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聚六亚甲基胍

聚六亚甲基胍

时间:2023-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聚六亚甲基胍属于胍类消毒剂家族,近年来已进入消毒剂市场。聚六亚甲基胍属于低效消毒剂或抗菌药,对细菌繁殖体及脂质性病毒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对多种细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聚六亚甲基胍醇溶液可以用于外科手术前手消毒。聚六亚甲基胍属低毒性物质,在自然环境中可分解,对环境影响较小。聚六亚甲基胍对小鼠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

聚六亚甲基胍属于胍类消毒剂家族,近年来已进入消毒剂市场。目前市场很多皮肤、黏膜消毒剂或洗液内多含有聚六亚甲基胍及其衍生物,使用最多的是盐酸聚六亚甲基胍。

【理化性质】

盐酸聚六亚甲基胍为白色不定型粉末,易溶于水和醇,其水溶液为无色透明,久放可以变黄。原料及其水溶液无不良气味,性能稳定。分子式:C7H16N3Cl。

【杀菌作用】

聚六亚甲基胍属于低效消毒剂或抗菌药,对细菌繁殖体及脂质性病毒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对多种细菌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证明,用盐酸聚六亚甲基胍100~500mg/L作用15min,可杀灭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1 000mg/L可灭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但对真菌等抗力较强的细菌杀菌作用较差。用30~50mg/L可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在乙醇或异丙醇溶液中可明显增强聚六亚甲基胍杀菌效果,在70%乙醇中加入含量为2 000mg/L聚六亚甲基胍,可在3min内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一般在皮肤消毒剂中需要加入含量5 000mg/L聚六亚甲基胍的乙醇溶液或异丙醇溶液,可以达到快速杀菌作用并可以速干燥。

【消毒机制】

由于聚六亚甲基胍结构中的胍基具有很高的带正电性,而很多细菌菌体均带有负电性,致使其对微生物具有强烈的亲和力而起到杀菌或抑菌作用。另外,该化合物聚集在菌体易形成膜而造成微生物呼吸通道阻塞,影响微生物呼吸。

【消毒应用】

1.皮肤、黏膜消毒 市售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含量多为2 000~5 000mg/L,可用于皮肤卫生消毒和黏膜冲洗消毒。此类消毒剂使用最好为洗手消毒或反复擦拭消毒,可用预防肠道传染病卫生消毒。聚六亚甲基胍醇溶液可以用于外科手术前手消毒。

2.抗菌和清洁 含聚六亚甲基胍的洗液或其他制剂,适用于口腔黏膜冲洗和其他部位冲洗,可起到抗菌防病作用。

【毒性危害】

聚六亚甲基胍属低毒性物质,在自然环境中可分解,对环境影响较小。小鼠口服LD50>20g/kg,属于无毒级物质;含20g/L聚六亚甲基胍液体对皮肤无刺激性。亚急性毒性试验证明,使用浓度下对试验动物生长发育、血液学指标无影响,主要脏器病理学检查无异常发现。聚六亚甲基胍对小鼠嗜多染红细胞无致微核作用。

(杨华明)

参考文献

1 郭 强.洗必泰.见:薛广波主编.灭菌、消毒、防腐、保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87-290

2 陈春田,刘希真,刘育京,等.氯己定对4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抑制与杀灭作用.中国消毒学杂志,2000,17:112

3 Barett-Bee K,Newboult L,Edwards S.The membrane destabilizing action of the antibacterial agent chlorhexidine.FEMS Microbiol.Lett,1994,119:249

4 Faoagall JL,George N,Fong J,et al.Comparison of the antibacterial efficacy of 4%chlorhexidine gluconate and 1%triclosan handwash products in an acute clinical ward.AJIC,1999,27:320

5 Gardner JF,Gray KG.Chlorhexidine.In:Block SS.eds.Disinfection,sterilization,and preservation.Lea &Febiger,Philadelphia,1991:251-270

6 Ranganthan NS.Chlorhexidine.In:Ascenzi,J.M.eds.Handbook of disinfection and antiseptics.New York,NY,1996:235-264

7 Russell AD,Day MJ.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hlorhexidine.J.Hosp.Infect,1993,25:229

8 薛广波.医院消毒新方法.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21(1):57中一个长链是杀菌活性基团;②性能比较稳定,低浓度水溶液亦可长期储存;③均属于低效消毒剂,不能杀灭真菌、结核杆菌和细菌芽孢,亦不能灭活抗力强的病毒;④抑菌作用强大,在极低浓度下(10-6)仍可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其共同消毒机制是:①季铵盐分子可吸附到菌体表面,改变细胞渗透性,溶解损伤细胞使菌体破裂,胞内容物外流;②季铵盐类分子表面活性作用在菌体表面浓集,阻碍细菌代谢,使胞膜结构紊乱;③渗透到菌体内使蛋白发生变性和沉淀;④破坏细菌酶系统,特别是对脱氢酶类、氧化酶类的活性产生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