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
葶苈大枣泻肺汤,支饮喘息不得卧,
面目水肿胸满胀,肺痈支饮证把握。
【方药】 葶苈子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二十枚(10g),大枣十二枚(仲景方中大枣无剂量,本书引用剂量源于《千金要方》《外台秘要》)。
【用法】 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功效】 清肺泻热,益肺平喘。
【学用导读】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药组成仅有2味,临证时最好与麻杏石甘汤合方应用。合方既能增强主治肺热证,又能增强主治肺痈酿脓证。
【中医辨证】
1.肺痈酿脓证 咳嗽,气喘,或喘不得卧,胸满,胸痛,或壮热不寒,汗出烦躁,咳吐浊痰,痰夹腥臭,或咯吐脓血,咽燥,或渴或不渴,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或滑数。
2.用方思路 本方既是主治肺痈酿脓证的基础方,又是治疗肺痈水逆热证(全身水肿,胸胀胸满,咳嗽,气喘,喉中痰鸣迫寒,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舌红,苔黄,脉数或沉紧)、肺支饮热证(咳嗽,气喘,胸满,不能平卧,甚则倚物呼吸,痰多呈泡沫状,面目水肿,舌红,苔黄腻,脉弦)的基础方。
3.病变证机 邪热侵袭于肺,肺气既不肃降,又不通调水道,以致痰热灼肺,浊气上逆。
4.审证要点 咳嗽、气急、咳吐浊痰夹腥味或咯吐脓血、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5.随证加减用药 若肺热盛者,加石膏、知母,以清泻肺热;若痰多气急者,加鱼腥草、桑白皮,以泻肺止逆;若热结便秘者,可加芒硝、大黄,以清泻热结。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间质纤维化,肺结核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风湿性心脏病、渗出性胸膜炎、渗出性胸腔积液及水肿等。
【医案助读】 医案助读见“麻杏石甘汤”。
【方证研究】 邪热侵袭于肺,肺气逆乱于上,则咳嗽气急;浊气壅滞,胸中气机不利,则胸满,胸痛;邪热蕴结不解,既充斥于外又盛于内,则壮热不寒;邪热迫津外泄,则汗出;热盛于内而扰于心,则烦躁;肺热内盛,痰热,灼腐脉络而为痈,则咳吐浊痰,痰夹腥味,或咯吐脓血;气机壅滞,浊热肆虐,则喘不得卧;肺热上灼于咽,则咽燥;热伤阴津,则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或滑数,均为肺痈酿脓之征。其治当清泻肺热,平喘下气。方中葶苈子泻肺降逆,利水消痰,行皮间水气而消肿;大枣补益中气,助脾益肺。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强心利尿、镇咳平喘、抗炎、抗菌等作用。
【使用禁忌】 肺痈寒证慎用本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