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肾盂肿瘤需要和肾结石做鉴别吗

肾盂肿瘤需要和肾结石做鉴别吗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X线平片、排泄性和逆行性尿路造影、肾血管造影、USG、CT和MRI检查等。泌尿系统各种病变在这些检查方法上有不同表现、熟悉这些异常变化及其特征是作出正确诊断的前提条件。临床上,肾结石典型症状为疼痛、血尿。尿路造影,主要用于检查阴性肾结石,表现为肾盏肾盂内充盈缺损。X线平片检查时,能够显影的尿路结石称为阳性结石,不能显示者称为阴性结石。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

泌尿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其中常见病变包括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结石、炎症、肿瘤、外伤及肾血管病变等。

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X线平片、排泄性和逆行性尿路造影、肾血管造影、USG、CT和MRI检查等。泌尿系统各种病变在这些检查方法上有不同表现、熟悉这些异常变化及其特征是作出正确诊断的前提条件。此外,还应明确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同一病变的显示能力各异,因此要根据临床及其症状、体征和化验检查,合理选用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肾 结 石

肾结石在泌尿系结石中居首位,易发年龄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通常为单侧性,结石可为单发和多发。

【临床表现】

临床上,肾结石典型症状为疼痛、血尿。其疼痛可为肾绞痛或钝痛,常向下腹部和会阴部放射。如合并有感染,则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脓尿。

【影像特征】

X线 腹平片检查,肾结石多可显示,表现为肾窦区或其邻近部位的高密度影,可为单个或多个,单侧或双侧。形状可为类圆形、三角形、鹿角状或珊瑚状及桑椹状;大小不一,小者充满全部肾盂肾盏。侧位片上,肾结石的高密度影与脊柱重叠,以此与胆囊结石、淋巴结钙化及腹内容物鉴别。尿路造影,主要用于检查阴性肾结石,表现为肾盏肾盂内充盈缺损。阴性结石所致的充盈缺损应与肾盂肿瘤、血块或气泡鉴别。

CT 平扫即能确切发现位于肾盏和(或)肾盂内的高密度结石影,而某些平片难以发现的阴性结石也可在CT检查中得以显示。应注意,较小肾盂、肾盂结石不易与肾窦区肾动脉壁钙化影鉴别,特别是当病人年龄较大而有动脉壁多钙化时,增强检查早期扫描有助于这一鉴别。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不同成分组成的结石之发生率不同,其密度和形态也各不相同:①以草酸盐为主的结石最常见,占全部结石的70%~80%,密度高,多为类圆、椭圆或星状,其中部分结石表面有棘状突起而呈桑椹状表现,然而也可表面光滑。②磷酸盐为主的结石也是常见类型,常较大,密度高,发生在肾盏肾盂时可呈鹿角状,大的结石则为圆形或沙粒状。③尿酸盐为主的结石常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单纯尿酸盐结石密度较低;若为混合性结石,其密度常高低相间,切面上呈分层表现。④胱氨酸为主的结石,少见,为小圆形,可多发,密度低。X线平片检查时,能够显影的尿路结石称为阳性结石,不能显示者称为阴性结石。

阳性结石和阴性结石的概念只适于X线平片检查,并非包括USG和CT检查。此外,还应明确,有相当高比例的平片难以发现的阴性结石,能由USG或平扫CT作出诊断。

临床疑为肾结石时,通常以X线平片作为初查方法,多数阳性结石具有前述典型表现,诊断不难。若平片诊断困难或为阴性结石,则需行USG或CT检查,USG检查能敏感地发现3mm以上的结石,CT检查也可准确诊断出平片难以发现的阴性结石。

二、输尿管结石

【病理特点】

输尿管结石也是泌尿系常见结石,绝大多数是由肾结石下移而来,且易停留在生理狭窄处,即输尿管肾盂连接部、输尿管与髂血管交叉部(骨盆缘处)及输尿管的膀胱入口处。

【临床表现】

输尿管结石易发年龄为20~50岁,男性多见。主要症状为突发性肋腹部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血尿。继发感染时,出现尿急、尿频和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影像特征】

X线 平片可发现输尿管阳性结石,典型结石呈卵圆形致密影,边缘多毛糙不整,其长轴与输尿管走行一致,且易见于输尿管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尿路造影检查价值在于:可进一步证实平片结石影位于输尿管内;并能显示阴性结石,为输尿管内充盈缺损;同时可发现结石上方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有不同程度的扩张积水。

CT 平扫走行区内的高密度影,通常较小,横断面呈点状或结节状,其上下径一般大于横径和前后径。上方的输尿管常有不同程度扩张,并于高密度影处呈突然截断。当输尿管结石仅表现为高密度影,而无上方尿路扩张积水时,需行增强CT延迟扫描,可见平扫的高密度影与强化的输尿管相重叠,从而确认其位于输尿管内。

三、肾 结 核

【病理特点】

肾结核绝大多数由血源性感染引起,原发病灶主要位于肺结核杆菌随血流侵入肾脏而形成感染灶,其中90%位于皮质,10%位于髓质。皮质的结核感染大多自愈,若病变继续进展,则侵犯髓质,形成干酪样变和结核性脓肿,脓肿可破入肾盏、坏死物排出而形成空洞。肾结核另一种改变是身体抵抗力增强,病变趋向好转,出现钙盐沉积,而发生局部钙化,甚至全肾钙化。

【临床表现】

临床上,肾结核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当感染波及到肾盂或输尿管、膀胱后出现尿频、尿痛、脓尿和血尿。

【影像特征】

X线 平片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有时可见肾实质内云絮状或环状钙化,甚至全肾钙化。尿路造影:早期病变局限在肾实质时,可表现正常;当肾实质空洞与肾小盏相通,病变累及肾小盏时,显示肾小盏边缘不整如虫蚀状,并可见小盏外侧有一团对比剂与之相连;病变进展而造成肾盏、肾盂广泛破坏或形成肾盂积脓时,排泄性尿路造影常不显影,逆行尿路造影显示肾盂、肾盏及多发空洞共同形成一大而不规则空腔。

CT 依肾结核发展阶段不同而表现各异。早期,可显示肾实质内低密度灶边缘不整,增强检查可有对比剂进入,代表肾实质内结核性空洞,然而肾盂、肾盏的早期破坏难以显示;病变进展,可见部分肾盏乃至全部肾盏、肾盂扩张,呈多个囊状低密度影,CT值略高于水,肾盂壁可显示增厚。肾结核钙化时,呈多发点状或不规则高密度影,甚至全肾钙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结核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尿中查出结核杆菌和相应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后者多以尿路造影和CT检查为主,可显示病变范围、程度和病期,特别是尿路造影能显示早期肾盏改变,CT则能敏感地发现病灶钙化,均有助于正确诊断。

四、肾 囊 肿

肾囊性病变有多种类型,包括单纯性囊肿、多囊性肾病、肾衰透析后囊肿、髓质海绵肾、肾盂旁囊肿、囊性肾肿瘤等。这里仅介绍较常见的肾单纯性囊肿和多囊性肾病。

【病理特点】

肾单纯性囊肿较为常见,无性别差异。本病病因不明。病理上囊肿可单发或多发,多起于皮质,突向肾外。大小不等,可自数毫米至数厘米。囊内有浆液,囊壁薄而呈半透明状。单纯性囊肿临床上多无症状,常属意外发现。

【影像特征】

X线 平片,较大囊肿可使肾轮廓发生改变,囊肿壁偶可发生弧线状钙化。尿路造影检查,单纯性囊肿的表现与囊肿的位置及大小有关:较小的或主要向肾外方向生长的囊肿不造成肾盂肾盏改变;若囊肿位置较深,可使相邻肾盏、肾盂明显变形,如拉长、缩短、扩大和压扁等,但不造成肾盂肾盏破坏。

CT 表现为肾内边缘锐利的圆形水样低密度灶,壁薄而难以显示,可以单发或多发,累及一侧或双侧肾脏。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单纯性囊肿偶可发生出血、感染和钙化而转变为复杂性囊肿,表现囊壁增厚钙化,囊内密度增高,并偶可见气泡影。

【诊断与鉴别诊断】

USD、CT和MRI检查,肾单纯性囊肿具有如上典型表现,易于诊断。然而复杂性囊肿缺乏特异性表现,甚至有时难与囊性肾癌鉴别,作为一种检查技术,常有助于正确诊断。

五、多 囊 肾

【病理特点】

多囊肾及肾的多囊性病变,系遗传性病变,分成人型和婴儿型,其中成人型是染色体显性遗传,常合并多囊肝。成人型多囊肾表现双肾有多个大小不等囊肿,早期囊肿间仍有正常肾实质,晚期全部肾实质几乎完全为大小不等的囊肿所替代,囊内容物为尿及浆液,可有出血。约1/2病例合并多囊肝。

【影像特征】

X线 平片可示双肾影成分叶状增大。尿路造影可见双侧肾盏肾盂移位、拉长、变形和分离,呈“蜘蛛足”样改变。

CT 双肾布满多发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水样低密度病变,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肾的形态早期正常,随病变进展,囊肿增大且数目增多,肾的体积增大,边缘呈分叶状。部分囊肿内可有急性出血而呈高密度。常有多囊肝表现。

六、肾脏肿瘤

肾脏肿瘤较为常见,其中以恶性者居多,常见类型依次为肾癌、肾盂癌和肾母细胞癌,少见者为淋巴瘤和转移瘤。肾脏良性肿瘤发生率较低,其中较为多见者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也可见肾腺瘤、纤维瘤或脂肪瘤等。

【病理特点与临床表现】

1.肾癌 肾癌即肾细胞癌,是最多见的肾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肾恶性肿瘤的85%。肾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见。病理上,肿瘤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易发生在肾的上极或下极,呈实质性不规则肿块,内常有出血和坏死区。肿瘤与邻近肾实质分界部分清楚、部分不清,周边可有假性包膜。肿瘤晚期发生转移,包括局部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肾癌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血尿和腹部肿块。

2.肾盂癌 肾盂癌占肾恶性肿瘤的8%~12%,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病理上移行细胞癌占80%~90%,常呈乳头状生长,又称乳头状癌。肿瘤可向下种植至输尿管和膀胱。典型临床表现是无痛性全程血尿,可有肋腹部痛,大的肿瘤或有肾积水时,还可以触及到肿块。

3.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脏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肿瘤一般为孤立性,常见于40~60岁女性。病理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一种无包膜的错构瘤性的肿块,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肿瘤大小不等,可自数毫米至20cm,临床上,可无症状或因并发出血产生腹痛,偶可触及肿块血尿少见。

【影像特征】

1.肾癌

X线平片:较大肾癌可致肾轮廓局限性外突,偶可发现肿瘤钙化,呈细点状或弧线状致密影。尿路造影检查,由于肿瘤的压迫、包绕,可使肾盏封闭或扩张;各肾盏聚集或分离;可使肾盏边缘不整或出现充盈缺损;肿瘤邻近肾盂时,也可造成肾盂受压、变形、破坏及充盈缺损。

CT平扫:肾癌表现为肾实质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大的肿瘤明显突向肾外。肿块密度可均一,相当或略低于邻近肾实质,偶为略高密度;也可密度不均,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偶尔低密度范围较大而呈囊性表现。少数肿瘤可有点状或不规则形钙化。增强检查早期,肿瘤多有明显不均一强化,其后由于周围肾实质强化而呈相对低密度的均一肿块。肿瘤向外侵犯致肾周脂肪密度增高、消失和肾筋膜增厚;肾静脉和下腔动脉发生瘤栓时,管径增粗,内有充盈缺损或不再发生强化;淋巴结转移痛常位于肾血管及腹主动脉周围,呈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

肾癌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USG和CT检查,表现典型者,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并不困难,并可进行肿瘤分期。诊断较为困难的是少数囊性肾癌与有感染鉴别,往往需穿刺活检甚至手术才能确诊。

2.肾盂癌

X线平片:检查无大价值。尿路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内有固定不变的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肿块引起阻塞,可造成肾盂和肾盏扩张、积水。当肿瘤侵犯肾实质后,还可以出现肾盂肾盏受压、变形、分开或聚拢表现。

CT:表现为肾窦区肿块,其密度高于尿液而低于肾实质。肿块周围肾窦脂肪受压,大者可致其完全消失;并侵入邻近肾实质。肾盂或肾盏梗阻时,出现肾积水表现。增强检查,肾窦肿块仅有轻度强化,延时扫描当肾盂肾盏明显强化时,能清楚显示肿瘤造成的充盈缺损。

肾盂癌的诊断依据是发现肾盂肾盏内肿块,其中尿路造影检查是确定这一肿块的最佳检查技术,尤其是对较小肿瘤的确定。USG、CT检查能够发现较大的肿块并显示其范围及有无转移。肾盂癌应与肾盂内阴性结石及血块鉴别:阴性结石CT密度较高,UST呈强回声且后方伴声影;血块在USG检查时内部多呈细光点,短期复查有明显变化。

3.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尿路造影:肿瘤较小时,肾盂肾盏显影正常,若肿瘤较大则发生肾盂肾盏受压、移位和变形等改变。肾动脉造影检查,可显示丰富纡曲的肿瘤性血管,不易与肾癌鉴别。

CT:肿瘤表现取决于其内脂肪与非脂肪成分的比例。典型表现为肾实质内边界清楚的混杂密度肿块,内有脂肪性质密度灶和软组织密度区,前者为瘤内脂肪成分,后者代表病变内血管和平滑肌组织。增强检查,肿块的脂肪性低密度区无强化,而血管性结构发生较明显强化,肿块大小不一,小者仅为数毫米,大者可几乎完全替代正常肾实质并明显突向肾外。并发急性出血时,肿块周边还可见高密度出血灶。

依据CT和MRI检查显示肾实质不均质肿块内有明确脂肪成分,通常不难作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癌的诊断。诊断较为困难的是脂肪含量很少的肿瘤,不能与其他肾实质鉴别,易于混淆,USG检查及CT增强检查显示肾上腺皮质完整与否有助于二者鉴别。

七、膀 胱 癌

【病理特点】

膀胱癌多为移行细胞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呈浸润性生长,造成膀胱局限性增厚。膀胱癌易发生在膀胱三角区和两侧壁,表面常凹凸不平,肿瘤晚期形成较大肿块,内可有坏死,常发生局部淋巴结和(或)远隔性转移。

【临床表现】

膀胱癌的主要症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常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影像特征】

X线 平片诊断价值不大,仅偶可发现肿瘤钙化,膀胱造影检查,乳头状癌表现为自膀胱壁突向腔内的结节状或菜花状充盈缺损,基底部常较宽,表面多凹凸不平。肿瘤大小不等,小者仅隐约可见,大者可占据膀胱腔的大部。

CT 在膀胱周围低密度脂肪和腔内尿液的对比下,膀胱癌可清楚显示,多表现为自膀胱壁突入腔内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常位于膀胱侧壁和三角区。肿块大小不等,呈结节、分叶、不规则或菜花状,其与壁相连的基底部多较宽,少数者较窄。肿块密度常均一,少数肿块表面可有点状或不规则钙化。部分膀胱癌无明确肿块,仅表现膀胱局部不规则增厚,表面常凹凸不平。增强:早期扫描肿块多为均一强化,偶见其内有坏死性无强化低密度灶;延时扫描,腔内充盈对比剂,肿块表现为低密度充盈缺损。

当膀胱癌发生壁外侵犯时,表现病变处膀胱壁外缘不清,周围脂肪密度增高,出现索条状软组织密度影乃至肿块影。肿瘤还可进一步侵犯周围器官;精囊受累时则精囊角消失,受累精囊增大;侵犯前列腺时使之增大、变形,当肿块部分或全部包绕子宫或直肠时,则提示这些器官已受累。CT检查还可发现盆腔和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增大,常提示已发生淋巴结转移。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上述影像学检查表现,结合临床所见,多可提示膀胱癌的诊断。但应注意膀胱癌与膀胱内阴性结石、血块或其他类型膀胱肿瘤鉴别。阴性结石和血块叶可造成膀胱内充盈缺损,CT和USG检查时阴性结石分别表现为较高密度和伴有声影的强回声病变,鉴别不难。早期膀胱癌与膀胱其他类型肿瘤可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鉴别多较困难,此时膀胱镜并活检可明确诊断;膀胱癌晚期已有局部延伸或(和)转移时,一般不难与其他类型膀胱肿瘤鉴别。

八、肾 外 伤

【病理特点】

肾外伤是由于肾区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可分为不同类型损伤包括肾被膜下血肿、肾周血肿、肾实质血肿及肾撕裂伤。

【影像特征】

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肾脏有无损伤及损伤的类型、程度。

1.肾被膜下血肿 CT检查,肾被膜下血肿早期表现为与肾实质边缘紧密相连的新月形或双突状高密度区,常致临近肾实质受压和变形。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随诊CT检查,由于血肿液化和吸收,而密度逐渐减低并缩小。

2.肾周血肿 CT检查,肾周血肿早期表现为肾脏周围的新月状高密度病变,范围较广,但限于肾筋膜囊内。常合并有肾被膜下血肿,复查CT,血肿密度减低。

3.肾实质内血肿 CT检查,视出血量的多少及并存的肾组织水肿及尿液外溢情况而有不同表现,可为肾实质内高密度、混杂密度或低密度灶。增强检查病灶多无强化,偶可见对比剂血管外溢或由于肾集合系统损伤而致含对比剂的尿液进入病灶内。

4.肾撕裂伤 CT检查,肾撕裂伤表现为肾实质不连续,其间有血液和(或)外溢的尿液而呈不规则带状高密度或低密度影。增强检查,撕裂的肾组织发生强化,但如撕裂的肾组织完全离断时则不再有强化。肾撕裂伤常并有肾周血肿。

肾区外伤后,CT和USG是主要检查方法,应以CT作为首选检查方法。检查可确定有无肾脏损伤,并可根据上述表现确定损伤的类型和程度,以指导临床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