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抽搐

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抽搐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脊髓灰质炎病毒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少数免疫力较弱者,病毒在肠道局部增殖后侵入血流,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极少数患者,病毒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在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内增殖并引起病变。病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牢固免疫力。病毒分离可取粪便标本进行病毒的细胞培养,若出现细胞病变,用中和试验进一步鉴定其型别。脊髓灰质炎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免疫后都可获得抗3个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力。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Polio病毒)是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病毒可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引起肢体肌肉弛缓性麻痹,多见于儿童,故又称为小儿麻痹症。

(一)生物学性状

病毒体呈球形,直径27~30nm,有4种衣壳蛋白,分别称为VP1、VP2、VP3、VP4。VP1、VP2和VP3均暴露在病毒衣壳的表面,是与中和抗体结合的部位,VP1还与病毒吸附有关。VP4位于衣壳内部,与病毒脱壳穿入细胞有关。

根据病毒抗原性不同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三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在胃肠道能耐受胃酸、蛋白酶和胆汁的作用。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为患者和无症状带病毒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病毒先在咽部扁桃体和肠道下段上皮细胞、肠系膜淋巴结内增殖,约有90%以上感染者表现为隐性或轻症感染。少数免疫力较弱者,病毒在肠道局部增殖后侵入血流,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随后扩散至全身的淋巴组织或其他易感的神经外组织中进一步增殖后,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和临床症状,患者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咽痛和呕吐等非特异症状,并迅速恢复。极少数患者,病毒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在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内增殖并引起病变。轻者引起暂时性肢体麻痹,重者可造成永久性弛缓性肢体麻痹,甚至发展为延髓麻痹,导致呼吸、心力衰竭而死亡

病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牢固免疫力。以体液免疫为主,其中SIgA能清除咽喉部和肠道内病毒,防止其进入血流。血流中IgM、IgG类中和抗体可以阻止病毒进入神经系统。

(三)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可取粪便标本进行病毒的细胞培养,若出现细胞病变,用中和试验进一步鉴定其型别。血清学试验则用发病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做中和试验。

(四)防治原则

除了隔离患者、消毒排泄物以及加强饮食卫生、保护水源等一般预防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对婴幼儿和儿童进行人工主动免疫。

脊髓灰质炎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三价混合减毒活疫苗(OPV),口服的减毒活疫苗类似自然感染,既可诱发血清抗体,预防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的产生,又可刺激肠道局部产生SIgA,阻止野毒株在肠道的增殖和人群中的流行,并且疫苗病毒经粪便排出,再经粪-口途径传播给周围未服用疫苗的儿童,从而扩大了免疫范围。免疫后都可获得抗3个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