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月4日病人出院复查,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中医学对于中毒性疾患的治疗,不但重视解毒,排毒,而更重要扶正祛邪,以达正复邪退之目的。

【医案点评】

李某,男,24岁,北京人,学生,会诊日期1964年6月4日。

主诉:身黄胁痛5个月。

现病史:于1962年2月患牛皮癣,经某医院住院治疗,服用白血宁、山道年、砷剂等药物2年之久,于1964年1月发现口腔糜烂,恶心,头晕,食欲缺乏,皮肤发黄,两胁刺痛,大便稀,小便黄,当时该院检查发现:肝大1.5cm,中等硬度,明显压痛,脾可触及。肝功能:谷丙转氨酶670U,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2U,胆红素111.2 μmol/L(6.5mg/dl),黄疸指数74.4U,磺溴酸钠实验60%,血清A/G为8.74/2.04,肝穿刺为:中毒性肝炎。分析原因与长期服用上述药物有关,遂用氢化可的松等药物治疗,黄疸半年不退,反见腹水,加用汞撒利和氢氯噻嗪等利尿物仍不见好转,半年内曾做10余次肝功能检查,均未见改善。于1964年6月5日我院会诊。

现症:一身面目皆黄,如橘皮色,两胁刺痛,胃脘痞闷似有胀感,泛恶厌油,食欲缺乏,头晕口苦,皮肤瘙痒,夜寐不安,小便赤短,大便不爽。

望诊:全身皮肤发黄,巩膜黄染,神疲形瘦,面带愁容,舌苔薄白。

闻诊:口臭臊汗气味,言语尚有力。

切诊:肌肤粗糙,寸口不热,脉见沉滑。

辨证:肝郁血滞,热盛,脾失运。

治法:清热化湿,解毒利尿,活血化瘀,佐以健脾补气。

处方:茵陈60g,蒲公英、金银花各30g,川黄连4.5g,当归12g,香附、郁金、泽兰、杏仁、橘仁、焦白术各9g,生黄芪、藿香、赤芍、白芍各15g。

二诊:6月5日。停止西药,单用中药观察,共用九剂,皮肤发黄渐退,两胁刺痛减轻,恶心以止,食欲稍增,睡眠好转,小便仍黄,大便稍软。舌苔薄白,脉象沉滑,肝大1cm,脾可触及。肝功能:谷丙转氨酶608U,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胆红素61.6μmol/L(3.6 mg/dl),黄疸指数40U,磺溴酸钠实验40%,继续服上方。

三诊:6月26日。上方连服10剂,黄疸已退,两胁不痛,腹水已消失,饮食二便如常,肝可触及,脾未摸到,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30U,麝香草酚浊度试验6U,麝香草酚絮状试验(-),胆红素42.8μmol/L(2.5mg/dl),分析病情已有明显好转,减用苦寒药物,加重补气之品,故茵陈改为30g,金银花、蒲公英各15g,生黄芪30g继续服。

四诊:7月14日。肝脾均未触及,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38U,麝香草酚浊度试验6U,胆红素23.1μmol/L(1.35mg/dl),磺溴酸钠实验10%,病人无明显自觉症状。饮食、二便如常舌无苔,脉象滑,治以上方加减,调整机体,巩固疗效。8月4日病人出院复查,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按语:本例病人系药物中毒引起的中毒性肝炎,西医认为肝细胞受毒性药物作用引起弥漫性肝细胞坏死,是一种实质性脏器损害的病变,因此一般难以恢复,势必引起中毒性肝硬化之严重后果。中医学对于中毒性疾患的治疗,不但重视解毒,排毒,而更重要扶正祛邪,以达正复邪退之目的。本例采用淸补兼施之法,用茵陈、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用生黄芪、焦白术补气健脾;杏仁、橘红理气和胃,增进饮食,能补后天之本以加强卫外之功;当归、赤芍、白芍补血柔肝;香附、郁金活血化瘀;配之泽兰祛瘀生新;再佐藿香、六一散清热利尿,因势利导,使毒邪从水道排出,达到祛邪正复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