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训练的适应性

运动训练的适应性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要达到训练适应,所施加于机体的运动负荷必须是适宜的,不能超过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否则会成为过度负荷。通过训练产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表现是根据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引起的。心肌对耐力运动的适应常表现为左心室壁厚与左右腔增大及心舒缩功能良好。此外,训练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的适应性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这里所讲的运动训练适应涉及全身器官系统的改变。

一、适应的意义

生命的基本特征除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之外,还有适应性。适应性是指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当的反应,克服这种变化造成危害的特性,以保持自身的生存。例如在高温、低温的环境中机体通过适当的反应(热适应与冷适应),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然而人类对内、外环境刺激能产生适应的特征,不仅只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还具有改造完善自身和内、外环境的积极意义。就以冷、热适应为例,人体除能通过神经与神经-体液调节的途径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之外,还可通过增减衣服,改变环境温度等措施使体温易于保持相对恒定。又如当细菌、病毒、毒素侵犯机体时,机体会调动免疫功能系统消除这些致病原的作用或将其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然而一旦由于某些原因致使免疫功能下降以至不足以抵抗这些致病应激因子的侵害时,人体就会生病。对致病原毒性作用的抵抗,机体亦会首先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动免疫储备能力,尽可能维持免疫稳态,同时亦可采取预防接种抗原和注意饮食卫生等措施,减少感染的机会。

运动训练是人类有意识采用施加运动负荷于自身机体,为不断提高身体运动能力以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因此也是一种适应,称为训练适应,它与一般生物适应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人体主动接受运动负荷刺激,目的是去打破机体与环境(负荷)间已取得的平衡,使机体调整各种功能,以求获得机体与负荷之间新的平衡。具体表现在形态、功能、运动素质(力量、耐力、速度)、运动技术、运动战术和心理品质的改善与提高,称为适应性变化。机体的整体运动能力得到了提高,才可能不断提高运动成绩。不过,要达到训练适应,所施加于机体的运动负荷必须是适宜的,不能超过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否则会成为过度负荷。

通过训练产生的适应性变化的表现是根据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引起的。例如肌肉力量的适应现象表现为肌肉肥大,这是由于肌肉内蛋白质合成增加,毛细血管网分支丰富,关节囊、韧带、肌腱增厚,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单位的动员和发放冲动频率的分级调控能力提高,耐力的适应与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关。这则是由于线粒体体积增大和数量增多,肌肉中肌糖原肌红蛋白含量增加,有氧分解酶活性加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过程的稳定性即长时间保持兴奋与抑制转换能力的加强。心肺工作能力也与耐力有密切的关系,心排血量、肺通气量、最大吸氧量都达较高或最高值。心肌对耐力运动的适应常表现为左心室壁厚与左右腔增大及心舒缩功能良好。对速度或活动性的适应则需以其他形态、功能改变为基础,如机体无氧代谢能力提高,肌肉磷酸肌酸含量增多,糖酵解酶活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过程灵活性提高,反应速度较快。

此外,训练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的适应性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有时过分的精神心理负担,或分散注意力,是造成比赛失败的常见原因。

二、训练适应的机制

若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种运动能力或某一个器官的形态、功能的适应性变化,很难把适应的机制具体化。这里所讲的运动训练适应涉及全身器官系统的改变。总的来讲,适应的机制可以用生理学上的应激学说来解释。运动训练作为一种应激因子,刺激各种内、外感受器,引起机体生理与心理的直接反应,首先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现象,然后通过神经、神经-体液途径改变与调整机体的功能活动,产生代偿性反应,逐渐提高了功能活动能力以及减弱对原有应激因子(训练负荷)的不适反应,从而产生了新的适应。若要再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要重新加强应激因子的刺激作用,即增加运动负荷量,则将再出现从不适应到再适应的过程。或者说,机体与环境之间重复循环发生着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再达相对平衡的发展过程。

(吴海星 张笃超 孙 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