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草麻黄汤证

甘草麻黄汤证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方属发汗散水剂,所以,服后要求多盖被子以保暖,促使发汗,汗出后还应注意避风寒,以免外邪乘虚而入。 甘草麻黄汤证与越婢加术汤证,皆为水气病之皮水证。甘草麻黄汤证与防己茯苓汤证,皆为不挟热之皮水证,前者表实无汗;后者四肢肿,聂聂动,临床表现不同,亦当同中求异。家属未能同意,改求中医。

【证象】 皮水:一身面目肢体水肿,按之凹陷没指,小便不利,伴无汗,脉浮。

【证质】 水溢腠理,内无里热。

按:本方证为皮水偏表证。脾运失调,肺失通调,水湿内停,外溢于皮肤之里,肌腠之间,故见一身面目肢体水肿,按之凹陷没指,肌腠俱为水气所壅,腠理闭塞,故无汗而脉浮,以其里无郁热,所以,没有心烦口渴,发热等里热见证。

【证治】 温化水邪,发散水气。

【证方】 甘草麻黄汤方(图13-3):

图13-3 甘草麻黄汤结构示意图 (单位:克)

用以上2味,以水5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再入甘草,煎取200毫升,去渣。每服100毫升,早、晚饭后各l次。

按:此方重用麻黄辛温发汗以散水,宣畅肺气以行水;辅以甘草健脾和中以制水。两药相合,上宣肺气,中助土气,外行水气,可使腠理开,肺气畅,脾运健,而水由汗泄,水肿可消。此方属发汗散水剂,所以,服后要求多盖被子以保暖,促使发汗,汗出后还应注意避风寒,以免外邪乘虚而入。

【类证辨析】 甘草麻黄汤证与越婢加术汤证,皆为水气病之皮水证。但越婢加术汤证为皮水挟里热者,在本书首见于“中风历节病”的附方,从所述“腠理开,大汗泄”可知,不仅有汗出,而且汗量较大,所以,其证虽属实证,但当是实证中有兼而偏虚者;而甘草麻黄汤证,见皮水不挟里热,以无汗,口不渴,小便不利为对证,故其也属实证,是与越婢加术汤证相对而言,却是实证之中而偏实的证候。

甘草麻黄汤证与防己茯苓汤证,皆为不挟热之皮水证,前者表实无汗;后者四肢肿,聂聂动,临床表现不同,亦当同中求异。

【临床运用】 本方证可见于肾小球肾炎初期,慢性肾盂肾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等。

【医案选例】

马某,男,7岁。1984年6月6日初诊。患者从前天晨起突然面目水肿,就诊于儿童医院诊为“肾小球肾炎”,要求住院治疗。家属未能同意,改求中医。刻诊:头目浮肿,头大如斗,两目迷缝,食欲缺乏,脘腹胀满,大便正常,小便不利,舌淡红苔薄,不渴不烦,脉浮紧。诊为《金匮要略》水气病之皮水,疏甘草麻黄汤:

麻黄6克,甘草3克。2剂。

6月8日二诊:其父述,孩子服完1剂,脸肿消其大半;2剂后水肿全消,只是食欲缺乏,随疏用五味异功散改汤3剂,调理而痊愈。

(陈慎吾医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