。所有受试者于停药后精子计数均逐渐恢复至正常值范围。试验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受试者睾丸体积有所缩小,但停止注射后逐渐恢复;同时前列腺体积未见明显变化。白种人在试验过程中HDL-C下降而LDL-C无明显改变,但中国人的资料未发现有此种改变。但是,每周1次的肌内注射非常难以被接受。这就需要药效更长而药代动力学更好的雄激素制剂。

(1)十一酸睾酮酯(testosterone undecanoate,TU)注射液:是由我国学者首先发明的长效睾酮酯(茶籽油制剂),也是目前临床上惟一可用于男性避孕的长效睾酮酯。目前已有研究证实,TU比TE及其他睾酮制剂作用时间更长,血清睾酮水平更为稳定,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可达50~60d,更易为患者接受。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行了包括6个研究中心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共308名受试者参加研究,结果表明,仅9名受试者在6个月的抑制期内未能达到无精子症或严重少精子症,原发反应失败率为2.9/(100人·年);而由于精子反跳导致的继发失败率为2.3/(100人·年),故避孕总失败率为5.2/(100人·年),避孕有效率为94.8%。故认为TU 500mg每月肌内注射1次能够有效抑制中国人的精子发生,无严重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胀痛不适感,此外还有体重增加、痤疮、HDLC在正常范围内降低、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在正常范围内增加。停止TU注射后,除1例在2年后精子计数才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余均在1年内恢复。因TU茶籽油制剂体积均较大,目前德国已研制出TU的蓖麻油制剂,其体积减小较多,但1g TU仍达4ml。

(2)正丁基环己基羧酸睾酮(TB):是目前研制出的作用时间最长的睾酮酯,其作用时间可持续3~4个月。在性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中进行的药代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肌内注射TB 600mg可维持正常血清睾酮水平达12周,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的睾酮酯,并且不存在早期的峰值释放。但是,由于在初步的临床试验中发现了包括溶解度在内的一些问题,目前TB的临床研究已暂时被中止。相信今后通过一定的改进,由于其药代动力学方面的极大优越性,TB有希望发展成为易于接受的长效避孕制剂。

(3)7α甲基-19去甲睾酮(MeNT):是人工合成的19-去甲基睾酮的衍生物,其特点是在代谢过程中经芳香化酶代谢为雌二醇,而不能经5α还原酶代谢为双氢睾酮;这样,MeNT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抑制作用是睾酮的10倍,而对前列腺的作用只是睾酮的2~3倍。目前所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MeNT皮下埋植剂可显著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生精作用,理论上讲今后将是一种更为理想的长效避孕制剂。

此外,睾酮皮埋剂亦可平稳释放睾酮,是一种不良反应较少的避孕方法。但是,由于睾酮皮下埋植剂需行小手术置入,且偶尔发生自发性穿孔,故临床上尚未广泛试用。

在西方国家常用的睾酮贴剂或凝胶亦可用于避孕,但是,由于依从性的问题,故避孕效果不满意。

但是,由于单用雄激素制剂的用量是超出生理剂量的,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有大剂量长期应用雄激素的风险。同时由于白种人对雄激素制剂的避孕效果远低于中国人,故单用雄激素的前景并不乐观。

2.雄激素和孕激素联合应用

(1)孕激素:可以抑制LH和FSH的释放,故其和雄激素联用后,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进而达到避孕的效果。由于二者有协同作用,故联合运用孕激素会减少各自的用量。此外,孕激素还可直接作用于睾丸水平以影响精子发生。这样,受试者仅需生理水平的雄激素替代治疗,减小了长期大量使用雄激素的风险。

(2)雄激素+长效醋酸甲孕酮(depot-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DMPA):此方案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但其与单用TE的效果相比,并未显示其更为有效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Handelsman等对白种人联合使用800mg棒状晶体T皮下埋植与300mg DMPA治疗,9/10受试者达到无精,另一名受试者达到严重少精。

(3)雄激素+左旋炔诺酮(levonorgestrel,LNG):20世纪80年代初,即有将口服LNG与肌内注射TE联用以抑制精子发生的方案,但当时未达到理想效果,可能与该方案中TE用量较小有关。近期相关研究显示,合用LNG 500mg/d与TE每周100mg使94%的受试者达到无精子症或少精子症(91%),远高于单用TE的效果(64%)。由于LNG皮埋剂在女性避孕方面已获得广泛应用,我国高尔生等以国产皮埋剂Sino-implant(LNG)和TU联合应用于男性受试者18周,所得结果初步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效果尚不理想,有待于加大药物剂量后继续进行临床试验。

(4)雄激素+地索高诺酮(desogestrel,DSG):DSG属于第三代孕激素,是LNG的衍生物,雄激素样的作用较少。国际上用TE 100mg/d和DSG 300μg/d有一定效果,而在我国进行的临床研究中,采用口服DSG与睾丸缓释片皮下埋植使27/30的受试者出现无精子症。进一步研究尚在进行中。

(5)雄激素+地诺孕素(dienogest,DNG):DNG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孕激素,无雌激素、雄激素及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对该方案的研究尚停留于动物试验阶段,但DNG的特性使许多人相信它必将获得更好的避孕效果和更少的副作用。

(6)雄激素+乙酸赛普龙(cyproterone acetate,CPA):CPA是一种合成的类固醇激素,同时具有孕激素和抗雄激素的作用。近期Meriggiola的初步研究表明,TE与CPA合用后全部10名受试者出现无精子症,且精子从精液中消失的时间较其他方案均短。目前该方案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3.雄激素和GnRH类似物联合应用 GnRH类似物包括GnRH激动药和GnRH拮抗药,它们通过受体起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GnRH激动药在非脉冲式分泌时)。其中GnRH拮抗药作用更强,起效时间也更短。作为避孕药,GnRH类似物必须同雄激素制剂合用,并且补充雄激素制剂的时间和量都非常重要。由于其价格昂贵,长期使用其作为避孕药是不现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