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检查()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神经肌肉单位亦称运动单位,包括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张光炎检查腰腿痛的EMG 3 451例,阳性率20.7%。反复多年的腰腿痛需仔细分析EMG,骶棘肌压痛明显时有失神经电位,轻收缩多相波增多也可诊断神经伤。腰腿中度痛可见少量失神经电位,较重者有明显失神经电位。EMG为CT或造影提供依据,EMG与手术符合率达85%。CT在结构改变或占位病变才能显示出,而肌电图只要神经功能受损,均可有阳性发现。

EMG是通过描记神经肌肉单位活动的生物电流,来判断所检查的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区别病变肌肉处在生理还是病理状态,是肌源性还是神经源性,如为神经源性还可区别是脊髓前角细胞还是周围神经病变,如为周围神经病变可确定其损伤程度和部位,对区别腰腿痛产生的原因有帮助。

一、原理及检查技术

神经肌肉单位亦称运动单位,包括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肌纤维。运动单位在静止时,肌纤维膜呈极化状态,膜内外有电位差。神经冲动到达肌纤维时,肌纤维呈去极化状态,即产生肌动作电位并发生收缩,收缩过后又恢复极化状态。由于神经、肌肉病变性质及部位不同,动作电位也不同。

诱导电极分表面电极和针电极,表面电极由两块薄金属片以接触糊固定于皮肤表面,可以导出深处全部肌肉活动的合成电位,但不能分辨单块肌肉的电位。针电极由导针内埋入绝缘铂丝组成,将此针插入欲检查的肌肉内,以导出个别肌肉的动作电位,此法较常用。

二、正常肌电图

正常EMG在插入导针时,因刺激引起短暂的电活动,称插入电位,针极移动停止后,电位迅速消失。

肌肉完全松弛状态无动作电位,在EMG上呈一直线,称为电静息。

小力收缩(即意志上使肌肉收缩,但看不到肌肉活动)可出现单相、双相、三相动作电位(图6-2)。时间为5~12ms,幅度为100~5 000μV。描记图上各电位互相分离,称单纯相(图6-3A)。中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及放电频率加多,各电位间互相重叠,基线不完全清晰,但仍可辨认,称混合相(图6-3B)。大力收缩时,运动单位及放电频率达最大值,致互相重叠干扰,基线不能分辨,称干扰相(图6-3C)。

图6-2 运动单位电位波形

A.单相;B.双相;C.三相

图6-3 肌肉在不同程度力量收缩时出现的波形

A.单纯相;B.混合相;C.干扰相

三、病理肌电图

1.插入时电位延长 当电极插入肌肉时,出现一序列电位,针电极移动停止后,电位数量,频率虽逐渐减少,但仍持续一段时间才停止,称电位延长,见于失神经支配的肌肉。

2.纤颤电位 失神经支配的肌肉在受到电极插入刺激,或静息时出现的短时限、低电压位,波幅50~500μV,大部分<300μV,时限0.5~4ms,大部分在2ms以下(图6-4A)。

3.束颤电位 为肌肉放松时出现的自发运动电位,电位100~6 000μV,频率1~3次/s,时限5~15ms(图6-4B)。

4.正锐波 常与纤颤电位同时存在,自发出现的正相波形,称正锐波,呈V字,时限10~100ms,电压100μV,频率4~10次/s,可达100次/s。多出现在失神经变性的晚期,肌源性损害有时也出现正锐波(图6-4C)。

5.多相电位 正常肌肉的多相电位不超过总数的5%,但在部分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收缩时,出现大量的多相运动单位电位,电位为100~1 000μV,持续时间可短至2ms,或长至20~30ms,频率为2~20次/s。

6.单纯相 正常肌肉收缩时为干扰相,当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即使大力收缩,运动单位亦不多,不至于互相干扰,故可出现单纯相见图6-3A。

7.肌强直电位 由于肌肉的过度兴奋和收缩引起,当电极插入时,可暴发强大、高频的动作电位。

图6-4 异常肌电类型

A.纤颤电位;B.束颤电位;C.正锐波

四、各部位病变的肌电图相

1.脊髓病变 腰腿痛的脊髓内肿瘤、进行性背肌萎缩等,都可出现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此时EMG主要表现为病损区前角细胞所支配的肌肉(常为双侧)有纤颤电位及多相的束颤电位,高电压,频率高达5 000μV以上。病变轻时大力收缩,仍可出现干扰相,重者虽大力收缩,仍可为单纯相。

2.神经根病变 各种疾病造成神经根损害,其分布的肌肉失神经支配而松弛,出现纤颤及束颤电位,随意收缩时出现多相运动电位,大力收缩为单纯相。完全损伤时,所支配肌肉在松弛时出现纤颤电位,随意收缩时,不出现运动单位电位。

3.周围神经损伤 引起所支配的肌群出现的病理性电位,与根性损伤同,可根据所分布的肌肉失神经支配,推测系根性还是干性损伤,以及损伤的部位,根据EMG判断其预后

4.肌源性肌萎缩 系因肌肉及其附属组织病变引起,EMG上出现肌强直或强直样电位,失神经单位少见,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电压降低,出现短棘波多相电位,重收缩出现病理干扰相(表6-1)。

表6-1 神经、肌肉损伤肌电表现

(引自:周秉文·腰背痛·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张光炎(1990)检查腰腿痛的EMG 3 451例,阳性率20.7%。测定不同节段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出现阳性者推断受累神经根,下腰椎受累神经根经手术证实比EMG所查低一个椎间隙。轻症腰腿痛者失神经电位不出现。反复多年的腰腿痛需仔细分析EMG,骶棘肌压痛明显时有失神经电位,轻收缩多相波增多也可诊断神经伤。

出现阳性定位在L4~S1者,依次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脊柱滑脱、腰骶神经根炎等。腰腿中度痛可见少量失神经电位,较重者有明显失神经电位。椎管狭窄压迫脊髓时,电刺激“下波”亢进,有较多失神经电位,神经根受刺激经治疗好转时,失神经电位明显减少。EMG为CT或造影提供依据,EMG与手术符合率达85%。如术后仍阳性,说明手术未彻底,再次手术证实还有主椎管或侧隐窝狭窄等。阳性EMG与受累神经根的关系(表6-2)。

表6-2 受累神经根与肌肉出现EMG异常

注:*强直样电位不少见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变压迫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出现纤颤电位、正锐波等自发性失神经电位,并有多相波增多,亦可见插入电位异常,从而为受伤神经根定位诊断提供了客观指标,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相应神经根前支、后支、支配肌群均有阳性发现。

为了提高阳性率,H反射的异常,应作为骶神经根受损的一个可靠指标。

张雪亚(2003)用肌电图探查LIDH 28例,探查肌肉140块:26例异常中,78块肌肉出现纤颤电位,正相电位占55.7%;2例椎旁肌未出现病理改变,仅有H反射延长。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84条,异常24条,占28.5%,有8条未引出;测定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46条,异常12条占26.8%。测H反射17例34个,异常11例12个,其中5例H反射缺失。异常率高。

CT在结构改变或占位病变才能显示出,而肌电图(EMG)只要神经功能受损,均可有阳性发现。另外,对神经根受损如果发生在脊神经节前,临床上有明显的感觉障碍,但周围感觉神经没有退行性变,尽管有感觉丧失的表现,仍可得到一个正常的感觉神经电活动,这一点可区别节前、节后受损,感觉障碍对诊断根性损害很有帮助。

进行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H反射检查。H反射两侧差>1.2ms为异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