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吸引力法则吸引一个人

吸引力法则吸引一个人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际吸引的接近点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空间接近 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所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成为知己,特别是在交往的初期更是如此。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能有效避免挫伤双方情感的行为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志趣相投、性格特点相似、态度观点一致或价值取向相同,就容易相互吸引,结成“知己”。4.困境互助 患难识知己,逆境见真情。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和人际交往的经验,可将人际吸引的规律概括如下。

(一)接近吸引律

接近吸引律是指交往双方存在着诸多的接近点,这些接近点能够缩小相互之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因此彼此之间容易相互吸引。人际吸引的接近点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空间接近 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所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成为知己,特别是在交往的初期更是如此。比如,学生在排定座位后,同座的和邻座的同学就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因而多半能够互相吸引,成为好朋友。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草木早逢春”,实际上都说明了时空上的接近点是人际吸引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是,现代化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人际空间距离拉近,因此,邻近性吸引的形式将会发生一些变化。另外时间上的接近,如同龄、同期毕业、入伍、入厂等,也易在感情上相互接近产生相互吸引。

小资料

婚姻的启示

许多人认为“千里姻缘一线牵”是最美满的,然而,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于20世纪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 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1/3的夫妇,婚前住在五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这是由于空间距离接近,可能经常接触,具有彼此了解的机会,故吸引力增大,在交往中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经常接触相互了解,双方可预测对方在不同情况下的情绪反应、推测对方将采取的行为方式。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能有效避免挫伤双方情感的行为方式。

但是,接近性这个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将越来越少,尤其是当交往者双方的关系紧张时,空间距离越接近,彼此的反应会越消极。

2.观点、态度接近 通常年龄、性别、社会背景、教育水平、职业、经济收入等方面的相似性都会影响到个体间的相互喜欢。在相似性的诸多因素中,观点、态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人们更容易喜欢那些对社会上重大事件的看法与自己比较一致的人,在感情上更加融洽的人。纽康姆(T.Newcomb,1961)曾对相似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彼此相似的人如果相互接触的机会较多的话,则增进彼此的喜欢,不相似的人如果彼此接触很多的话,仍然难以改变他们彼此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志趣相投、性格特点相似、态度观点一致或价值取向相同,就容易相互吸引,结成“知己”。我们平时说的“情投意合”、“惺惺相惜”、“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等都说明了相似的人易结交成友。

为什么观点态度、个性相似的人易相互吸引呢?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解释为,人人都具有自我评价的倾向,而他人的认同,是支持自己评价的有力依据,具有很高的酬偿和强化力量,因而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发现彼此之间“英雄所见略同”,便会油然而生“好汉爱好汉”的情感。

3.职业、背景接近 专业、国籍、民族、经历接近的人,易找到共同的语言,缩短相互的距离,因而相互吸引。古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的就是这层意思。如,我们到某地出差办事,在谈公务时偶尔得知双方曾同在一单位工作过,或认识同一个朋友,或是参加过某一活动……双方立刻感觉到亲近,再谈起公事来,不再打官腔,而是诚恳交往了。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与他人初次交往时,应多谈些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努力寻找双方的接近点和共鸣点,以深化关系,促进交往。

(二)互惠吸引律

如果交往的双方,能够给对方带来收益、酬偿,就能增加相互间的吸引。一般来说,估计得到报偿的概率越大,吸引力就越大;收益与付出的比值越大,吸引力就越大;越接近预期的报偿,吸引力就越大。互惠互酬吸引力表现在人的一切交往活动中,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感情互慰 是指交往的双方,都以自己的表情、言语动作给他人带来愉快的感情体验,从而增加相互吸引。在交往中,如果一方真情实意,另一方却怀有戒心,则使对方产生失信之感,而造成心理隔阂。正如宋代人程颐所说:“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

2.人格互尊 每个正常的人都有得到他人尊重、信任、认可的需要。因此,真诚地尊重他人,是获得他人尊重的最佳方法。

3.目标互促 人们之间的交往如果有助于双方有关目标的实现,则双方的吸引力就能增强。如通过行为接触和思想交流,彼此感到受益匪浅,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那么交往的水平就会提高。这就需要培养自己成为博学识广的人,以便使与你交往的人有所受益。

4.困境互助 患难识知己,逆境见真情。当一个人遇到坎坷,碰到困难,遭到失败时,往往对人情世态最为敏感,最需要友谊和帮助。如果对朋友的困难冷漠麻木,小气吝啬,或者怕引起非议、麻烦,就必然使对方产生失望之感、怨恨之情而中止交往。

5.过失互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再善良的人也有失足失嘴而伤害他人的时候,因此,当他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说了伤害自己的话时,也应以宽宏大度的态度去谅解。只有自己不恤小耻,不拘小谅,才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互惠吸引力还表现在物质上的“礼尚往来”,利益上的“欲取先予”,道义上的“知恩图报”等方面。互惠吸引律启示我们,要增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必须在同他人来往时,尽力使自己的付出大于收益,使自己的言行给他人带来愉快和好处。

(三)互补吸引律

当双方的个性或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社会心理学家西保和凯利认为:两人相处,对双方都有助益(互补),或彼此都有友好的意愿(相悦),或彼此发现有类似的态度(相似)时,两人的交互关系就有继续维持的可能。

1.互相补偿的范围 包括能力特长、人格特征,需要利益、思想观点四个方面。一般说来,具有下列一些互相对应的个性和风格的人较容易结成互补关系的伙伴:外向型与内向型;阳刚型与阴柔型;自信自强型与优柔寡断型;倔强型与柔顺型;支配型与依赖型;独立型与顺从型。在工作中我们可看到主观武断与耐心、思维周密的人配合工作时,由于能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就易相互吸引,团结合作;在生活中也常发现急躁型与耐心随和型成为好朋友;活泼健谈的人与沉默寡言者易结成亲密伙伴;郎才与女貌、男刚与女柔是异性伴侣结合的典型类型,这是因为双方的个性倾向和行为特征正好都满足了对方需要。

2.互补产生人际吸引的原因 人们都有追求自我完善的倾向,当这种追求个人无法实现时,便会设法从他人身上获得补偿,以达到个人需要的满足。

表面上看,互补与接近相似是矛盾的,但事实上二者有时是协同的。在许多情况下,互补是建立在态度与价值观一致的基础上,相似与互补获得了协同。如支配型的男性与依赖型的女性结成的互补型婚姻,就可能同时有相似性吸引关系在其中起作用:双方对婚姻和丈夫与妻子角色的理解很可能是相似的或一致的,都认为应该夫唱妇随。这样,双方的支配与服从,实际上都是在有效地履行自己在婚姻中的角色。

(四)诱发吸引律

诱发吸引律是由自然的或人为的某一因素而引发的吸引力。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人们受到某种诱因的刺激,而这种刺激正是投其所好,就会引起对对方的注意和交往兴趣,从而相互吸引。诱发的因素和形式大致有自然诱发、蓄意诱发、情感诱发等。

1.自然诱发 指由人的外貌、气质、风度等自然因素而诱发的吸引力。人们在交往中对外貌有一种特别的注意力,并且容易使人产生好的印象。在初次交往时,一个人如五官清秀、举止从容、风度优雅大方、衣着整洁得体,就会对他人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美貌在异性之间更能引起相互吸引。外貌美产生吸引力的原因是因为爱美是人的天性,美的外貌、风度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构成一种美的酬偿。

小资料

丘吉尔靠什么声名大振

据说曾担任过英国首相的丘吉尔,第一次出席议会时,为了充分引起大家的注意,树立自己的形象,不顾新议员首次出席会议不许发言的规定,精心准备演说,并反复推敲背诵,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结果他以字字如珠的绝妙演说,使众议员拍案叫绝,不仅忘记了新议员没有发言权的规定,而且声名大振。

语言美和气质美是比外貌美更使人产生美感的东西。谁都体验过委婉、动听的语言给人带来的美感,也都体验过恶语对人的伤害。气质美则是更深层次的美,它是建立在内在基础上的美。纵然一个人有好的外貌,但如果没有内在的美,也不会有气质美。气质美在很多时候可以弥补外貌的不足,甚至可以取代外貌而在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2.蓄意诱发 指有意识地设置某些刺激因素,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和兴趣,从而产生吸引力。如出席某种宴会,可以通过得体适宜的打扮、妙语惊人的谈吐、风趣幽默的故事等增强自己的吸引力。

(五)光环吸引律

光环吸引律是指一个人在能力、特长、品质等某些方面比较突出,或社会知名度较高,于是这些积极的特征就像光环一样使人产生晕轮效应,感到他一切品质特点都富有魅力,从而愿意与他接近交往。光环效应吸引律最突出体现在能力、成就和品格等方面。

1.品质吸引 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外在的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交往者的内在品质却变得越来越重要。安德森(Anderson N·H,1968)曾向100名大学生展示了表现性格的555个形容词的词表,询问大学生对各种性格的人的喜欢或厌恶程度,让他们对各个词进行评价,并按照自己对它们的喜欢程度排出顺序。结果发现,真诚、幽默、热情开朗、有涵养、礼貌、有能力、聪明等,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其次才是外表的特点,比如容貌、体形、服装等因素。

2.能力吸引 人们一般都喜欢聪明能干的人,而讨厌愚蠢无知的人。这是因为人人都有一种寻求补偿、追求自我完善的欲望。与聪明能干的人交往,或许在某些问题上得到帮助。另外,聪明精干的人说话办事恰到好处,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酬偿。是不是人越聪明越能干,就越招人喜欢呢?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极其聪明能干的人,会使他人产生屈尊感,从而敬而远之,降低了吸引力。如果一个英雄或伟大人物偶尔暴露一些小缺点,或者遭受一些小的挫折,则会更招人喜欢。

3.性格吸引 在人际交往中要给人以热情、温暖的感觉,即在对人、事、物有正向的态度,表现出喜欢、欣赏、赞同。阿希等人的实验还表明,“热情”是吸引他人的核心特征,对人际印象的形成产生强烈的影响。如在形容某人的七个形容词中有“冷淡”一词,那么,只有约10%的人相信这个人是宽宏大量的或风趣的。如果用“热情”代替“冷淡”的话,那么就有90%的人将他描绘成是宽宏大量的,75%的人将其描绘成是风趣的。这是因为,热情待人的态度,是对对方喜欢、接纳、尊重的表示,使人感到温暖、愉快,因而易受到他人喜欢。

4.名望吸引 社会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交际现象,有些人具有某种专长或知名度较高,引起许多人的倾慕和追求。这种因能力、特长、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突出而产生的声望使人产生崇敬心理,并进而乐于接近和建立交际关系,产生光环吸引力。常言说:“名望是一种强有力的催欲剂”,“名星崇拜”现象就是这个原理的例证。

了解人际吸引的主要规律,可以帮助医务人员选择合适的交往对象,调整人际交往的方式,例如,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表现自己的特长,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可以提高自身的人际吸引力,获得人际交往的主动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