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身上背着蝌蚪的蟾蜍

身上背着蝌蚪的蟾蜍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侧迷路功能丧失,可使肌紧张协调发生障碍,失去维持正常姿势与平衡的能力,由于迷路功能消失所引起的眼外肌肌紧张障碍还会发生眼球震颤。约10min后,用手握住动物后肢,观察动物头部位置,颈部、躯干两侧及四肢的肌紧张度、眼球震颤等变化,注意变化是发生在迷路功能健侧还是功能消失一侧。任其自由活动时,可见动物向消除迷路功能一侧做旋转运动或滚动。副蝶骨左右两侧的横突,即迷路所在部位。

【目的】 观察迷路在调节肌张力,维持机体姿势中的作用。

【原理】 内耳迷路由耳蜗、前庭和半规管3部分组成,后两部分合称为前庭器官,前庭器官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兴奋时能反射性调节肌紧张,维持机体的平衡与姿势。一侧迷路功能丧失,可使肌紧张协调发生障碍,失去维持正常姿势与平衡的能力,由于迷路功能消失所引起的眼外肌肌紧张障碍还会发生眼球震颤。

【材料】 豚鼠和(或)蟾蜍;外科手术器械一套;滴管,棉球,硼酸海绵,探针,水盆,纱布;氯仿,乙醚

【方法】

1.消除豚鼠一侧迷路功能 先观察豚鼠活动情况,然后将豚鼠侧卧,拽住上侧耳郭,用滴管向外耳道深处滴入氯仿2~3滴,握住动物片刻,避免挣扎,使氯仿通过渗透作用于半规管,消除其感受功能。约10min后,用手握住动物后肢,观察动物头部位置,颈部、躯干两侧及四肢的肌紧张度、眼球震颤等变化,注意变化是发生在迷路功能健侧还是功能消失一侧。任其自由活动时,可见动物向消除迷路功能一侧做旋转运动或滚动。

2.破坏蟾蜍一侧迷路 选用水中游泳姿势正常的蟾蜍,乙醚麻醉后,用纱布包住蟾蜍的躯干及四肢,腹部向上,令其张口,用手术刀或剪刀在颅底口黏膜横切一刀,分开黏膜,可见“十”字形的副蝶骨。副蝶骨左右两侧的横突,即迷路所在部位。将一侧横突骨质削去一部分,可见粟粒大小的小白丘,此即为迷路,用探针刺入小白丘深约2mm,破坏迷路。数分钟后,观察蟾蜍静止和爬行的姿势以及游泳的姿势。可见蟾蜍头部、躯干均歪向迷路一侧。

【观察项目】

1.豚鼠一侧迷路破坏前后,动物头部位置,颈部、躯干两侧及四肢的肌紧张度,眼球震颤等的变化。

2.破坏蟾蜍一侧迷路前后,蟾蜍静止和爬行的姿势以及游泳姿势的变化。

【注意事项】

1.选择健康、对称运动好、两眼无残疾的动物。

2.破坏或麻醉迷路前应认真观察动物的姿势、状态及运动情况。

3.氯仿是一种高脂溶性全身麻醉剂,不可滴入过多,以免造成动物死亡

4.蟾蜍颅骨板薄,损伤迷路时部位要准确,用力适度,勿损伤脑组织。

思考题

1.何为前庭器官,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2.破坏动物一侧迷路后,头及躯干状态有哪些变化?为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