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前跗管综合征

前跗管综合征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腓深神经在前跗管内受压引起的症状,称为前跗管综合征,以区别胫后神经在内踝后下方受压所产生的跗管综合征。腓深神经干及其内、外侧支在前跗管内呈扁圆形。在前跗管长伸肌腱外侧叩诊腓深神经可引出疼痛麻木放射至第1跖骨间隙及1、2趾。刘宗昭报道前跗管综合征12例,方法为避免穿紧鞋、高筒鞋或束紧鞋带,在前跗管腓深神经周围注射皮质类固醇,每周1次,6次为1个疗程。

腓深神经在前跗管内受压引起的症状,称为前跗管综合征,以区别胫后神经在内踝后下方受压所产生的跗管综合征。

一、解 剖

前跗管是一扁平的骨纤维管道,位于踝关节前下方,在Y形下伸肌支持带和覆盖于距骨、舟骨和筋膜之间。腓深神经和其分支在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深面纵行通过此骨纤维管道,距骨头最隆突处与支持带之间的前跗管的平均高度为0.63cm。

腓深神经干及其内、外侧支在前跗管内呈扁圆形。干的厚、宽分别为0.27mm,1.0mm,周围有疏松结缔组织包绕,允许有一定的活动度而不至增加神经的张力,但在粘连情况下将限制了此活动度。因此,有神经受压和粘连两因素。

二、致病原因

足背外伤、长期束紧鞋带、空凹足,骨赘及腱鞘囊肿直接压迫,腓深神经在距骨头隆起处才分支。

三、病 象

足背持续性疼痛、麻木及感觉异常,并反射到趾和第2趾,伸无力,行走时易疲劳,足背屈时症状减轻,跖屈加重。

四、检 查

无力,短伸肌、趾短伸肌肌腹萎缩,第1跖骨间隙,1、2趾间皮肤感觉迟钝或丧失。在前跗管长伸肌腱外侧叩诊腓深神经可引出疼痛麻木放射至第1跖骨间隙及1、2趾(Tinel征阳性)。

电生理检查:腓深神经远侧运动潜伏期延长(5.4~8.3ms),趾短伸肌出现失神经电位,自主活动降低至消失。

本症需与L5神经根功能障碍相鉴别,特别是腰间盘突出症时,可出现相似的足部症状。肌电图可确切地显示神经功能障碍的平面。跟内侧神经卡压或神经炎、神经瘤也可引起跟痛。

五、治 疗

初期可用非手术疗法,前跗管内有骨性突起或肿块压迫时需手术。手术需使受压的神经得到完全减压,如神经外膜有增厚变硬、瘢痕粘连时,需行外膜切开减压。切开的下伸肌支持带不需修复。

刘宗昭(1992)报道前跗管综合征12例,方法为避免穿紧鞋、高筒鞋或束紧鞋带,在前跗管腓深神经周围注射皮质类固醇,每周1次,6次为1个疗程。10例手术,于踝关节下长伸肌腱外缘做6cm纵切口,将足背内侧皮神经牵向内侧,切开下伸肌支持带减压,切除骨赘、腱鞘囊肿、瘢痕组织以及神经外膜切开减压。

治疗后1.5~4年随访,经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后2日恢复感觉,2周趾伸展开始恢复,后基本或完全恢复。非手术者不满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