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半叶,临床医学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带来革命性转变的当属介入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介入。1996年刘玉清院士等在三部委联合召开的“中国介入医学战略问题研讨会”上,将“介入医学”与内科学、外科学并列称为临床医学三大技术之一。
神经介入医学是“介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介入医学即介入神经放射学(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是指研究利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达到栓塞、溶解、扩张、成形和抗肿瘤等治疗目的的一种临床医学科学。治疗对象主要包括脑、脑膜、颌面部、颈部、眼、耳鼻喉、脊柱以及脊髓等部位的血管异常。治疗技术分为血管内栓塞术、血管内药物灌注术和血管成形术。上述治疗过程的通路或治疗对象是相关动脉和引流静脉,因此也称为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学(neurosurgical endovascular therapeutics)、血管内神经外科学(endovascular neurosurgery)。介入神经放射治疗的最大优点是避免了开颅手术带来的组织创伤,并且其适应性广、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具有其他诊治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是微侵袭神经外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神经介入医学同样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在神经外科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脑血管病的诊治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众所周知,脑血管病是国人致死的最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我国每年有数百万的新增患者,神经介入的应用已经显示了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广阔前景和领域。同时,神经介入医学的发展也为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影像学以及材料学等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多学科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给神经介入医学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1904年道布朗(Dawbran)将石蜡和凡士林混合制成的栓子注入至颈外动脉进行恶性肿瘤的手术前栓塞。1930年布鲁克(Brook)报道应用肌肉组织“放风筝”填塞颈内动脉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此后,随着各种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出现,治疗各种脑、脊髓血管性疾患的经血管内技术得到飞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赛尔丁克(Seldinger)创造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穿刺股动脉后插入导丝导管技术,称为“Seldinger技术”,使介入治疗有了一个安全、可靠、可重复的“入路”,一直沿用至今。1960年鲁爱森奥普(Luessenhop)等首次经动脉内注入有金属芯的硅胶球珠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20世纪70年代初,狄贞迪(Djindjian)开创了颈外动脉和脊髓动脉的选择性插管造影技术。1971年斯卑侬克(Serbinenko)首创可脱性球囊技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1975年Debrun应用同轴导管(coaxial catheter),使球囊更加容易解脱。1972年兹乃逖(Zanetti)报道的异丁基-2-氰基丙烯酸酯(IBCA)以及后来合成的正丁基-2-氰基丙烯酸酯(NBCA)栓塞脑、脊髓动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瘘,至今仍是较为理想的栓塞材料。1976年科伯(Kerber)采用可漏性球囊导管(calibrated leak),注入IBCA治疗脑动静脉畸形。1968年道特(Dotter)报道了首例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1974年克朗兹克(Cruntzig)发明了球囊成形术(balloon angioplasty),是血管成形术(angioplasty)开始的标志。它逐步应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随后又有了支架成形术(stenting angioplasty)。20世纪后叶影像学设备的突飞猛进使神经介入医学如虎添翼。CT及磁共振、DSA相继问世并不断升级换代,介入医学操作在如此先进的工作平台上进行,较之以往更真实、更可靠、更安全。20世纪80年代美国Tracker和法国Magic系列微导管的出现,丰富、完善了颅内、椎管内血管的超选择性插管技术。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血管痉挛,1984年兹布克沃(Zubkov)使用球囊扩张解除血管痉挛,以改善脑缺血症状。1992年克赛尔(Kassell)等用经超选择插管灌注罂粟碱松解痉挛的动脉。1991年亏克廉米(Guglielmi)设计了电解可脱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1992年莫汉(Moret)设计了机械解脱弹簧圈(mechanical detachable coil,MDS),它们可通过导管操纵,使之完全进入动脉瘤腔内并产生血栓以闭塞动脉瘤,同时保持载瘤动脉血流通畅,被认为是一项革命性改进,使神经介入医学的发展达到了可控阶段。1992年凯奴伽莎(Kinugasa)等对动脉瘤破裂的急性期而又不宜于行夹闭术的患者,经导管向瘤内注入一种液体栓塞剂——醋酸纤维素聚合胶(CAP),聚合凝固后即起到保护动脉瘤的作用,待病情稳定后再行夹闭术。以后又相继出现内联式机械解脱弹簧圈(IDC)、水压解脱铂金弹簧圈、随时可解脱的镍钛合金弹簧圈(LIC),以及将要研究面世的可生物降解性弹簧圈等。21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栓塞材料的研制就取得非常大的成功,这为神经介入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材料支持,美国MTI公司生产的新型栓塞材料Onyx丰富了动脉瘤的栓塞治疗,达到了对动脉瘤的致密填塞,期望能够有效减少动脉瘤的复发。Cordis公司推出的水解弹簧圈,操作简单,效果确实,应用日益广泛。Boston公司研制的带有生物涂层的matrix coil能够有效地促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加快动脉瘤的闭塞,在临床已广泛应用。辅助动脉瘤栓塞专用的颅内支架neuroformTM的应用扩大了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适应证,并提高了栓塞效果。不久的将来,还会有许多更“奇妙”的材料问世——如可膨胀的弹簧圈(hydrocoil),更具顺应性的颅内支架等。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应用无疑成为神经介入医学发展的“后劲”。目前正在进行的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研究(ISAT)和国际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研究(ISUIA)的初步结果更是使神经介入医学工作者欢欣鼓舞。
从国际范围看,介入放射学己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从国内情况看,我国介入放射学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近20余年来,作为微创神经外科学发展的内容和前沿之一,神经介入放射学在我国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不少单位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扩大对外交流,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介入神经放射学技术,培养了一批介入神经放射学专业人员,引进了先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导管及栓塞材料。自1983年始,我国开始了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目前已形成了分布较合理的多个治疗及培训中心:能全面开展介入神经放射治疗工作的中心有5~6个,能做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医院有30余家,已对近万名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等的治疗效果尤其令人满意。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介入神经放射学在我国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同我国介入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样,神经介入医学在我国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