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肿瘤细胞分离鉴定

肿瘤细胞分离鉴定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肿瘤的基因诊断目前主要集中在肿瘤转移标记物、肿瘤抗药基因、突变的癌基因、肿瘤相关的病毒基因等几个方面。肿瘤的基因诊断主要依据其分子标志进行诊断,一般情况下,分子遗传性标志主要用来诊断白血病、淋巴瘤、胃癌、膀胱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肺癌、胰腺癌、肾癌、脑癌、神经母细胞瘤等。肿瘤性标志主要用于诊断肺癌、结肠癌、胃癌、乳腺癌、黑素瘤、肺鳞癌、头颈部癌等。

肿瘤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来自于恶性肿瘤,目前在城市居民中恶性肿瘤的危害占据首要位置,而在乡村也上升到了第2位。因为肿瘤早期对机体的危害较小,所以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需要临床医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较高的技术水平,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初诊的病人应全面进行病史询问,详尽细致的全身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相应的辅助检查,对临床高度怀疑肿瘤的病人要进行必要的病理学检查,对不能确诊的疑似病人要指导其进行必要的复查。对临床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反复推论,才能较早地作出正确的诊断。目前对肿瘤的诊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健康体检

所谓的健康体检,是指在疾病没有临床症状之前,进行的体格检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体检已被大多数人所认识,那么怎样进行检查,需要进行哪些医学检查,目前还有许多人不明确,一般情况下,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1.乳腺自我检查 一般情况下每月进行1次仔细的自我检查。在平时洗澡、更衣时也应多加关注。

2.乳腺体检 一般在40岁以前,平时多加注意,可每3~4年到医院检查1次,而50岁以后要每年进行1次。

3.乳腺X线摄影 在40岁以前应尽量做1次基础摄影,而50岁以后要每年进行1次。

4.胸部X线检查 在平时,若有夜间咳嗽或胸部不适时,应及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在40岁以后,特别是吸烟者,应每年检查1次。

5.直肠指检 40岁以前每3年1次,40岁以后每年1次。

6.大便隐血试验 50岁以上者每年1次。

7.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20岁以上已婚妇女或有性行为的女性,每年1次,2次阴性后每两年1次。

二、临床医师检查

1.病史 病史在疾病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疾病只要注意详细询问病史,都会为诊断提供很大的帮助,肿瘤患者也不例外。在就诊患者中,只要认真询问病史,并引导患者向有关疾病方面思考,并说明亲身感受,往往可以捕捉到肿瘤早期的相关信息。一般肿瘤患者就诊时的第一主诉常涉及以下几个重要症状。

(1)疼痛:疼痛是肿瘤患者就诊的常见主诉。但肿瘤的早期一般不出现疼痛症状,当肿瘤压迫邻近神经、或神经干时,或肿瘤引起空腔脏器如胃肠道、泌尿道、胆道等梗阻时,可引起疼痛。

(2)肿块:发生在体表的肿瘤,如舌、面部、颈部、乳腺、四肢等处,患者往往较早发现无痛性肿块,但发生在深部组织的肿瘤往往在健康体检时才能被注意到。有的甚至以此为主诉就诊。

(3)溃疡:发生在体表的皮肤、黏膜处的恶性肿瘤,可较早的见到溃疡面,而发生在体腔如胃、食管、结肠、直肠、喉、肺、宫颈、阴道等处的恶性肿瘤的溃疡,往往是以主诉出血或异常分泌物时而引起注意。

(4)出血及分泌物异常:发生在体表组织或与外界相通的脏器中的恶性肿瘤,由于瘤体组织发生溃疡或合并感染,往往会发生出血或有异常分泌物流出,如鼻咽癌患者常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宫颈癌常以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直肠癌常以大便带血为首发症状,而阴道癌大多有阴道排出异常的分泌物,如水样、血性及恶臭味分泌物等。

(5)其他:如发热,许多恶性肿瘤以不明原因的发热为主诉,如恶性淋巴瘤等;咳嗽、咯血,为肺癌的常见症状;黄疸为胰腺、胆道、甚至肝癌常出现的症状;消瘦、乏力、贫血也常是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

2.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诊断肿瘤常用的手段,常作为特殊检查前医师初步诊断的依据。

(1)望诊:对于体表的肿瘤,如皮肤、黏膜以及头、颈、面部、口腔等处的肿瘤,常通过望诊作出初步诊断。另外如黄疸、消瘦、静脉怒张、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可以作为某些肿瘤的主要症状。

(2)闻诊:某些肿瘤由于发生溃烂、感染等,其分泌物常有异臭味,可通过与外界的通道将异臭味带到体表,如口腔、阴道等。

(3)触诊:对于体表以及深部组织较大的肿瘤,常可通过触诊获得初步诊断,体表的淋巴结是否肿大也是触诊的主要检查项目。

(4)叩诊:叩诊主要用于肿瘤引起积液的检查,如胸腔积液、腹水等。

(5)听诊:某些血管丰富的肿瘤(如甲状腺、骨肉瘤、肝癌等),常可听到震颤性或响亮的血管杂音。

三、基因诊断

基因诊断又称DNA诊断,是一种最新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通过直接探查基因存在状态及功能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基因诊断技术主要包括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酶谱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以及DNA序列测定、差异显示等技术。这些技术与芯片技术相结合,可用于肿瘤易感基因的检测、肿瘤的分类、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诊断、预后监测,并为肿瘤个体化和预见性治疗提供依据。

肿瘤的基因诊断目前主要集中在肿瘤转移标记物、肿瘤抗药基因、突变的癌基因、肿瘤相关的病毒基因等几个方面。肿瘤的基因诊断主要依据其分子标志进行诊断,一般情况下,分子遗传性标志主要用来诊断白血病、淋巴瘤、胃癌、膀胱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肺癌、胰腺癌、肾癌、脑癌、神经母细胞瘤等。病毒性标志主要用于诊断宫颈癌、肝癌、鼻咽癌等、组织性标志主要用于诊断前列腺癌、黑素瘤、肝癌、甲状腺癌等。肿瘤性标志主要用于诊断肺癌、结肠癌、胃癌、乳腺癌、黑素瘤、肺鳞癌、头颈部癌等。

四、肿瘤标记物检查

肿瘤标记物是由肿瘤组织或细胞新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临床中常用的特异性较高的标记物有以下几种。

1.癌胚抗原(CEA) 是一个广泛的肿瘤标记物,它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主要用于大肠癌、乳腺癌及肺癌等的临床辅助诊断,其上限值为2.5μg/L,持续5周有诊断意义。

2.甲胎蛋白(AFP) 主要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一般认为血清AFP值超过500μg/L持续4周或在200~500μg/L持续5周有诊断意义。

3.癌抗原15-3(CA15-3) 主要是乳腺癌、卵巢癌的标志,正常人血清上限值为30U/ml。

4.癌抗原19-9(CA19-9) 是诊断胰腺癌、肝胆癌、胃癌、结肠癌的主要标志,其上限值为37U/ml。

5.癌抗原CA125(CA125) 是卵巢癌、肝癌、乳腺癌的诊断标志,其上限值为35U/ml。

6.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诊断前列腺癌有较高的特异性,其上限值为2.5mg/L。

7.组织多肽抗原(TPA) 是一个增殖分化标志,主要在消化道肿瘤、乳腺癌、泌尿系肿瘤及呼吸道肿瘤中升高,敏感性较高。血清中TPA的上限值为185U/L。

8.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主要用于绒毛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9.其他 如碱性磷酸酶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同工酶(GGTII)、岩藻糖苷酶(AFU)主要用于肝癌的诊断。

五、X线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主要用于肺、横膈、纵隔等胸部肿瘤的诊断。胸骨、肋骨及胸廓的恶性肿瘤可引起骨骼变形、破坏,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侵及周围软组织时,可形成软组织肿块,也可以通过胸部X线进行诊断。

2.泌尿系统X线检查 主要是通过造影发现的组织改变进行诊断,如肾盂造影时可见肾盂的组织改变;膀胱造影可见到膀胱内单发或多发不规则充盈缺损;输尿管造影时可发现充盈缺损、局部狭窄甚至梗阻。另外肾脏阴影增大、肾实质内的钙化、斑点状高密度阴影,都是肾肿瘤的诊断依据。

3.消化系统X线检查 主要是通过口服钡剂后,观察胃肠道的充盈、缺损、梗阻、龛影等情况,借此判断肿瘤的部位、性质及大小等情况。

4.骨骼系统的X线检查 主要用于骨肿瘤的鉴别诊断。骨肿瘤时,X线可见骨小梁模糊、消失,骨皮质变薄直至消失,皮质可呈虫蚀状破坏,当肿瘤穿破皮质后,常在软组织中引起密度增高的肿块阴影,有时可见到病理性骨折。另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也有助于骨骼肿瘤的诊断。

5.椎管内肿瘤的X线检查 当椎管内发生肿瘤时,X线常显示椎管扩大、变形、椎弓根可变形或破坏,当肿瘤通过椎间孔向外生长时,可见横突肋骨受压或破坏,当肿瘤位于骨髓内时,常可见一段脊髓呈梭形膨大,周围蛛网膜下腔变窄。

6.乳腺X线摄影 数字乳腺摄影以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和特殊性较高,不仅分辨率高,而且能够发现细微钙化灶,明确肿块的性质,还能分析病变周围情况,确定浸润与发展范围,对于提高诊断率大有帮助。

六、CT 检 查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由于可显示组织器官的断面图像,直接观察到普通X线所无法见到的身体内部组织结构和病变,特别是头颅和中枢神经系统,如眼、耳、鼻、喉、颅内等可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形态、数目等,且分辨率高,因此对这些部位肿瘤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而对于椎骨内肿瘤往往需要非离子型造影剂造影后才能在CT扫描中显示清楚。对于肝、胰腺癌CT扫描的确诊率在90%左右。肾脏肿瘤在CT扫描中可区别肾囊肿和实质性肿块。当较大肿瘤侵及周围组织时,则可确诊为恶性肿瘤。腹膜后肿瘤在CT扫描时可显示肿瘤及周围组织,并可鉴别肿瘤为囊性或实质性。

应用造影剂,可使肿瘤在CT扫描时得到强化,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在短时间内可依次使动脉、静脉血管和软组织密度增强,从而显示肿瘤及其他病变组织的血管供应和病理血管。口服造影剂可进行肝、胆、脾、胃、肠扫描,口服碘泛酸造影剂后CT扫描可显示胆囊病变。结肠肿瘤也可通过造影剂灌肠后进行扫描。

三维成像技术可使CT对肿瘤的定性更清楚。定位更确切,更有力于肿瘤边界及毗邻的区分。三维成像技术不但能观察组织器官内肿瘤的三维图像,而且能显示肿瘤各个截面的内部结构和肿瘤的液化、坏死情况。

CT引导下针吸活检,可将CT扫描中发现的较小病灶,在CT引导下进行穿刺,取出病灶组织进行活检,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七、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继CT之后发展的一种新的影像技术,其对比度、分辨度、分辨率优于CT。MRI的特征是能区别实质性肿块和血管,无电离辐射,除显示横断面外,还能显示冠状和矢状面,可以多平面直接成像。对软组织显示比CT清晰,对靠近骨骼的病变无需造影剂,就能清晰的显示。因此MRI可用于身体各系统的检测,并可直观地反映病变的范围、侵犯周围组织结构情况,对肿瘤的定性、定位和手术方案的制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MRI也可通过造影剂增强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之间的MRI信号差别,提高图像信噪比,缩短检查时间。也可以通过MR血管造影、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MR灌注成像、MR波谱分析等技术,进一步提高MRI对肿瘤早期诊断的成功率。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是以人体在磁共振过程中所散发的电磁波以及与这些电磁波有关的参数,如质子密度、T1及T2弛豫时间、流动效应等作为成像参数,其对比度分辨率均优于CT,与CT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不足。

1.MRI检查的优点

(1)有多个成像参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2)有极好的软组织分辨能力。

(3)无放射性损伤。

(4)MRI增强扫描时所用的顺磁性造影剂,无毒性反应,适用于在CT检查中使用造影剂过敏者。

(5)不需造影剂,即可观察心脏和血管情况。

(6)任意方位断层能力,MRI扫描可以在病人体位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变换层面选择梯度磁场,可进行横、矢、冠或斜位断层,在显示病变范围、立体的观察病变上有很大帮助。

(7)无骨伪影出现。CT检查时于骨的边缘可出现条纹状伪影,而MRI无骨伪影,如观察CT上易出现骨伪影现象的后颅凹部位时,MRI明显优于CT。

2.MRI检查的不足

(1)MRI对钙化灶不敏感。

(2)MRI检查比较复杂,检查时间较长。

(3)运动伪影,病人自主或不自主运动可产生运动伪影而影响图像质量,故对于检查中不能保持体位不动的病人不能做MRI检查。

(4)带有心脏起搏器、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动脉瘤用银夹结扎术后的病人绝对禁忌检查;体内留置金属异物或金属假体者不宜做MRI检查。监护仪器及抢救器材不能带入检查室,因此,在检查过程中有生命危险的急诊及危重病人不能做MRI检查。

(5)由于磁体扫描膛较小,少数病人会有幽闭感,不能完成检查。

根据MRI的特性,MRI的适应证与CT无太大差异,适应于身体各个系统的检查,并可直观地反映病变的范围、侵犯周围组织结构情况,对肿瘤的定性、定位和手术方案的制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比较准确的找到疼痛的来源,对于正确的评估和诊断疼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八、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检查通常所指放射性药物显像和放射免疫显像。

1.放射性药物显像是指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经一定时间后,放射性药物选择性浓集于某一器官或肿瘤部位,然后用显像设备(γ照相机或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在体外根据放射性浓集于病变部位的强度,判断有无病变。放射性浓集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者为“热区”显像,反之为“冷区”显像。在颅内肿瘤时,由于血-脑屏障被肿瘤破坏,放射性药物有80%以上呈“热区”显像。同样方法在骨肿瘤及骨转移性肿瘤,肝脏肿瘤和甲状腺、甲状膀腺、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肾脏以及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2.放射免疫显像(RⅡ)是将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抗体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后注入人体内,随血液到达肿瘤处,并与肿瘤细胞的相关抗原结合,使肿瘤局部放射性浓聚超过正常组织,然后通过体外显像技术获得肿瘤的阳性显像图。RⅡ综合了分子免疫学、核医学、蛋白质化学、肿瘤学和影像诊断学等新兴学科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目前认为该项技术在骨肉瘤、前列腺癌、结肠癌、卵巢癌、乳腺癌等的诊断中,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九、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在生物组织中传播时,不同组织对超声的吸收和衰减是不同的,频率愈高,衰减愈大。较低的超声频率,能穿透较深的组织,并显示良好的声像图,较高的频率能使浅层组织图像清晰,但不能透射到深层组织。根据超声的这一特点,早在1942年澳大利亚Dussik首先将超声应用于临床,以后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逐渐发明了A型和B型超声诊断仪。由于B型超声诊断仪能作二维显示,并能获得被检脏器的断层图像,对某些受骨骼或胸腹腔气体遮掩的肿瘤,能用扇形超声实时成像,并能从较小的透声窗获得较多的信息。在探查肿瘤时,常用线阵超声实施成像仪,可动态成像,有线阵和凸阵两种探头,能迅速显示肿瘤的大小、所在部位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并能实时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功能类似于血管造影,通过肿瘤及周围血管的变化,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B型超声诊断仪在肝癌的定位、鉴别肝囊肿、肝血管瘤及继发性肝癌、乳腺癌、胸腺肿瘤、前上纵隔的恶性淋巴瘤、甲状腺瘤以及颌下腺肿瘤、腮腺肿瘤、肝内外胆管肿瘤、肾肿瘤、肾上腺肿瘤、嗜酪细胞瘤、膀胱肿瘤、前列腺癌、子宫肌瘤、宫颈癌等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腔脏器内超声探测法诊断肿瘤、介入性超声诊断肿瘤、伪彩色B型超声显像和彩色多普勒技术、声学造影技术以及术中超声肿瘤定位等超声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已逐渐弥补了单纯超声诊断仪的许多不足,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十、肿瘤的病理学检查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各种方式,如内镜摘取、手术切除、活体组织穿刺以及采取脱落的组织细胞等,获取可疑肿瘤组织的活体标本进行形态学检验的一种方法。肿瘤的病理学检查对于真性肿瘤与瘤样病变、肿瘤的良性与恶性、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与分化程度、恶性肿瘤的扩散与转移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完成的。

1.细胞的超微结构 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的功能,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的问世,对于观察细胞器上的微小异型性更能清楚、明了。特别是在癌细胞生物学、病因学和组织发生学上的研究、恶性肿瘤的确诊和合理分类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观察到恶性肿瘤在电镜下主要的异常表现在细胞膜和细胞连接的异常、细胞质异常和细胞核的异型性。如胃肠腺癌的细胞膜微绒毛中有微丝轴心存在,癌瘤之间的连接不发达,数目少,形态也有改变。在肝细胞癌中粗面内质网特别丰富,常有不规则扩张并伴有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的改变,线粒体嵴往往与线粒体的长轴呈平行排列,线粒体结构有C形和环形以及长杆状形态改变等。

2.免疫组织化学 恶性肿瘤的免疫学诊断的基本原理是抗体与指示剂相结合形成标记抗体,标记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显色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可以在组织原位显示肿瘤所含的抗原成分,可用于癌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病因和病理机制的研究。例如应用化合物与细胞内相应受体结合的亲和组织化学技术,可检测癌前病变,有关肿瘤和瘤样病损的分布。

3.肿瘤的DNA分析及细胞动力学

(1)流式细胞技术:通过激光照射,快速自动扫描荧光染色的细胞学标本,通过被测细胞的DNA分布特点与细胞周期的观察,提示瘤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点,对于癌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2)显微分光光度计技术:通过特殊染色,然后用显微分光光度计,观察瘤细胞DNA含量,并分析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及状态,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癌前病变的分析及癌瘤预后的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3)放射自显影技术:是肿瘤细胞动力学及DNA倍体分析方法之一。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于肿瘤细胞或其他细胞核内,通过曝光、显影与定影处理,在切片上显示银颗粒的存在。当细胞处于S期时,DNA合成较高,显示银颗粒致密。通过此法可测定DNA指数、瘤细胞周期和研究肿瘤细胞恶性度,对癌瘤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4)银染核仁组成区技术:核仁组成区是细胞核中核糖体DNA的环,具有核糖体DNA基因,银染技术使核仁组成区颗粒量增加时,可能与细胞增殖、染色体的倍体数和转录活性增加有关。该技术能在石蜡切片上观察细胞核仁核糖体DNA基因的转录活动,对癌瘤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5)肿瘤的自动化诊断:是借以计算机图像加以分析手段,分析瘤细胞形态、大小、周径、染色质、核分裂以及瘤组织的厚度排列、基底膜的完整程度等,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恶性程度和癌前病变的客观指标等。

(6)原位核酸分子杂交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可检测细胞或组织内某些正常或异常DNA、RNA的定位,也可通过mRNA探索其相关DNA的表达和水平。

十一、内镜检查

内镜自1806年问世后,便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由于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管道脏器、体腔内的病变,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快速的发展,从内镜的形式、种类到应用技术都在不断完善。如从最初的硬式内镜到光导纤维胃镜,再到现在电子内镜及与现代高新技术结合的多种用途的内镜。在功能上,从最初能用肉眼直视到病变部位,到现在可以借助X线、超声波、微波、激光等,并导入计算机系统,使较小的病灶放大几十倍甚至更大倍数,并通过放大彩色电视图像记录、拍照和录像,还能对疑难病灶的早期组织在内镜中做活检,并送病理学检查,对于癌变组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某些肿瘤可用染色剂、荧光剂作观察,通过病灶部位显色差别和荧光显示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内镜虽然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善之处,并有许多禁忌证。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内镜的功能发挥,为了减少这些缺陷,专家们正在作着艰苦的努力,如超声内镜、内镜造影、内镜激光血卟啉衍生物探测、内镜下放射性核素检测等。都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临床常用内镜(检查)

肿瘤的内镜检查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内镜的种类也多种多样,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镜有以下几类。

1.消化系统 胃镜、胃十二指肠镜、食管镜、小肠镜、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等。

2.腹部外科 腹腔镜、胆管镜和经皮胆镜等。

3.妇产科 宫腔镜、阴道镜等。

4.泌尿科 膀胱尿道镜、肾镜、前列腺切除镜和输尿管镜等。

5.五官科 鼻咽镜、咽喉镜、动态喉镜和耳镜等。

6.胸外科 气管(支气管)镜、胸腔镜等。

7.骨科 关节镜。

8.神经科 脑室镜。

(二)常用检查方法

1.超声内镜(EUS) 可利用胃十二指肠内镜技术,将特制的超声探头安放到十二指肠后壁,避免了胃、肠管气体对超声的干扰,使超声探头更能接近胰腺,因此能检测出较小的早期胰腺癌,甚至1~2cm胰腺癌也能被发现。

2.内镜中造影 利用内镜把造影剂注入到食管黏膜下层,然后通过X线摄片,观察肿瘤侵犯食管壁的深度,能早期发现癌变组织,并能判断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3.内镜激光血卟啉衍生物(HPD)探测 利用肿瘤组织能较多地吸收HPD的特点,将紫色和蓝绿色激光通过内镜照射曾接受HPD的组织,使肿瘤组织显示荧光。此法在胃癌、肺癌及膀胱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4.内镜下放射性核素检查 在内镜检查时,将放射性核素如32 P的β射线等置入肿瘤及周围组织中,然后通过脉冲计测量放射性核素的分布剂量,以此来进行肿瘤的定位和鉴别良、恶性肿瘤。

十二、肿瘤的临床细胞学检查

临床细胞学检查是以组织学为基础,通过对获取的标本进行涂片,观察其组织碎片、细胞团块和单个细胞的结构、形态及细胞间的毗邻关系作为诊断标准。

临床细胞学又称细胞诊断学,主要包括脱落细胞学、针吸细胞学及分析和定量细胞学。其中脱落细胞学多用于痰液、尿液、阴道液、宫颈黏膜等标本的涂片和刮片。针吸细胞学多用于位于深部组织的肿瘤标本的获取,如肝、肾、卵巢、脑、肺、骨以及淋巴结、乳腺、唾液腺、甲状腺等处的肿瘤标本的获取。分析和定量细胞学主要用于获取标本较多如胸腔积液、腹水、尿液等时的细胞学检查。

临床细胞学检查可以简便、安全、准确、迅速的发现肿瘤细胞的结构、形态上的异型改变,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特别适应于健康人群的疾病普查及健康体检,对于某些肿瘤的早期症状,如阴道癌、宫颈癌、肺癌等的异常分泌物,及时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准确率很高。

临床细胞学诊断分级一般采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巴氏5级法。

1.Ⅰ级 未见异形或不正常细胞。

2.Ⅱ级 细胞学有异形但无恶性特征。

3.Ⅲ级 细胞学怀疑有恶性但证据不足。

4.Ⅳ级 细胞学高度怀疑为恶性。

5.Ⅴ级 细胞学肯定为恶性。

目前国外仍应用三级法进行分级:①找到癌细胞,肯定阳性。②发现难以确诊的异型细胞,不能肯定为癌细胞或高度异型细胞,定为可疑。③仅见正常或炎症变性细胞,阴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