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声在运动创伤中的应用

超声在运动创伤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声像图的表现决定损伤的部位和时间。超声看到蜂窝织炎区或皮肤损伤区之下的局部液体积聚表明有继发性脓肿形成。跟腱完全断裂时超声表现为腱纤维中断并伴有两回缩端之间出血。超声检查可解决有无病变及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在运动医学中,肌腱炎是过度牵拉和反复损伤所致。超声可对骨折愈合过程进行监测。腱鞘炎在超声下围绕肌腱回声的腱鞘内出现液体征象。

(一)骨骼肌损伤

肌肉遭受被撕裂,小血管破裂所引起,有时可发生在全身出血性疾病。肌肉血肿的形态决定出血程度、位置及有无软组织破裂(图2-77)。超声具有优良的识别各软组织结构差别的能力,以及动态观察的性能,使其在这一领域显著的优于CT。局限性血肿呈圆形或卵圆形,长轴平行于肌束。位于肌腹之间者,血肿沿筋膜平面分离,则多呈纺锤形。夹层在肌腹周围的血肿,呈无回声区包绕肌肉。声像图的表现决定损伤的部位和时间。刚发生的新鲜血肿,用5~7.5MHz探头探查,呈强回声(用2.5~3.0MHz呈无回声),有不规则的壁。96h内随血块溶解,内部回声逐渐消失。4~6d后血块完全溶解变为无回声区,血肿边界较清楚或稍有不规则,有时血肿内出现分隔。如无再发出血,最后血肿吸收,肿块逐渐缩小消失。除血肿本身回声特点,受累肌肉可见局限性或弥漫性肿大,显示肌肉厚度增加,但受筋膜间室限制。合并大的肌肉断裂时,肌纤维连续性中断,回缩的肌肉端呈强回声被血肿包绕,呈所谓“钟舌征”。小部分肌肉撕裂合并出血,局部呈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动态检查(肌肉收缩)对区别单纯血肿或合并肌肉撕裂的血肿有参考价值,有肌肉撕裂时,肌肉收缩时发生回缩,病灶增大。再发性或慢性肌肉损伤,发生纤维化或瘢痕化,在肌肉内损伤区,出现不均匀强回声,病灶不随肌肉收缩而增大。

图2-77 左小腿软组织损伤

肌肉挤压伤,无血肿形成,可只表现肌肉厚度增加,回声减低,但肌肉结构仍正常,其他软组织肿胀。软组织脓肿在超声上可表现为囊性或混合性。相反单纯蜂窝织炎可使皮下脂肪回声减低并从水肿组织到正常组织,其回声逐渐转变。超声看到蜂窝织炎区或皮肤损伤区之下的局部液体积聚表明有继发性脓肿形成。对软组织出血(图2-78),超声既能用于首次诊断又可用于以后的随访。

图2-78 软组织血肿,箭头显示血肿不规则回声

脓肿的透声性是变化的,取决于组织碎片的含量及大小。肿块内聚积的气体产生特征性的强回声并伴远端声影(空气伪像)。相反蜂窝织炎一般为侵及皮下脂肪的分界不清的病变,表现为肿胀和弥漫性低回声,并有广泛散在的点状回声,从异常到正常皮下组织是逐渐转变的。

(二)韧带、肌腱损伤

跟腱和髌腱为高频探头容易看到的突出的表面结构。正常肌腱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均质的中等程度回声。其外形因与周围高回声脂肪组织对比十分清晰。超声显示正常跟腱为由平行回声线组成的4~6mm厚的束带。其中,跟腱断裂在运动员比较常见,通过双测对比扫查,可见健侧跟腱纵行的多条细线状回声相互平行、整齐排列,足部屈伸时有动态变化。患侧跟腱断裂部位回声紊乱,韧带回声缺失,局部肿胀,纹理不清,局部运动受限或完全看不到局部运动变化。跟腱完全断裂时超声表现为腱纤维中断并伴有两回缩端之间出血。跟腱断裂发生于其跟骨附着处头侧2~5cm范围内多见,此处跟腱最细且血供最差。不完全断裂时临床诊断常很困难,因此超声评价显得十分重要。超声检查跟腱部分横断显示一局部膨胀区,其内部为低回声。超声检查可解决有无病变及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优先选用的是实时超声仪,能通过理想的扫查平面较为准确而快速地识别肌腱,还能在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动态检查肌腱。纵向和横向扫查相结合有助于病变的三维定位和测量。

在运动医学中,肌腱炎是过度牵拉和反复损伤所致。急性肌腱炎的超声表现为腱体弥漫性增厚及回声减低,轮廓模糊。高频探头可见肿大的低回声肌腱呈现不均质性并散在一些无回声区,类似于极小的断裂。较大肌腱的体积增加时横切面上显得更圆。多数情况下,肌腱炎累及整个肌腱,也可能局限于一个附着点。当伴有外围滑膜鞘炎时,可在腱体附近或四周看到液体。慢性肌腱炎时肌腱表现为增厚、不均质和低回声。特别是“结节”性肌腱炎,也可能出现轮廓改变。慢性肌腱炎以肌腱内出现钙化为特征。微小慢性肌腱炎的营养不良性钙化小灶及其声影也可被超声探及。在肩袖和跟腱的慢性肌腱炎中经常探及钙化灶。

(三)骨损伤

新鲜管状骨折:无论是那种类型的骨折,当有成角、侧方及分离移位时,在长骨纵切面,可探及骨折区骨皮质强回声带连续性中断、错位和分离,可显示出部分骨折线。有时可见骨膜下血肿及抬高的骨膜线状回声,软组织厚度增加,回声减低。粉碎骨折:骨折断端间可见游离的斑点状或块状强回声,其后常伴声影。嵌插性骨折:骨折区无骨皮质回声中断,仅见骨皮质不光滑,角状变形,并有不规则回声增强。不完全性骨折:当声束与骨折线垂直或近于垂直时,可显示骨折线呈不规则线状低回声,或仅显示骨折周围骨膜下血肿的低回声。超声可对骨折愈合过程进行监测。骨损伤在超声上看不到,对探查关节炎时的关节渗出有一定帮助。超声有时可看到软组织团块,有助于确定哪些团块是囊性的还是血肿。

(四)肌腱、腱鞘炎

腱鞘炎在超声下围绕肌腱回声的腱鞘内出现液体征象。急性者所属肌腱早期无明显改变,继而肿大回声减低。肌腱肿大增厚,内部回声减低,层状结构消失,轮廓模糊,较大肌腱的体积增加时横切面上显得更圆。慢性肌腱腱鞘炎、肌腱腱鞘增厚可见内部回声不均匀,出现小灶性低回声区,肌腱增厚,回声不均匀增强,肌腱与腱鞘分界不清。超声动态探测肌腱在腱鞘内滑动受限或消失,久之肌腱变薄,肌腱内发生钙化时,则出现回声增强区,合并有声影,较常见于肩袖和髌腱。髌腱肌腱炎常见于跳伞等跳跃运动员,故称跳跃膝。

腱鞘囊肿主要发生在手背、腕的掌侧和足背的关节或肌腱附近,少数发生在膝部和肌肉内。声像图:在邻近肌腱处,显示为无回声区,一般呈椭圆形,单房或多房,边界清楚,壁薄光滑,呈高回声,但直径较小,多在2.0cm左右。肌肉内腱鞘囊肿可以达到9.0cm,后方有回声增强效应。

(五)滑囊炎及滑膜病变

滑囊为结缔组织中的囊状间隙,存在于关节附近,骨突与皮肤、肌肉及肌腱之间,肌腱骨附丽处,以及肌内或肌腱之间。此外,凡软组织受到摩擦或压迫较大之处,久之均可继发形成滑囊。部位恒定的滑囊,平时囊内有少许滑液,并常与关节相通。滑囊常因感染、损伤及关节疾病而引起发炎、充血和渗出,滑液增加充满囊腔,滑液囊异常扩张造成囊肿(图2-79),并逐渐增大。

声像图特点: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液性无回声积液区(清澈滑液),或低回声肿物(滑囊出血或合并感染),多为单房,偶见分隔回声,边界清楚,壁光滑,无搏动,后方回声增强。与关节相通者,多呈茄形,一端窄长与关节腔相连。有些病例滑囊壁增厚(图2-80),或有绒毛状增生呈结节状隆起。

图2-79 腘窝囊肿,箭头所指的无回声区

图2-80 滑膜炎,滑膜增厚(箭头)

继发于附近组织病变者,可有其他相应声像图改变,如关节积液、肌肉外伤、肌腱炎或肌腱断裂等。

一些炎性关节病变引起滑膜肥厚或形成血管翳,在骨性改变前,借助超声常常很易鉴别滑膜渗出与增厚,滑膜增厚表现为不规则的回声区,从前后面向髌上囊渗出液内突入,尤其是有大量渗液时更清楚。滑膜瘤及滑膜肉瘤,常发生在关节周围、髓鞘等有滑膜的部位。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呈分叶状,内部为较均匀低回声,边缘清楚。两者早期区别困难,如迅速增大或邻近骨质被侵袭应考虑滑膜肉瘤。

(六)关节损伤

超声可用于诊断关节软骨、肌腱、韧带、半月板、滑膜腔及邻近血管和肌肉的病变,具有无创伤性,操作迅速适用范围广泛,患者容易接受,使它成为一种有潜在性吸引力的用于筛选检查某些关节损伤的方法。

1.关节积液 超声都可以探到关节内积液并可确定积液的位置和范围。如膝关节,髌上囊积液特别容易显示,表现为髌骨上方的一个边界清楚的充满液体的腔。如膝关节渗液的存在,使正常膝关节结构如股四头肌腱及异常的半月板和滑膜更易于显示。

(1)大量积液:关节腔增宽、滑膜增厚、关节囊向外扩张,其间出现无回声暗区(清澈滑液或新鲜出血)、低或中等回声(脓液或陈旧出血)。

(2)少量积液:只在关节或关节囊隐窝处,出现带状无回声区,宽度可只有数毫米,自身两侧对比;宽度相差>3mm,即有诊断意义。最易探测到积液的部位:①膝关节在股骨髌面髁间沟;②髋关节在股骨颈前间隙;③肘关节,在三角肌与滑车和鹰嘴之间;④踝关节在胫骨远端前方;⑤肩关节在腋下隐窝处。

2.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完全裂伤,间隙较宽,可见两个线状强回声,其间并有—线状低或无回声带;裂隙较窄或不完全裂伤,仅显示为一线状强回声;半月板退行性变,内部出现不均匀强回声;半月板边缘剥离,或与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分离时,边缘区出现低回声缝隙;半月板囊肿,关节腔内出现有强回声壁的无回声肿物,并向关节外突出;急性半月板损伤,常合并关节积液、软组织肿胀、髌上囊积液等;半月板破碎剥离,形成关节游离体,可随关节运动而位移。

3.关节游离体 游离体显示为强回声,其后方可见声影。可随关节运动而移位,动态扫查可观察病人突发症状与游离体的关系。关节腔有积液时,更容易探到,无积液时,可向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有助于诊断。有无原发病的声像改变,如软骨损伤等。

4.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软骨增厚或变薄、断裂、缺损,表面回声凹凸不平;在软骨覆盖的股骨髁部横切面上,软骨下的骨组织可被侵蚀、破坏,出现骨皮质回声中断或凹陷;关节间隙变窄。

(朱建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