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蒲辅周论喘咳

蒲辅周论喘咳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蒲辅周三世业医。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蒲辅周调入。喘病恢复期,尤需重视肺胃。三拗汤加厚朴、葱白,治风寒喘咳,可谓轻剂麻黄汤,较平稳而不猛。越婢加半夏汤与麻杏石甘汤,同治肺热郁闭而喘,均可治肺炎,其鉴别为:越婢加半夏汤证夹痰饮,而热象相对为轻,故配用半夏、生姜;麻杏石甘汤证热象偏重。咳嗽分内外二因。

蒲辅周三世业医。195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蒲辅周调入。历任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科委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并任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一)治喘法则

暴喘属实,多为邪气壅肺,气失宣降,重在祛邪理肺;久喘属虚,为肺气不降,肾气不纳,精气内虚,重在培补治肾。

风寒喘,脉浮紧,舌淡苔白,恶寒无汗,可用苏陈九宝汤(紫苏子、陈皮、麻黄、杏仁、桂枝、甘草、薄荷、桑白皮、大腹皮)加厚朴、前胡;寒闭肺气,咳喘,脉浮弦,舌苔白,可用三拗汤加厚朴,表邪郁闭无汗者,加葱白;风寒外束,痰热内蕴,咳嗽哮喘者,可选用定喘汤;太阳中风,胸满汗出而喘者,宜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外寒内饮致喘,脉浮弦滑,胸满,痰多而稀,舌润滑,苔白微腻,可用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依法加减;若兼有热象,烦躁口渴者,宜加生石膏

肺热郁闭而喘,脉浮洪或脉弦数,喘甚目如脱状,或无汗、或有汗,舌略红、苔白不渴,可用越婢加半夏汤,再加紫苏子更良;若口渴舌红者,可用麻杏石甘汤加苏子、桑白皮、前胡、莱菔子;胸满苔白滑,可加葶苈子、大枣、厚朴。

痰喘无寒热者,可用二陈汤加苏子、葶苈子、炒白芥子、炒莱菔子、大枣。

老年人久喘,痰涎尚盛,脉沉弦或沉滑,可用苏子降气汤,肉桂、沉香可同用以温肾纳气,并可加白果、五味子,其效尤良。若虽有痰涎而不盛,动则喘甚者,可合参蛤散。总之,观其肺肾之盛衰,痰涎只不过是多少标本兼顾而有所侧重。

肺气虚而喘,症见气短汗出,脉虚无力,或脉大而芤,可用生脉散加核桃肉;若汗大出,可酌加龙牡以镇摄之。

肾气虚而喘,腰膝酸软,气微欲喘,呼多吸少,动则喘息更甚,肢冷尿频,可用肾气丸加核桃肉,口渴加麦冬、五味子;若阴虚心烦而喘,口干舌红,脉细数无力,可用麦味地黄汤。

阳虚水逆而喘,心悸咳喘,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舌质胖淡,脉沉细弱,可用真武汤加桂枝、葶苈子、大枣。

喘病恢复期,尤需重视肺胃。补土可生金,补后天可充实先天,此为调理要诀。外感可选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虚喘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之类。

以上所述,是蒲老数十年治喘经验。三拗汤加厚朴、葱白,治风寒喘咳,可谓轻剂麻黄汤,较平稳而不猛。越婢加半夏汤与麻杏石甘汤,同治肺热郁闭而喘,均可治肺炎,其鉴别为:越婢加半夏汤证夹痰饮,而热象相对为轻,故配用半夏、生姜;麻杏石甘汤证热象偏重。

(二)论咳嗽

咳嗽分内外二因。肺为华盖,主皮毛,司呼吸,与大气相通,外邪常先犯肺而为咳嗽,此多为咳嗽之实证;五脏六腑损伤之病气,亦上熏于肺而为咳嗽,此多为咳嗽之虚证。

外感风寒是主因,兼夹各有不同,有夹火、夹痰、夹食、夹气之异。伤风咳嗽,宜疏风解表;伤寒咳嗽,宜散寒解表;夹内火则清火解表;夹内饮则温里祛饮解表;夹食则消食解表;夹气则顺气解表。

风寒治以温散,风热治以辛凉(而不是苦寒),这是重要原则。外因伤肺动咳或喘,不可过用苦寒,以致邪气不能达表而解。初期邪气在表,总以解表为主,不可冰伏其邪,以致变证百出。

伤寒咳嗽,常采用苏陈九宝汤、三拗汤加味;伤风咳嗽可用止嗽散或香苏饮加味;夹内火者可加桑白皮、黄芩、生石膏;夹内饮加小青龙汤之类;夹食者可合保和丸;夹气者香苏饮合四逆散。

风热咳嗽,常用桑菊饮加味;暑天咳嗽则用新加香薷饮加前胡、杏仁;火咳及燥咳,可用泻白散、清燥救肺汤之类。蒲老云:“风寒风热等外邪咳嗽,误用泻白散、清燥救肺汤之类,常恋邪而导致久咳,不可不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