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氏中藏经》

《华氏中藏经》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藏经》对于失眠证的描述及病因病机的分析,所涉脏腑有心、胆、胃、肝等,而尤以对心脏的记载为多。[53]而关于胆、胃等的论述,仅各有1条,可以反映出《中藏经》对于心主之病多碍睡眠的认识。在“水法有六论”和“火法有五论”两篇,《中藏经》分别列举了六腑阳证和五脏阴证及其相应水火治法,而失眠证位列六腑阳证,体现了失眠证病机以阳热为主的思想。

《华氏中藏经》始载于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医方条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中藏经》一卷,汉谯郡华佗元化撰。今传世本有两种:一为明代吴勉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作八卷;二为清代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作三卷。然而关于本书作者,代有考辨,其说不一。有疑为邓处中所撰者;有谓六朝人所撰者;有斥为书传元化遗意而伪托其名者;亦有今之学者据其脏腑辨证部分内容证其著作年代晚于唐代《千金要方》,应在北宋时期[103]。总而言之,历代学者多以之为伪书,从其内容来考察,或当谓真依杂糅之作,孙光荣先生在《中藏经》校后记中的说法较为公允,称“其祖本可能为华佗所撰,至少可认为存有华佗遗作片断;其书经后人整理、增附,且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今之传本所据者,大约成书于六朝之时,始传于世之际,即北宋末、南宋初,又再次有所增益。”[104]无论如何,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这是中医学术界公认的。

(一)以脏腑辨证为其学术特色

据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本全书共3卷,上卷、中卷为医论,共有49篇,以内科杂病为主,分论阴阳、寒热、虚实、脉法、脏腑辨证、传尸、痹证、中风、痈疽、水肿、诸淋等内容。详述病因、病理,兼述诊断及治则;下卷列诸病治方68道。全书以脏腑辨证为主要内容,将《内经》、《难经》中相关生理、病理内容予以归纳总结,源于《内经》而异流。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阴阳五行、寒热虚实生死逆顺等有机结合,特别是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的寒热虚实生死逆顺,初步创立了脏腑辨证学说,对后世具有很大的影响。

《中藏经》以“寒热虚实生死逆顺”来论脏腑辨证,有别于传统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八纲,这种辨证理论今天来看仍然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统观全书也以脏腑辨证为其主要内容,对于失眠病机的论述,也凸显了这一学术特色。如《中藏经·病有灾怪论》曰:“病有灾怪,何谓也?病者应寒而反热,应热而反寒,应吐而不吐,应泻而不泻,应汗而不汗,应语而不语,应寐而不寐,应水而不水,皆属灾怪也。此乃五脏之气不相随从而致之矣。”[53]失眠一证,自《内经》以降,历代皆宗其营卫运行失常,阳不入阴为总病机,而《中藏经》归之五脏之气相乱,全然不涉营卫学说。

(二)析证以实、热、心为主

《中藏经》对于失眠证的描述及病因病机的分析,所涉脏腑有心、胆、胃、肝等,而尤以对心脏的记载为多。如《中藏经·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曰:“……又,心有水气则痹,气滞,身肿,不得卧,烦而躁,其阴肿也……心胀,则心烦短气,夜卧不宁……心气实,则小便不利,腹满,身热而重,温温欲吐,吐而不出,喘息急,不安卧,其脉左寸口与人迎皆实大者是也。”[53]《中藏经·论脚弱状候不同》曰:“又,脚气之病传于心肾,则十死不治。入心,则恍惚忘谬,呕吐,食不入,眼不安宁,口眼不定,左手寸口脉乍大乍小、乍有乍无是也。”[53]而关于胆、胃等的论述,仅各有1条,可以反映出《中藏经》对于心主之病多碍睡眠的认识。

从论证的寒热虚实性质来看,书中所论力主实、主热。如对于心脏之病,上述提到的心痹、心胀、心气实,均为实证,对于心之虚证所致之病,其所记曰:“心虚则畏人,瞑目欲眠,精神不倚,魂魄妄乱……心虚则恐惧多惊,忧思不乐。”[53]认为心气实则不眠、烦躁,心气虚则嗜卧、恐畏。在“水法有六论”和“火法有五论”两篇,《中藏经》分别列举了六腑阳证和五脏阴证及其相应水火治法,而失眠证位列六腑阳证,体现了失眠证病机以阳热为主的思想。另外“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篇,也认为胃热可致失眠,如:“(胃)热则面赤如醉人,四肢不收持,不得安卧,语狂,目乱,便硬者是也。”[53]这些主张可能是受到了阳主动,阴主静思想的影响。

(三)“六腑者阳之系”与胆冷说

《中藏经》以从顺其宜的治疗理念,倡导调平阴阳,水火相济之治疗原则。《中藏经》开篇第一论为“人法于天地论”,而第二篇即“阴阳大要调神论”,详细论述了调摄阴阳之理、之法。文中载曰:“阴阳相应,方乃和平。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53]提出了调平阴阳,水火相济之法则,故文后又专列“水法有六论”和“火法有五论”两篇,分述五脏六腑阴阳之证,及其相应治疗之法,失眠证被列于六腑阳证之中,反映出其为阳所主的病机思想。

《中藏经·水法有六论》曰:“病起于六腑者,阳之系也。阳之发也,或上或下,或内或外,或蓄在中。行之极也,有能歌者,有能悲者,有能奔走者,有能呻吟者,有自委曲者,有自高贤者,有寤而失眠者,有寐而不寤者,有能食而不便利者,有不能食而便自利者,有能言而声清者,有不能言而声昧者,状各不同,皆生六腑也。”[53]而在“论胆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篇又云:“(胆)虚则伤寒,寒则恐畏,头眩不能独卧;实则伤热,热则惊悸,精神不守,卧起不宁……又,胆热则多睡,胆冷则无眠。”[53]

以六腑为阳证,很显然与南北朝时之“热则应脏”、“寒则应腑”的“脏热腑寒”理论不同,而“胆热则多睡,胆冷则无眠”却与“脏热腑寒”理论之主张完全一致。这或许是由于本书非一时一人之作,对于相左之论兼收并蓄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