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细支气管炎宝宝怎么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宝宝怎么治疗

时间:2023-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以6个月内的婴儿最为多见,是此年龄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毛细支气管梗阻严重时,呼吸音明显减低或消失。有结核接触史或家庭病史,结核中毒症状,PPD试验阳性,可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鉴别。百日咳发生喘憋时需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鉴别,典型的痉咳、鸡啼样吸气性吼声、白细胞计数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菌培养百日咳鲍特杆菌阳性可鉴别。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以6个月内的婴儿最为多见,是此年龄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以呼吸急促、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为病毒感染,50%以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其他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亦可引起,RSV是本病流行时惟一的病原。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多为散发性,也可成为流行性。发病率男女相似,但男婴重症较多。早产儿、慢性肺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高危人群。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症状:①2岁以内婴幼儿,急性发病。②上呼吸道感染后2~3d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咳嗽和喘憋同时发生,症状轻重不等。③无热、低热、中度发热,少见高热。

(2)体征:①呼吸浅快,60~80/min,甚至100/min以上;脉搏快而细,常达160~200/min;②鼻扇明显,有三凹征;重症面色苍白或发绀。③胸廓饱满呈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听诊呼气相呼吸音延长,呼气性喘鸣。毛细支气管梗阻严重时,呼吸音明显减低或消失。喘憋稍缓解时,可闻及弥漫性中、细湿啰音。④因肺气肿的存在,肝脾被推向下方,肋缘下可触及。合并心力衰竭时肝脏可进行性增大。⑤因不显性失水量增加和液体摄入量不足,部分患儿可出现脱水症状。

2.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肺气肿(肺野清晰,透亮度增加),约1/3的患儿有肺纹理增粗及散在的小点片状实变影(肺不张或肺泡炎症)。

(2)病原学检查:可取鼻咽部洗液做病毒分离检查,呼吸道病毒抗原的特异性快速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都可对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佐证。

【诊断中的临床思维】

1.患儿年龄偏小,在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的发作性喘憋,体检及X线检查在初期即出现明显肺气肿,故与其他急性肺炎较易区别。但本病还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婴幼儿哮喘:婴儿的第一次感染性喘息发作,多数是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当喘憋严重时,毛细支气管接近于完全梗阻,呼吸音明显降低,此时湿啰音也不易听到,不应误认为是婴幼儿哮喘发作。如有反复多次喘息发作,亲属有变态反应史,则有婴幼儿哮喘的可能。婴幼儿哮喘一般不发热,表现为突发突止的喘憋,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对支气管扩张药及皮下注射小剂量肾上腺素效果明显。

(2)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年龄多见于1~3岁幼儿,常继发于上感之后,多为低至中等度发热,肺部可闻及较多不固定的中等湿啰音、喘鸣音。病情多不重,呼吸困难、缺氧不明显。

(3)粟粒性肺结核:有时呈发作性喘憋,发绀明显,多无啰音。有结核接触史或家庭病史,结核中毒症状,PPD试验阳性,可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鉴别。

(4)可发生喘憋的其他疾病:如百日咳、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吸入异物等。

①因肺脏过度充气,肝脏被推向下方,可在肋缘下触及,且患儿的心率与呼吸频率均较快,应与充血性心力衰竭鉴别。

②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一般多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开始,此点可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吸入异物等鉴别。

③百日咳为百日咳鲍特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目前我国百日咳疫苗为计划免疫接种,发病率明显下降。百日咳典型表现为阵发、痉挛性咳嗽,痉咳后伴1次深长吸气,发出特殊的高调鸡啼样吸气性吼声俗称“回勾”。咳嗽一般持续2~6周。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采用鼻咽拭子法培养阳性率较高,第1周可达90%。百日咳发生喘憋时需与急性毛细支气管炎鉴别,典型的痉咳、鸡啼样吸气性吼声、白细胞计数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菌培养百日咳鲍特杆菌阳性可鉴别。

2.病毒血清学诊断 对临床治疗帮助不大,恢复期血清滴度仅能作为回顾性诊断。病毒分离是特异性诊断方法之一,标本取鼻咽洗液比鼻咽拭子好。免疫荧光法测定鼻咽分泌物可快速确定致病原。

3.X线胸片 除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肺气肿征象外,如有小的点片状阴影,提示肺泡也明显受累。

【治疗】

1.对症治疗 吸氧、补液、湿化气道,镇静、控制喘憋。

2.抗生素 考虑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应想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其他院内感染病菌的可能。对继发细菌感染的重症患儿,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3.并发症的治疗 及时发现和处理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心力衰竭及呼吸衰竭。并发心力衰竭时应及时采用快速洋地黄药物,如毛花苷C。对疑似心力衰竭的患儿,也可及早试用洋地黄药物观察病情变化。

4.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中药双黄连。

(1)利巴韦林:常用剂量为每日10~15mg/kg,分3~4次。

(2)中药双黄连:北京儿童医院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的研究表明,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特异治疗

(1)静脉用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球蛋白(RSV-IVIG):在治疗RSV感染时,RSV-IVIG有两种用法:①一次性静脉滴注RSV-IVIG 1 500mg/kg;②吸入疗法,只在住院第1天给予RSV-IVIG制剂吸入,共2次,每次50mg/kg,约20min,间隔30~60min。两种用法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鼻咽分泌物中的病毒含量。

(2)RSV单克隆抗体:用法为每月肌内注射1次,每次15mg/kg,用于整个RSV感染季节,在RSV感染开始的季节提前应用效果更佳。

【治疗中的临床思维】

1.要点 该病最危险的时期是咳嗽及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h。主要死因是过长的呼吸暂停、严重的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严重脱水。病死率为1%~3%。

2.并发症

(1)监测心电图、呼吸和血氧饱和度,通过监测及时发现低氧血症、呼吸暂停及呼吸衰竭的发生。一般吸入氧气浓度在40%以上即可纠正大多数低氧血症。当患儿出现吸气时呼吸音消失,严重三凹征,吸入氧气浓度在40%仍有发绀,对刺激反应减弱或消失,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应考虑做辅助通气治疗。病情较重的小婴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需做血气分析。约1/10的病人有呼吸性酸中毒。

(2)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因缺氧、烦躁而导致呼吸、心跳增快,需特别注意观察肝脏有无在短期内进行性增大,从而判断有无心力衰竭的发生。小婴儿和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发生心力衰竭的机会较多。

(3)过度换气及液体摄入量不足的患儿要考虑脱水的可能。观察患儿哭时有无眼泪,皮肤及口唇黏膜是否干燥,皮肤弹性及尿量多少等,以判断脱水程度。

3.抗病毒治疗

(1)利巴韦林是于1972年首次合成的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最初的研究认为,它在体外有抗RSV作用,但进一步的试验却未能得到证实。目前美国儿科协会不再推荐常规应用这种药物,但强调对某些高危、病情严重患儿可以用利巴韦林治疗。

(2)RSV单克隆抗体是第一个用于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人类单克隆抗体,于1998年开始在临床应用。它能够特异性地结合RSV的抗原决定簇,中和病毒并抑制其复制。多中心、双盲、随机试验研究表明,在冬春季节给高危婴儿(即早产儿、原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或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原发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患儿)30d1次RSV单克隆抗体肌内注射(15mg/kg)共5个月,可使因RSV感染而住院的患儿数、住院患儿的中、重度症状持续天数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

4.细菌感染及抗生素 细菌性合并症不常见。常规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影响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程。对RSV或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明确的可不使用抗生素。但如缺乏诊断RSV或其他病毒的诊断手段,在小婴儿或病情较重的患儿应使用抗生素。对继发细菌感染的重症患儿,应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5.支气管扩张药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1)支气管扩张药:过去认为支气管扩张药对毛细支气管炎无效,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用β受体兴奋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一定的效果。综合多个研究表明,肾上腺素为支气管扩张药中的首选药。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长期以来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争议仍然存在,目前尚无定论。但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对毛细支气管炎的复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疗效分析

(1)病程:一般为5~15d。恰当的治疗可缩短病程。

(2)病情加重:如果经过合理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应考虑以下方面:①有无并发症出现,如合并心力衰竭者病程可延长;②有无先天性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③小婴儿是否输液过多,加重喘憋症状。

7.预后 预后大多良好。婴儿期患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易于在病后半年内反复咳喘,随访2~7年有20%~50%发生哮喘。其危险因素为过敏体质、哮喘家族史、先天小气道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