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截断扭转”的治法

“截断扭转”的治法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断”是指采取果断措施和特殊功效的方药,直捣病巢,迅速驱除病原,控制疾病的自然发展趋势。“扭转”是指扭转病势,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截断扭转”的核心是“先证而治”,对一些危重病症有着明显的疗效。这是吴氏对瘟疫发病部位的一种论断。这种早逐客邪的学术观点,是吴有性“截断扭转”思想的集中反映。《温疫论》逐邪的手段,最突出的要数下法。苦寒攻下在于迅速排泄邪热瘟毒,有效地截断、驱除温邪。

“截断”是指采取果断措施和特殊功效的方药,直捣病巢,迅速驱除病原,控制疾病的自然发展趋势。“扭转”是指扭转病势,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截断扭转”的核心是“先证而治”,对一些危重病症有着明显的疗效。

1.疏利膜原,扭转病位 对于瘟疫侵入人体的部位,《温疫论·原病》篇云:“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募原是也”。这是吴氏对瘟疫发病部位的一种论断。一般而言,邪气在经则为表,邪气入胃即是在里。今邪在膜原,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因邪不在经,汗之徒伤卫气;邪不在腑,下之徒伤胃气。吴氏进一步论述道:“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营卫受伤,诸证渐显,然后可得而治之。方其浸淫之际,邪毒尚在膜原,此时但可疏利,使伏邪易出。邪毒既离膜原,乃观其变,或出表,或入里,然后可导邪而去,邪尽方愈”(《温疫论·行邪伏邪之别》)。邪在膜原,可谓汗之不得,下之不可。只有使邪气尽快离开膜原,或出表,或入里,才能因势利导,用汗法或下法逐邪于外。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吴氏创立了“达原饮”,以期达到使邪气尽快从膜原溃散,以利于表里分消的目的。由于瘟疫之邪伏于膜原后,既可出表,又可入里,也可同时见到表里之症状,故吴氏又创立了“三消饮”,此方既可透达膜原,又可外散表邪,还可泻在里之热,所谓消内消外消不内外也。达原饮、三消饮疏利膜原,有效地控制了病邪炽张,促使疫邪溃败,或从外解,或从里下。因此,疏利膜原,扭转病位,是吴氏针对疫邪在膜原先证而治的基本思路。

2.早逐客邪,截断病因 《温疫论》一书,对疫病的治疗强调了“逐邪”这一基本原则,诸如“客邪贵乎早逐”,“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温疫论·注意逐邪勿拘结粪》)。这种早逐客邪的学术观点,是吴有性“截断扭转”思想的集中反映。

《温疫论》逐邪的手段,最突出的要数下法。关于下法的目的,吴氏还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一般下法限于结粪,但吴氏认为不必拘于结粪,为此,他专列《温疫论·注意逐邪勿拘结粪》篇指出:“温疫可下者约三十余证,不必悉具,但见舌黄、心腹痞满,便与达原饮加大黄下之,设邪在膜原者,已有行动之机,欲离未离之际,得大黄促之而下,实为开门驱贼之法,即使未愈,邪亦不能久羁。”此观点颇似刘河间、张子和“客邪贵乎早治”、“早拔去病根”先证而治的思想。而且在患病初起阶段,正气尚盛,应用下法不至于引起不良反应,愈后亦容易恢复。在使用承气汤时,吴氏强调“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他认为“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必俟其粪结,血液为热所搏,变证迭起,是犹养虎遗患,医之咎也”。吴氏应用攻下法,通大便是一种手段,而逐邪才是目的。

苦寒攻下在于迅速排泄邪热瘟毒,有效地截断、驱除温邪。根据现代实验研究,大黄对甲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痢疾、白喉、炭疽杆菌等都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对多种温病有截断作用,证明了吴有性“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温疫论·注意逐邪勿拘结粪》确为经验之谈,为瘟疫传变截断法——早用苦寒攻下奠定了理论基础。

3.先证用药,急证急攻 《温疫论》最早阐明了先证用药原则。吴氏首先提出“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甚,传变亦速,用药不得不紧”。由于瘟疫来势凶猛,逆变也速,这就不能仅仅见证施治、“尾随敌后”,而必须迎头痛击,加强对病原的截断。如果能从瘟疫病因的特异性出发,从根本上掌握各种重症温病的病理实质和发展规律,预见性地先发制证,先证而治,那么就能主动控制证的发展,阻断疾病深入,早期恢复。

《温疫论·急证急攻》记载了一个生动的病案:“温疫发热一二日,舌上白苔如积粉。早服达原饮一剂,午前舌变黄色,随现胸膈满痛,大渴烦躁,此伏邪即溃,邪毒传胃也。前方加大黄下之,烦渴少减,热去六七。午后复加烦躁发热,通舌变黑生刺,鼻如烟煤。此邪毒最重,复瘀到胃,急投大承气汤。傍晚大下,至夜半热退,次早鼻黑苔刺如失。”此案辨证要点在于舌象与症状,初起为邪在膜原的典型表现,故投以达原饮疏利膜原,扭转病位;午前舌变黄色,说明伏邪已溃,邪传入里,故达原饮加大黄下之,寓有三消饮之意;由于疫毒深重,午后病势继续入里,症状加重,吴氏果断投以大承气汤早逐病邪,截断病因,终使疾病告愈。为此,吴氏深有感触地说:“此一日之间而有三变,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甚,传变亦速,用药不得不紧。”先证用药、急证急攻的原则打破了一日一法、一日一剂的传统思维,才得以截断来势凶猛、变化殊多的急证、重证。后世医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了这一原则。

4.九传治法,里通表和 吴氏认为瘟疫的传变,多从半表半里的膜原开始,但由于感邪有轻重,伏匿有浅深,体质有强弱,以致传变方式很复杂,根据其“九传”规律,吴氏制定了“九传治法”,实施传变截断法。

吴氏进一步论述:“夫疫之传有九,然亦不出乎表里之间而已矣”,疫邪向表传变为顺证,此时邪可从外解或发汗、发斑,促使邪有出路,可用达原饮、白虎汤、举斑汤之类托邪外出。向里传变可用承气汤急下以阻断病势进一步发展。

吴氏总结道:“疫邪每有表里分传者,因有一半向外传,则邪留于肌肉,一半向内传,则邪留于胃腑。邪留于胃,故里气结滞,里气结,表气因而不通,于是肌肉之邪不能即达于肌表,下后里气一通,表气亦顺,向者郁于肌肉之邪,方能尽发于肌表,或斑或汗,然后脱然而愈”(《温疫论·伤寒时疫》)。这就是《温疫论》颇有特色的“里通表和”治则。疫邪表里分传,即同时见有表证与里证,邪气半入于里,半出于表,故表里俱病。由于其内外壅闭,不可以用汗法强求发汗,宜用承气汤之类先通其里,里气一通,气机顺畅,不等发散,多自能外解,或斑或汗,诸症悉去。清·杨栗山在《伤寒温疫条辨》中进一步发挥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凡见表证,皆里证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断无再发汗之理”,故应及早使用大剂量急下,不急下无以疏通气机,不急下邪难获出路。“里通表和”的思路能有效地阻断病情恶化传变,缩短疗程。

5.疫后养阴,预防复发 吴氏对疫后调理亦很重视,大抵原则宜养阴清余邪,不宜温补,这种提法如未雨绸缪之举,是控制温病复发的有效措施。分析温病的传变,温为阳邪,劫阴伤液正是传变的基础,阴虚体质更易传变,若液充正复,则无传变之基础。他指出:“夫疫乃热病也,邪气内郁,阳气不能宣布,积阳为火,阴血每为热搏,暴解之后,余焰尚在,阴血未复,大忌参、芪、白术,得之反助其壅郁,余邪留伏,不惟目下淹缠,日后必变生异证”(《温疫论·解后宜养阴忌投参芪》)。吴氏的疫后养阴原则,亦从临床实际出发,有防变之识,才有先安之举。

吴氏还指出在疫病传变过程中,有的患者素体羸弱,伏邪已溃,表里分传,里证虽除,正气亦衰,不能托邪出表,留而不去,因而与血脉合而为一,结为痼疾,名曰“主客交”。由于“客邪胶固于血脉,主客交浑,最难得解”(《温疫论·主客交》),故而制三甲散治之。吴氏的养阴法为后世温病学家所效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保津养阴治则,提高了中医药治疗急性热病的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