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年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中年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中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一是要劝导他们真正接纳疾病并认真对待疾病。对中年人的心理护理还要动员其家庭和工作单位妥善安排病人所牵挂的人和事,尽量减少他在养病治病时的后顾之忧。对中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一定要运用成人对成人的人际关系模式,尊重病人的各种权利。心理护理工作是以病人为中心展开的,在制定护理计划时,护士切莫忘记病人的参与,在病人情况不允许时,家属的参与也很重要,只有病人认可的计划才会是有效的。

一般认为,中年是人生历程中最值得回味的年代。在这个时期,中年人的社会角色比较突出,既是家庭的支柱,又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当他们受到疾病折磨时,心理活动尤为沉重和复杂,他们担心家庭经济生活,牵挂着老人的赡养和子女的教育,又惦念着自身事业的进展和个人成就等。

对中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一是要劝导他们真正接纳疾病并认真对待疾病。使他认识到,治疗疾病是当务之急,身体恢复健康是家庭和事业的根本。在日常交谈中,也可有意识地给他们介绍一些不耐心治病而使疾病长期迁延的实例。对中年人的心理护理还要动员其家庭和工作单位妥善安排病人所牵挂的人和事,尽量减少他在养病治病时的后顾之忧。再是利用中年人世界观已经成熟,情绪较稳定,对现实具有评价和判断的能力,对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强等特点,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医护人员尽快地把病治好。

对中年病人的心理护理,一定要运用成人对成人的人际关系模式,尊重病人的各种权利。护士在任何时候,都不应站在一个进攻的位置上,把病人置于被动的、像孩子一样的、不能自助的角色中。或因为自己是医务工作者,便在病人面前表现的无所不知,认为自己总比病人知道的多,总能为病人做最好的选择。其实,疾病的真正体验者是病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才是权威。心理护理和用注射器给病人肌注药液是截然不同的,注射时,只要针头进入肌肉,药液注入体内,便开始产生作用,而心理护理的目标是让病人在认识上、情感上、行为上发生变化,当病人没有愿望接受护士的帮助,或情绪不允许他理智地思考问题时,护士的努力便是徒劳。评价心理护理的标准不是看护士做了哪些工作,而是看护士的工作对病人的效果,即病人在认识上、情感上、行为上所发生的变化。心理护理工作是以病人为中心展开的,在制定护理计划时,护士切莫忘记病人的参与,在病人情况不允许时,家属的参与也很重要,只有病人认可的计划才会是有效的。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是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提供关于各种选择的信息,使病人在知情的基础上作出最佳的选择。当然,心理护理不是抽象的和单纯的,应该贯穿于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护理活动中,如在做某项处置前,向病人耐心解释其目的,能帮助满足自尊和知情的心理需要,再如,在操作中注意遮挡病人,目的不仅是保暖,也是满足隐私的心理需要。

在护理沟通中,护士应多启发中年病人谈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和感受,劝导他们真正接纳疾病,并认真对待,使他们认识到治疗疾病是当务之急,身体恢复健康是家庭和事业的根本。在日常交谈中,可有意识地给他们介绍一些不耐心治疗而使疾病长期迁延的实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