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时间:2022-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西汉时期,中国医药学有着显著的进步和发展。温病学说对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人体脏腑机能活动的综合。中医学理论中的形神统一观,是养生防病,延年益寿,以及诊断治疗的重要理论根据。中医学认为,阴阳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生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高度发展,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学术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到春秋时代,对疾病的认识又进一步深化了,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实践基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它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该书以医学为中心,并结合天文、历法、气象、物候、数学、生物、地理和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医学科学综合到一起进行整体地、统一地研究,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预防等内容,使长期积累的医药知识理论化、系统化,从而建立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

《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重要古典医籍,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著,成书于汉之前。该书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多方面内容,尤其是有关脉法理论具有创造性,从某些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西汉时期,中国医药学有着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公元3世纪左右,东汉著名医学家张机,字仲景(公元150—219年)在《内经》《难经》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后人将《伤寒杂病论》重新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主要以六经辨证方法,论治外感疾病;《金匮要略》则主要以脏腑辨证方法,论治内伤杂病;从而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法则,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时期药物学的知识有了新的积累和发展,《神农本草经》集东汉以前药物学研究之大成,是我国现存最早药物学专著。该书收载药物365种,根据养生、治病和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提出了单行、相须、相使、相恶、相畏、相反、相杀“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奠定了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因而,《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被誉为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

在《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历代医家均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药理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金元四大家就是典型的代表。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用药多主寒凉,被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传河间之学,认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主张“邪去则正安”,治当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称之为“攻下派”。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内伤学说,治疗重在升补脾阳,被称之为“补土派”。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治病应滋阴降火为主,被称之为“养阴派”。总之,刘、张、李、朱四家之说不同,各有创见,在理论和治疗上各有独到之处,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到了明清时代,温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中医传染病学的高度发展。吴有性著《温疫论》,叶桂口述《温热论》,吴瑭著《温病条辨》,王士雄著《温热经纬》等,明确地提出了“戾气”致病的新概念,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从而使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温病学说对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清代医学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近代由于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大量传入我国,从而促进了中西汇通和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技术研究中医药。在中西医汇通方面,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极力倡导中西医学相结合。

中国医药学,就是这样经过长期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逐步地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

哲学是人们对世界(自然、社会、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理性认识。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必然地要接受哲学思想的支配。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毫无例外地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始终贯穿着唯物论观点和辩证法思想。

中医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人体脏腑机能活动的综合。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气,媾父母之精,两精相抟,形神乃成。”(《类经》)说明父母之精相合,“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灵枢·天年》),形成胚胎,产生了形与神皆俱的人体。

形与神的关系,实际上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中医学吸取了古代唯物主义的思想精华,结合临床实践,正确地分析了形体和精神的关系。它一方面指出“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肯定物质的“精气”是生命的根本,是第一性的;另一方面又指出“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明确指出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是第二性的。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并不是人们头脑里所固有的东西,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们头脑中来,再经过头脑加工的产物。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产生精神活动和具体的生理功能。而人的形体又须依靠摄取自然界一定的物质才能生存,所以说“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气血又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而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气血的营运,又必须受神的主宰,这种“形与神”二者相互依存而不可分割的关系。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中医学理论中的形神统一观,是养生防病,延年益寿,以及诊断治疗的重要理论根据。

中医学对疾病的发生,不但从自然界去寻找致病根源,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机体内部去寻找致病根源,说明病理变化,从而对生命、疾病和健康的内在联系作出了唯物主义说明。它认为病邪侵犯人体,首先破坏阴阳的协调平衡,使阴阳失调而发病。但发病的关键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同时,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为主的思想。

中医学理论不仅包含着唯物论观点,而且还充满着辩证法思想,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各个方面。

中医学认为,阴阳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根本规律,生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高度发展,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生命的本质就是机体内部“阳化气”与“阴成形”的对立统一,以及机体与周围环境的矛盾统一。人的生命活动过程就是人体的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地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整个自然界、整个人体,都是永恒运动着的。其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故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人体生命过程就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动态的相对平衡之中,显示出人体生命过程的生、长、壮、老、已的各个阶段来。

中医生理学的辩证观认为,人体生命活动虽以五脏为中心,但脏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气血津液等生命活动的物质与脏腑生理功能,精神活动与生理活动之间都是辩证的统一。

中医病理学的辩证观认为,邪气伤人,非常则变,既注意内因,又不排斥外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内因在发病学中重要意义。五脏相通,病变互传,移皆有次,注重病理学的整体联系。

中医诊断学的辩证观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机体各系统脏腑器官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平衡协调、对立统一的生命过程遭到破坏的结果。因此,在诊断疾病时,不是把人体疾病孤立起来就病论病,而是将疾病的形成、发展、变化与人体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当作是一个整体来考察。主张明天道地理,识社会人事,通过事物的相互关系来诊察疾病,认识疾病的本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

中医防治学的辩证观认为,疾病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因而强调既病防变,未病先防,主张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根据普遍联系的观点,因时因地制宜,注意个体差异而因人施治。治疗上强调“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整体与局部并重,外治与内治结合统一。证变治亦变,承认疾病的阶段性和治病的灵活性,故辨证论治则是辩证法思想在诊断和治疗上的集中反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