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汤)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张仲景设麻黄附子甘草汤是主治表里兼证,但在临床中合理运用本方则能主治阳虚证。如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主治心动过缓属心阳虚证,方中甘草用量要大于麻黄,或加益气助阳药,则能使麻黄发散通阳而不损伤阳气。方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麻黄6g,炙甘草6g,附子5g,龙骨12g,牡蛎12g,红参10g。以此选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温补心阳,加龙骨、牡蛎重镇安神,红参益心气、安心神。

【歌诀】 

麻黄附子甘草汤,温补阳气能解表,

太阳伤寒阳虚证,心肾水气亦能调。

【方药】 麻黄去节,二两(6g),甘草炙,二两(6g),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5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 温补阳气,解表散邪。

【学用导读】 张仲景设麻黄附子甘草汤是主治表里兼证,但在临床中合理运用本方则能主治阳虚证。如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主治心动过缓属心阳虚证,方中甘草用量要大于麻黄,或加益气助阳药,则能使麻黄发散通阳而不损伤阳气。

【中医辨证】

1.太阳伤寒证与阳气不足证相兼 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心悸,或胸满,或腰酸腿软,或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

2.用方思路 本方既是主治太阳伤寒证与心肾阳气不足证相兼的基础方,又是治疗心肾阳虚水气证(身重而少气,心烦,心悸,甚则身躁,不得卧,或喘,或阴肿,舌淡苔薄白,脉沉或脉迟)的基础方,并能主治心阳虚证。

3.病变证机 风寒乘机侵袭太阳营卫,心肾阳气不足而寒气内生,以此而演变为卫闭营郁,心肾阳虚,或水气内生。

4.审证要点 发热、恶寒、心悸、无汗、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5.随证加减用药 若心悸者,加人参茯苓,以益气止悸;若头痛者,加桂枝、白芷,以通经散寒止痛;若心烦不安,加龙骨、牡蛎,以重镇安神。

【西医辨病】 本方可用于治疗西医临床中的心动过缓、心肌缺血、风湿性心脏病等。只要符合其主治病变证机,也可加减运用,辅助治疗如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等。

【医案助读】 胡某,女,65岁。10年前因心悸、胸闷、气短而做心电图检查,脉搏52次/分钟,诊断为心动过缓。近因心悸、胸闷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胸中畏寒,心悸,气短,乏力,胸闷,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迟弱。辨为心阳虚弱证。方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麻黄6g,炙甘草6g,附子5g,龙骨12g,牡蛎12g,红参10g。6剂,1日1剂,水煎2次,合并,分3次服。二诊:胸中畏寒好转,心悸减轻,又以前方30余剂治疗,诸证悉除,脉搏65次/分钟。随访2年,一切尚好。

诊治提示:根据胸中畏寒辨为阳虚,又因心悸、胸闷、脉迟弱辨为心阳虚。以此选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温补心阳,加龙骨、牡蛎重镇安神,红参益心气、安心神。方药相互为用,以温阳益气安神。

【方证研究】 风寒乘机侵袭营卫,营卫受邪,正邪斗争,则发热;卫气固护不及,则恶风寒;腠理因寒凝而闭塞,则无汗;心阳虚弱而不能温煦,则心悸;阳虚而寒气浸淫于胸,则胸满;阳虚而不能温暖于下,则腰酸腿软;阳虚气化不及,则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均为阳虚阴寒之征。其治当温补阳气,解表散邪。方中麻黄发汗解表,温阳散寒,行水散水;附子温煦阳气,温化水气;甘草益气和阳,辛甘化阳补阳。

现代药理学研究:本方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镇痛等作用。

【使用禁忌】 太阳中风证与阳虚证相兼者慎用本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