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脏移植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

心脏移植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室内禁止放置花卉植物,未经处理的水果不能送入室内。协助医师每天做心脏B超和胸部X线检查,动态观察心脏的情况,监测白细胞和T细胞计数,排斥早期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及时发现和提供排斥反应的临床资料。2.临床表现 肾损害表现为血肌酐增高、尿素氮增高、少尿、血钾增高。大剂量激素致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排血便。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使应用免疫抑制药和激素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一)焦虑

1.相关因素 与担心手术、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担心手术及术后费用高,对手术及特殊检查和药物知识缺乏有关。

2.临床表现 ①对手术的有关问题过度关心,追根究底;②忧虑,认为做了手术就会死亡,甚至在住院期间患者会不辞而别;③闷闷不乐,对是否手术举棋不定,焦虑的心理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3.护理措施

(1)做好亲属的工作,让亲人陪伴,安排其与较轻的患者住一个房间,并指定专门的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全面负责和管理患者。

(2)一切检查由责任护士陪伴,并在检查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检查的方法、目的、意义及配合注意点;用药前做好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用药的注意事项等宣教工作。

(3)亲近患者,多与其交流,给患者讲解及阅读一些国内外心脏移植成功的病例资料。

(4)必要时遵医嘱给少量镇静药以缓解焦虑症状。

(5)严重焦虑患者尽量避免让其知道手术日期和进手术室的时间,以免造成患者恐惧的心理而诱发心力衰竭和心搏骤停。

(二)潜在感染的危险

1.相关因素 与免疫抑制药的使用、手术创伤、皮肤破损、各种有创监测的插管及手术时间太长、手术野暴露在空气中太久有关。

2.临床表现 ①体温升高;②伤口愈合不良,分泌物增多;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3.护理措施

(1)术后早期患者应安放在高效层流监护室,无菌隔离;限制探视人员进入层流隔离室,转出隔离室后住单人房间,防止交叉感染。室内禁止放置花卉植物,未经处理的水果不能送入室内。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接触患者前洗手、戴无菌手套,按常规每天更换各种管道及引流瓶、引流袋等;严密观察有无感染征象,血、尿、粪、痰常规和培养1/d,每天记录并描出数值曲线图,术后24h内连续监测体温的变化,正常后改测体温6/d,了解体温变化与感染的关系。

(3)其他措施见本章第一节感染预防相关内容。

(三)有猝死的可能

1.相关因素 与终末期心脏疾病(如全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及在终末期心脏病基础上有导致猝死的诱因有关。

2.临床表现 ①有感冒、发热、情绪激动等诱因;②突起神志不清、血压下降或测不到,听心音无或绝对不规则,四肢凉;③心电图示室颤或无心电波。

3.护理措施

(1)病重者应给予特护,住抢救室,备齐一切抢救药物和设备。

(2)各种检查均由医护人员用轮椅或平车护送,或行床旁检查。

(3)保持室温在18~22℃,预防感冒。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1/2h,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心律、尿量等,重点评价心功能的各项指标、有无猝死发生的诱因。

(四)有心排血量减少的可能

1.相关因素 与继发于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全心衰竭、供体在运送期间或手术中心肌缺血、免疫排斥反应、严重心律失常、心脏压塞、血容量不足及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有关。

2.临床表现 ①有引起心排血量减少的原因;②血压下降,四肢末梢湿冷;③尿量减少,血肌酐、尿素氮增高;④心脏排血指数<33.3ml·s-1·m-2

3.护理措施

(1)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并按时记录,包括血压、脉搏、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左房压,观察并记录出入液量1/(15~30)min,动态观察了解心功能、心排血量的情况。

(2)遵医嘱静脉补液,补液内容以胶体为主,维持满意的充盈压和心排血量,控制心率(律)、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保持皮肤及四肢末梢温暖、干爽。

(3)积极预防和治疗导致心排血量减少的因素,如体温高,心律失常,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4)遵医嘱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钙制剂,以增加心肌收缩力。

(5)挤压胸腔、心包引流管1/h,并记录引流量,防止心脏压塞发生。

(6)遵医嘱给少量扩血管药物,以调节体循环的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

(7)及时纠正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期前收缩,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然后1∶1浓度维持。心率<60/min时,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并经常检查输出频率和功率

(8)维持满意的电解质,特别是血钾浓度,要求血清钾离子浓度>4.0mmol/L,防止低钾引起的心律失常。

(9)吸氧以降低肺血管阻力,遵医嘱使用降低肺阻力的药物,如硝普钠、前列腺素E1等。

(五)有出血的可能

1.相关因素 与术前抗凝治疗,术中体外循环肝素化会引起非外科性出血、精细复杂缝合和导管穿刺点处可导致外科性出血及由于心包腔在移植后较正常大,因此一个较小的新心脏植入后会掩盖术后出血现象有关。

2.临床表现 ①胸腔、心包引流量增多,每小时大于4ml/kg,持续3h以上;②血压低,中心静脉压、左房压均低;③补充血容量后不能维持正常的组织灌注;④患者有面色苍白、心率增快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和体征。

3.护理措施

(1)病情平稳时取半坐卧位,利于心包、纵隔及胸腔引流。

(2)挤压胸腔各引流管1/(0.5~1)h,记录引流量1/h,观察有无血块。如持续3h引流液每小时大于4ml/kg,应考虑开胸探查止血。

(3)动态观察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了解有无出血所致的各监测指标下降。

(4)及时补充所丢失的血液,多补胶体,维持正常的中心静脉压、血压、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

(六)潜在并发症——免疫排斥

1.相关因素 与心脏移植机体排斥供心组织有关。

2.临床表现 ①乏力、食欲缺乏、呼吸急促、表情淡漠、体温升高、血压下降;②心电图ST-T改变,心律失常、奔马律,心脏B超异常发现;③血常规检查有淋巴细胞增多;④心内膜心肌活检确诊排斥反应;⑤诊断性激素冲击治疗,症状明显改善。

3.护理措施

(1)重视术前准备,于术前3h口服环孢素10mg/kg和硫唑嘌呤2mg/kg。

(2)术后遵医嘱每天使用免疫抑制药,监测环孢素的血浓度是否达到了治疗剂量。

(3)24h专人守护,严密观察患者,早期发现排斥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如有食欲下降、疲劳加重、脉搏不规整或有血压下降、体重增加、皮肤黏膜水肿及呼吸短促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做进一步检查,及早控制或减轻排斥反应的发生。

(4)协助医师每天做心脏B超和胸部X线检查,动态观察心脏的情况,监测白细胞和T细胞计数,排斥早期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及时发现和提供排斥反应的临床资料。

(5)向患者讲解做心内膜心肌活检的过程、目的及意义,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检查。

(七)潜在并发症——激素、免疫抑制药的不良反应

1.相关因素 与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的使用造成机体的损害有关。

2.临床表现 肾损害表现为血肌酐增高、尿素氮增高、少尿、血钾增高。大剂量激素致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排血便。

3.护理措施

(1)每天查血尿素氮、肌酐,了解免疫抑制药的肾毒性;测环孢素血浓度,用量是否超过负荷。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使应用免疫抑制药和激素的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2)遵医嘱给抗酸制剂,防止激素所致的应激性溃疡。

(3)给予低盐饮食,补充钙磷,嘱患者多食骨头汤,晒太阳,遵医嘱补充钙片、鱼肝油。

(4)抬高四肢末端,减轻外因所致水肿。

(5)保持皮肤清洁湿润、床单位干净平整,定时更换体位,按摩骨隆起的部位,防止皮肤损伤,观察有无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

(6)加强保护性措施,防止患者摔伤发生病理性骨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