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良性流行性神经肌无力

良性流行性神经肌无力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今仍未发现病原体,亦无证据说明食物和饮水是本病的致病原。潜伏期可能为1周。患肢无力,但不存在真正的瘫痪。个别患者弛缓性瘫痪虽极严重,但腱反射仍保存,且极少出现阳性划足底征。个别病例可出现脊髓横贯性病变及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症状。颅面部及鼻咽部的灼痛常于早期出现,其他脑神经均可受累,尤以听觉和前庭功能障碍最多见。3.精神症状 轻者仅表现为神经症,重者则形成重型精神症。卧床休息可能有助于症状的缓解。

【流行病学】 世界各地均有流行,青年妇女发病率较高,但任何年龄均可患病,最多在女职工高度集中的医院及工厂内流行,散发病例少见。

【病因】 本病的病因和传播方式尚未明了,似乎是通过人的接触传染。至今仍未发现病原体,亦无证据说明食物和饮水是本病的致病原。疲劳、寒冷和经期等可能为诱致复发的因素。

【病理】 病理不明。

【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 多种多样,且多变化。潜伏期可能为1周。大多数病例在病前1~2周常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症状,包括喉痛、咳嗽、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可伴有低热及颈后淋巴结肿大,个别病例可有寒战和高热。

2.神经系统 头痛缠绵持久,用一般镇痛药不能解除。四肢、颈、背等处肌肉的疼痛和压痛是本病的突出症状,疼痛是短暂和游走性的。患肢无力,但不存在真正的瘫痪。个别患者弛缓性瘫痪虽极严重,但腱反射仍保存,且极少出现阳性划足底征。患者感周身疲惫无力,随意动作迟缓。少数患者在康复期中动作呈弹跳性,而出现锥体外系病变样的各种不随意动作。有的患者动作迟缓和动作过度交替出现。个别病例可出现脊髓横贯性病变及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症状。皮肤感觉过敏或感觉异常可突出,但往往不按照周围神经或神经根的分布,感觉丧失多甚轻微。颅面部及鼻咽部的灼痛常于早期出现,其他脑神经均可受累,尤以听觉和前庭功能障碍最多见。

3.精神症状 轻者仅表现为神经症,重者则形成重型精神症。患者多愁善感,轻微的外界压力或精神刺激就可引起焦虑、猜疑、恐惧、抑郁或癔症样发作。思维能力、记忆力和计算力等都可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夜间常失眠或多梦,言语增多或减少。

【辅助检查】

1.红细胞沉降率可正常或稍增高。

2.脑脊液大多正常,偶见淋巴细胞增多和轻度蛋白质增高。

3.电生理示阵发性正相尖波的动作电位发放,间歇期正常。

4.病原学检查阴性。

【诊断及鉴别诊断】

1.在女职工高度集中的团体中呈暴发性流行,青年妇女的发病率高。

2.症状繁多,主诉多而客观体征少。

3.脑脊液大多正常,偶见淋巴细胞增多和轻度蛋白质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可正常或稍增高。病毒学和细菌学的检查均正常,故不难与脊髓灰质炎鉴别。肌电图检查发现阵发性正相尖波的动作电位发放。

【治疗】 本病病因不明,故尚无特效疗法。对症疗法为主。卧床休息可能有助于症状的缓解。应避免受冻、潮湿、环境压力和精神刺激,多给患者精神上的鼓励,以解除不必要的顾虑,有计划活动可促进症状的缓解和减少复发。

【预后】 病程呈弛缓性,一次得病后可有多次复发和缓解,但预后良好,最后几乎痊愈,仅个别病例复发的症状可持续数月至数年,而于起病数年后仍残留神经征象或肌肉萎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