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脊柱形态和活动度

脊柱形态和活动度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由于腰背部肌肉痉挛,出现功能性侧凸。故脊柱后伸可诱发疼痛或使疼痛加重。②黄韧带增生肥厚,形成皱褶突入椎管将神经根卡压于突出的椎间盘。脊柱侧凸的方向取决于突出的髓核和神经根的相邻关系。多发生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前凸畸形,使突出的髓核前移,降低了对马尾神经的压应力。

(一)腰背部肌肉痉挛,脊柱活动度受限

脊柱正常的活动度为:前倾90°,后伸30°,左右侧屈20°~30°,左右旋转各30°(图9-3),老年人略小。某些特殊职业者,如特种兵、杂技或舞蹈演员以及体操运动员等,可超出以上范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由于腰背部肌肉痉挛,出现功能性侧凸(图9-4)。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其中以后伸活动受限最明显。因后伸时,椎间隙后方变窄,迫使突出的髓核向侧后方挤压;加之,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形成皱褶,突向椎管又加重了对神经根的压迫。故脊柱后伸可诱发疼痛或使疼痛加重。脊柱前屈时,椎间隙后方增宽,降低了突出髓核对侧后方的压力,但脊柱前屈使后纵韧带紧张,因而,坐骨神经张力增加,亦能发生疼痛,所以脊柱前屈亦受限;脊柱左右侧屈受限,其规律是:腰椎凸向右侧者,脊柱的左侧屈不受限,但向右侧屈必定受限;反之,亦然。值得重视的是:若同时出现脊柱后伸受限和侧屈受限,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体征之一。

图9-3 脊柱正常的活动度

(二)腰椎生理前凸变浅、消失,甚至出现后凸畸形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为减轻突出的髓核对坐骨神经的压力或牵张力,使疼痛减轻或缓解,所以,椎间隙后方特别是后纵韧带张力增加,使腰椎前凸变浅;病情重者,不仅上述变化更加明显,而且椎管后方的黄韧带也相应紧张,尽量使腰椎管容积扩大,致腰椎生理前凸变平;前凸变平的另一原因是,骨盆向后方旋转,致使其变平。腰椎曲度变平后,坐骨神经相对松弛,疼痛自然减轻。腰椎后凸畸形,常发生于有剧烈腰腿痛者,较少见。后凸的原因:①突出的髓核上移,将神经根卡压于后方椎板的下缘,或是上位椎板的下缘偏低,将神经根卡压于突出的髓核。②黄韧带增生肥厚,形成皱褶突入椎管将神经根卡压于突出的椎间盘。

图9-4 功能性侧凸

(三)脊柱侧凸

本症病人,9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脊柱侧凸,其原因是:竖脊肌(骶棘肌)痉挛,使脊柱处于侧凸位,限制其活动,减低神经根张力,从而疼痛减轻。脊柱侧凸的方向取决于突出的髓核和神经根的相邻关系。若突出的髓核位于神经根的内侧(根腋型),脊柱就凸向健侧,弯向患侧,使神经根松弛以减轻神经根承受的压应力或牵张力;此外,因背根神经节受到强烈的刺激,产生患侧竖脊肌痉挛,也是凸向患侧的另一个原因(图9-5)。若突出的髓核位于神经根外侧(根肩型),则脊柱就凸向患侧,弯向健侧,使神经根避开突出的髓核,以减轻对神经根的应压力或牵张力(图9-6)。若突出的髓核位于神经根的前方(根前型),腰部活动时神经根即可能在神经根的内前方,也可能位于其外前方或前方,脊柱就可能一会儿凸向健侧;一会儿又凸向患侧,出现交替性变化(图9-7)。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典型的脊柱侧凸变化,多发生于腰4、5椎间盘突出症,而腰51椎间盘突出症侧凸变化多轻微或无变化,原因是:髂腰韧带将第5腰椎横突与髂嵴、髂骨翼、骶骨固定在一起,故而第5腰椎侧凸的范围大大减小。

图9-5 姿势性脊柱侧凸与神经根受压的关系

(1)髓核突出于神经根内侧;(2)脊柱向健侧凸以缓解根性痛

(四)腰椎前凸畸形

多发生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前凸畸形,使突出的髓核前移,降低了对马尾神经的压应力。此外,腰骶角增大,也使腰椎前凸增加,腰骶角增加的弧形就是前凸增加的度数。此类病人术后可能残留腰痛,特别是合并腰椎滑脱者,疼痛更难消失,常需再行腰椎融合术。

上述变化都是代偿性、适应性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痊愈或疼痛缓解后,随之消失,形态和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

图9-6 姿势性脊柱侧凸与神经根受压的关系

(1)髓核突出于神经根外侧;(2)脊柱向患侧凸以缓解根性痛

图9-7 姿势性脊柱侧凸与神经根受压的关系

髓核突出于神经根的前方,脊柱侧凸出现交替性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