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肩锁关节脱位的分类

肩锁关节脱位的分类

时间:2023-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Ⅰ型和Ⅱ型分别等同于Tossy分类的Ⅰ度和Ⅱ度损伤,而将Tossy分类的Ⅲ度进一步分为4型。喙锁间距超过正常侧的50%即预示着肩锁关节的完全脱位。

肩锁关节损伤(acromioclavicular joint injury)最好是按照其损伤程度进行分类。但与其他关节不同,肩锁关节扭伤的鉴别诊断是依据下列3组结构的损伤程度:①关节囊韧带(肩锁韧带);②关节囊外韧带(喙锁韧带);③支持肌肉(三角肌和斜方肌)。因此,肩锁关节损伤的分级是依据肩锁韧带和喙锁韧带损伤的量来划分的。

1.肩锁关节脱位的Tossy分类 1963年,Tossy等提出了肩锁关节脱位的3度分类方法(表3-118,图3-133)。

表3-118 肩锁关节脱位的Tossy分类

图3-133 肩锁关节脱位的Tossy分类

2.肩锁关节脱位的Rockwood分类 1989年,Rockwood骨折治疗小组进一步提出了更详细的分类,共6型(表3-119,图3-134)。其中Ⅰ型和Ⅱ型分别等同于Tossy分类的Ⅰ度和Ⅱ度损伤,而将Tossy分类的Ⅲ度进一步分为4型。Rockwood分类法在临床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表3-119 肩锁关节脱位的Rockwood分类

图3-134 肩锁关节脱位的Rockwood分类

对此分类,有以下几点说明。

(1)肩锁韧带主要维持肩锁关节的水平面(前后方向)稳定,喙锁韧带主要维持肩锁关节的垂直面(上下方向)稳定。

(2)1971年,Zanca经1 000例测量,发现肩锁关节在冠状面的正常宽度为1~3mm。1983年,Petersson和Redlund-Johnell测量151例,发现肩锁关节的间隙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变窄,超过60岁的老年人肩锁关节在5mm应认为正常。但肩锁关节宽度超过7mm(男)或6mm(女)即为病理性。

(3)1973年,Bearden等测量的喙锁间距正常为11~13mm。喙锁间距超过正常侧的50%即预示着肩锁关节的完全脱位。但完全脱位的肩锁关节可以仅有25%喙锁间距增宽。

(4)Rockwood第Ⅲ型损伤的喙锁韧带断裂,在临床上有2种少见的变异。一种是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锁骨外端骨骺骨折(Salter-HarrisⅡ型),喙锁韧带完整的连于骨膜袖上,而锁骨内侧段从撕裂的骨膜破口上移(图3-135);另一种是以喙突基底部的骨折代替喙锁韧带断裂,喙突在韧带的牵拉下一起移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