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真菌性肠炎是真菌在肠道过度孳生引起肠黏膜的炎症,常发生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抗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之后。近年来,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该病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疾病之一。大蒜素及中药灌肠疗法,全身与局部治疗兼顾,对真菌性肠炎疗效满意。真菌性肠炎治疗原则为停止原来应用的抗生素,如病情不允许,可减量或更换。灌肠中药多具有抗真菌作用,并注重辨证施治和整体调控,疗效均十分显著,临床上可选用之。

真菌性肠炎是真菌在肠道过度孳生引起肠黏膜的炎症,常发生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抗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之后。近年来,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该病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疾病之一。

1.大蒜素及中药灌肠治疗真菌性肠炎

【药物组成】 ①大蒜素注射液。②脾虚湿热证用抗霉1号方:苦参、金银花各15g,黄芩、龙胆草、葛根、白芍各10g,三七5g,黄芪20g。③脾虚寒湿证用抗霉2号方:白芷、藁本、葛根、白芍各10g,吴茱萸6g,丁香3g,黄芪20g,三七5g。④锡类散3支。

【治疗方法】 ①大蒜素注射液60mg加入5%GS500ml中静脉滴注,1/d,10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②中药灌肠:脾虚湿热证用抗霉1号方加锡类散3支;脾虚寒湿证用抗霉2号方加锡类散3支。以上二方,每日1剂,每晚睡前保留灌肠30min,10d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

【临床应用】 治疗12例,痊愈10例,好转2例,有效率100%。

【经验体会】 《景岳全书》“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说明慢性泄泻是脾虚生湿,运化失健所致。大蒜健胃解毒,静脉滴注治疗全身深部真菌感染。抗霉1号方、2号方共用黄芪温养脾胃,补气托毒生肌;三七止血活血、化瘀止痛;锡类散清热解毒、祛腐生新;当归柔肝止痛补血;葛根升阳止泻,现代报道葛根含多量淀粉,遇水膨胀而胶着,有缓解局部炎症作用;苦参、黄芩、金银花、龙胆草清利湿热;吴茱萸、丁香、白芷、藁本散寒祛湿。以上各药均有抗真菌作用。大蒜素及中药灌肠疗法,全身与局部治疗兼顾,对真菌性肠炎疗效满意。

2.白头翁煎灌肠及内服汤剂治疗真菌性肠炎

【药物组成】 ①白头翁煎:白头翁30g,地榆30g,苦参30g。②内服汤剂:党参、白芍、山药、槟榔各15g,白术12g,防风、乌梅各10g,陈皮6g。加减:有热象加刘寄奴、白头翁、秦皮、川连、地榆;气虚加黄芪;阳虚有寒加荜澄茄、肉桂、附子;湿重者加薏苡仁、泽泻;腹胀加大腹皮、枳壳、厚朴;久泻不止加诃子、罂粟壳。

【治疗方法】 ①白头翁煎剂,煎取150~200ml,以2~4层纱布过滤,取100~15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7d为1个疗程。②同时根据辨证加减内服汤剂,每日1剂。

【临床应用】 治疗18例,经治1~4个疗程,全部治愈。

3.苦参三黄汤灌肠治疗真菌性肠炎

【药物组成】 苦参三黄汤:苦参20g,黄连、黄芩、黄柏、苍术、秦皮、广陈皮各10g。

【治疗方法】 上药煮沸取液250ml保留灌肠,保留时间不得少于1h,2/d,疗程4~8d。对脾胃虚弱者加服参苓白术散;脾肾阳虚者加服四神丸加减。

【临床应用】 治疗34例,痊愈2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94.1%。

【经验体会】 真菌性肠炎为脾虚湿滞,虚实杂夹。由于本病来势不甚急迫,常不被重视。一旦觉察,又当作一般肠道感染使用抗生素,结果贻误病情。苦参、秦皮、三黄等药物灌肠直接杀灭真菌,效果好。

真菌性肠炎治疗原则为停止原来应用的抗生素,如病情不允许,可减量或更换。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氟康唑等。应用药物灌肠治疗,疗效确切。灌肠中药多具有抗真菌作用,并注重辨证施治和整体调控,疗效均十分显著,临床上可选用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