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影像形成的实质是被照体对X线吸收差异的存在。X线在到达被照体之前不具有任何的医学信号,只有X线透过被照体之后产生X线强度的差异,从而形成了被照体的X线信息影像。而这种X线强度的差异取决于被照体各种组织的线吸收系数和被照体厚度。其中线吸收系数(μ)又决定于被照体构成物质的原子序数(z)、密度(ρ)和波长(λ)。
μ=K·λ3·z3·ρ
(1-2)
乳腺本身是软组织成分,主要由腺体组织、脂肪组织和皮肤构成,其组织密度、线吸收系数都很接近(表1-2),难以通过乳腺组织自身的因素来扩大X线的吸收差异。
根据公式1-2,在决定线吸收系数的因素中,只有波长(λ)即X线管电压可以人为地改变。因此,乳腺摄影只有通过改变射线的波长,即选用管电压低的软X线,来扩大乳腺组织的X线吸收差异。
图1-8表示浸润性导管癌、正常的腺体、脂肪3种组织结构在不同能量下的X线衰减系数的变化。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乳腺的正常腺体、脂肪组织,当能量为20~30keV时,X线衰减有较大差异,而对于构成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与正常腺体组织,只有在能量为20~25keV时,X线衰减有较大差异;当能量为35keV时,腺体与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吸收差异几乎为0。正常乳腺与癌组织的衰减差异随着能量逐渐增加而减少。
表1-2 乳腺组织密度与线吸收系数
图1-8 浸润性导管癌与正常的腺体、脂肪组织在不同能量下的X线衰减系数的变化
图1-9表示导管癌在不同能量下的X线对比度的变化。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当能量在25keV以下时,导管癌的X线对比度急剧上升;而当能量为35keV时,导管癌呈现出来的X线对比度几乎无法识别。
上述两幅图表明低能量的软射线是乳腺X线成像的基础。
X线透过乳腺时,由于乳腺对X线的吸收、散射而减弱,透射线仍按原方向直进(散射线不形成影像),作用于屏/片系统,经显影加工后,则形成了密度不等的X线照片影像(图1-10)。
图1-9 导管癌在不同能量下的X线对比度
图1-10 乳腺屏/片系统影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