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么跟创伤应激精神障碍沟通

怎么跟创伤应激精神障碍沟通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生与应激事件本身及个人的认知评估有关。应激相关精神障碍女性较为多见,青壮年患者居多。1.急性应激障碍 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如果应激源被消除,大多历时短暂,可在几天至1周内恢复,预后良好,一般在1个月内未缓解者,不做此诊断。病人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等多种症状。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

【流行病学】 少有相关报道资料。

【病因】 应激指能足以引起机体内稳态变化的较强烈的刺激。动物在应激状态下可出现战斗与逃跑、保守与退缩、出现转换动作或刻板动作等。

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生与应激事件本身及个人的认知评估有关。应激的来源包括婚姻家庭、职业(学业)、社会环境因素及个人特殊境遇等。

【病理】 无异常。

【临床表现】 应激相关精神障碍是在强烈应激事件作用下急剧出现的精神障碍,症状多反映应激事件内容,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预后较好。应激相关精神障碍女性较为多见,青壮年患者居多。战时发病率较平时高。本病病程一般较短,急性反应性精神病持续数小时至1~2周后可恢复正常。反应性抑郁和偏执可持续数月,但不超过6个月。预后良好,不导致精神衰退或人格缺陷,且很少复发。

一般认为,决定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生、临床表现与病程的因素有:生活事件、生活处境;社会文化特点;个体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生活态度、信念及当时的躯体功能状况等。①精神因素:精神因素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急剧的精神刺激因素常是使患者惊恐或其有威胁性意义的事件发生,如火灾、洪水、地震、车祸、亲人突然死亡及战时的轰炸、火器威胁、白刃搏斗等。持续的精神紧张、持久而沉重的内心矛盾和情绪负担,长期的隔离等亦可导致过度悲伤、沮丧和内心痛苦。精神因素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造成患者的强烈情绪反应,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其行为与思维受病理情感的支配而呈现出各种精神症状,甚至意识障碍。②性格特征:敏感、多疑、懦弱者易发病。③其他因素:在重病或慢性躯体疾病后、过度疲劳及女性的月经期、产褥期等躯体功能减退的情况下易发病;患者的内心冲突程度又与其心理社会背景(如文化教育程度、爱好、愿望、价值观念等)有关;有家族精神病遗传史者易发病。

应激相关精神障碍常见下面三种类型:

1.急性应激障碍 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立刻(一般在1h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大多历时短暂,可在几天至1周内恢复,预后良好,一般在1个月内未缓解者,不做此诊断。

病人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等多种症状。有意识障碍者可见定向障碍,注意狭窄,言语缺乏条理,有自发言语,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切,出现人格和现实解体,偶见冲动行为,事后部分遗忘。部分病人表现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激越,喊叫,过度乱动或情感爆发,话多,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部分病人表现为运动性抑制,情感迟钝、麻木,行为退缩,少语少动,近似亚木僵状态。大部分病人表现为上述症状的混杂,创伤性经历常因想象、考虑、梦境、闪回、触景生情等多种途径引发个体反复重新体验,而个体则对能勾起痛苦回忆的刺激尽量回避。病人常伴发失眠、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高度警觉和惊跳反应,运动不安等症状,而幻觉妄想罕见。

2.创伤后应激障碍 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对未来失去信心。少数病人可有人格改变或有神经症病史等附加因素,从而降低了对应激原的应对能力或加重疾病过程。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大多数病人1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

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如残酷的战争、被强暴、地震、凶杀等,常引起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暴露于这种精神创伤性情境的时间,接触或接近生命威胁情境的密切程度,人格特征、个人经历、社会支持、躯体心理素质等是影响病程迁延的因素。

其主要临床表现表现如下:

(1)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表现为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创伤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噩梦,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性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症状闪回),当面临类似情绪或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纪念日时,又产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

(2)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表现为难于入睡或易惊醒,注意力集中困难。激惹性增高,过分的心惊肉跳,坐立不安,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些相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等。

(3)持续回避: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事,避免参加或去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场所,对周围环境的普通刺激反应迟钝。情感麻木,与人疏远,不亲切,对亲人情感变淡,社会性退缩,兴趣爱好变窄,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计划,对创伤经历中的重要情节遗忘等。

3.适应障碍 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病程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随着事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者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

适应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也可出现一些适应不良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①以抑郁为主者表现为情绪不高,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责、无望无助感,可伴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其程度常较重性抑郁为轻,迟滞现象不明显,有激越性抑郁的特点。②以焦虑为主症者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可有心慌、呼吸短促、窒息感,有的病人则表现为抑郁、焦虑的混合状态。③以品行障碍为主症者常见于青少年,表现为一些品行障碍与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如逃学、斗殴、偷盗、说谎、物质滥用、离家出走,过早性行为等。④也有的表现为情绪和品行障碍共同存在,或仅表现为躯体不适、社会退缩、工作和学习能力受抑制为主的形式。

【诊断】

1.急性应激障碍

(1)症状标准: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

①有强烈恐惧的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

②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3)病程标准:有受刺激后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发病,病程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个月内缓解。

(4)排除标准:排除癔症、器质性精神障碍、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及抑郁症。

2.创伤后应激障碍

(1)症状标准:①遭受以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②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1项: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反复发生错觉、幻觉;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③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集中注意困难;过分地担惊受怕。④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加重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加重的地方;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选择性遗忘;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4)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等。

3.适应障碍

(1)症状标准:①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如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②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的作用。③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下列1项: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④存在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或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但不符合上述障碍的诊断标准。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1个月后,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1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4)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以及品行障碍等。

【治疗】 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对症治疗与心理治疗等。急性应激障碍病程早期及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的精神及情绪症状明显患者,应以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精神情绪症状、提高对应激事件的评估及处理能力等。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支持疏导、认知行为重建、精神分析等。

以下简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1.药物治疗 治疗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药、苯二氮类等。药物治疗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到病人的意愿,病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病人的健康状况、能否进入病人角色、病人功能丧失状况。对药物是否存在不信任感或耻辱感以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

2.心理社会治疗

(1)暴露疗法:有研究表明延迟性暴露和应激预防训练比单纯支持性劝说更有效。

(2)焦虑控制疗法:包括松弛训练、控制呼吸、良性想象、认知重组和娱乐技巧等。

(3)认知疗法。

(4)眼动和重复性脱敏。

【预后】 一般预后较好。病情恢复情况主要与应激事件本身、社会支持系统以及患者自身人格基础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