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年来腰骶部疼痛明显加重。续服前方40余剂,病情趋于稳定。其治当温阳散寒,通利关节。

【歌诀】 

仲景甘草附子汤,白术桂枝痹证方,

骨节烦痛近之剧,温阳散寒除湿当。

【方药】 甘草炙,二两(6g),附子炮,去皮,破,二枚(10g),白术二两(6g),桂枝去皮,四两(12g)。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功效】 温阳散寒,通利关节。

【学用导读】 运用甘草附子汤,一要重视服药方法,二要重视随证加味用药。

【中医辨证】

1.阳虚骨痹证 骨节疼痛,掣疼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受凉加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或身微肿,舌淡,苔薄,脉沉或弱。

2.用方思路 本方是主治阳虚骨痹证的基础方,以治疗脾胃寒湿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3.病变证机 阳气虚弱,不能温养,寒湿浸淫,肆虐内外,骨节筋脉痹阻,以致阳虚骨痹。

4.审证要点 骨节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或受凉加剧、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涩或沉紧。

5.随证加减用药 若湿盛者,加羌活、独活、川芎,以胜湿行气理血;若寒甚者,加川乌、麻黄,以温阳散寒止痛;若气虚者,加黄芪、人参,以益气固表。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神经疼痛等,还可辅助治疗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

【医案助读】 姚某,男,33岁。4年前因腰骶部沉重疼痛渐渐加重,经CT检查,提示双侧骶髂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变窄并见部分融合,检查ESR 29mm/h,CRP 89mg/L,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1年来腰骶部疼痛明显加重。刻诊:腰部、双髋关节、脚跟疼痛,胸胁不舒,受凉加重,行走不便,困倦乏力,手足不温,舌淡红,苔薄略黄,脉沉。辨为阳虚骨痹证。方用甘草附子汤加味:附子10g,白术6g,桂枝12g,炙甘草6g,麻黄10g,生川乌6g,生草乌6g,黄芪24g,白芍24g,地龙12g。6剂,1日1剂,水煎服。二诊:腰胯诸疼痛减轻,手足转温。续服前方40余剂,病情趋于稳定。复查ESR 14mm/h,CRP 6.0mg/L。之后,将前方改汤剂为散剂,每日服3次,每次6g,以巩固治疗效果。

诊治提示:西医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中医根据病变部位在骨节,如受凉加重、困倦乏力、手足不温辨为阳虚,以此用甘草附子汤温阳益气,散寒止痛,加麻黄散寒通络止痛,生川乌、生草乌逐寒止痛,黄芪益气固表,白芍益血缓急止痛,地龙通络止痛。方药相互为用,以温阳散寒,益气补血,通络止痛。

【方证研究】 风寒湿侵袭骨节,阻滞经气血脉,则骨节疼痛,掣疼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受凉加重;阳虚不能固护于外,则汗出;气虚不能温养,则短气;阳虚不能气化水津,则小便不利;水气充斥于外,则身微肿;舌淡,苔薄,脉沉或弱,均为阳虚寒湿之征。其治当温阳散寒,通利关节。方中附子温阳通经,散寒止痛;桂枝温通血脉,通利关节;白术健脾和胃,生化气血,除寒燥湿;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抗风湿、抗炎、抗惊厥、镇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证慎用本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