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帝内经》病证纲要

《黄帝内经》病证纲要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疾病的存在,便有造成疾病的因子存在,决不会有无因的疾病。不厌其烦地查出疾病的原因来,这是唯物论者。六淫为病,《内经》最重视“虚邪”的问题。虚邪与正邪,其危害于人,是大不相同的。说明六淫邪气伤人,不必皆为表证,内伤及脏腑者,比比皆是。至于《内经》中探索病理变化,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因

有疾病的存在,便有造成疾病的因子存在,决不会有无因的疾病。《灵枢·玉版篇》说:“夫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

不过病因不是那末容易便可找到的。《灵枢·贼风篇》说:“其无所遇邪气,又无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

疾病既有病因存在,又当怎样寻求病的因子呢?《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岐伯曰:治之极于一。帝曰:何谓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帝曰:奈何?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

把精力集中在病人身上。不厌其烦地查出疾病的原因来,这是唯物论者。疾病的原因虽多,但总的说来,不外几个方面。《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可说是最早的“三因论”。“风雨寒暑”即六淫的概括;“阴阳喜怒”即七情的概括;“饮食居处”犹后世之所谓“饮食劳倦”也。

(一)六淫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六淫为病,《内经》最重视“虚邪”的问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

什么叫做虚邪呢?《灵枢·九宫八风篇》云:“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曰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月建居子,风从北方来;月建居卯,风从东方来;月建居午,风从南方来;月建居酉,风从西方来,皆为春夏秋冬的正气,正气旺,故曰实。冲,对冲也。后者,言其来之远,远则气盛。如月建在子,风从南方来,火反胜也。月建在卯,风从西方来,金胜木也。月建在午,风从北方来,水胜火也。月建在酉,风从东方来,木反胜也。气失其正,正气不足,故曰虚风、虚邪。虚邪与正邪,其危害于人,是大不相同的。《灵枢·刺节真邪论》说:“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

至于四时之气伤于人,则有其一定的特性。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痃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说明六淫邪气伤人,不必皆为表证,内伤及脏腑者,比比皆是。即如《生气通天》本篇还说:“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也是其中的一例。

(二)情志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情志原于五脏,心喜、肝怒、脾思、肺忧、肾恐,虽基本有所区分,然亦互通为病。如喜属心也,但亦有“肺喜乐无极则伤魄”之说。怒属肝也,但又说:“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思本属脾,而本篇则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恐本属肾,又有恐惧则伤心者,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本论乃不固守肝惊脾思之说,而概以“气”括之。盖气之在人,和则为正,不和则为邪,七情之变,皆由气之不和所致,知情志之属于气分,则得其要也。惟《灵枢·邪气藏腑病形篇》说:“忧愁恐惧则伤心”。又《灵枢·口问篇》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可见心为脏腑之大主,而总统诸情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是五志惟心所使,只须善养其心,则五脏安和,情志不伤也。

(三)饮食劳倦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醉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二、病变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不是谈的病变,主要是讨论辨证的问题,所以它强调,“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踈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至于《内经》中探索病理变化,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诸种传变

疾病的传变多端,约而言之,有如下列:

1.由浅入深

《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

经中似此类的记载颇多,如《素问·皮部论》、《灵枢·百病始生篇》等。

2.表里相传

《素问·咳论》云:“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3.承制相传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弗治,病入舍于肺……;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弗治,肝传之脾……;弗治,脾传之肾……;弗治,肾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此病之次也。”

4.脏腑分传

《素问·气厥论》云:“五藏六腑,寒热相移,……肾移寒于脾,……脾移寒于肝,……肝移寒于心,……心移寒于肺,……肺移寒于肾。……脾移热于肝,……肝移热于心,……心移热于肺,……肺移热于肾,……肾移热于脾。”以上五脏相移。

又云:“胞移热于膀胱,……膀胱移热于小肠,……小肠移热于大肠,……大肠移热于胃,……胃移热于胆,……胆移热于脑。”以上六腑相移。

5.生制相传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

6.一日传变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黄帝曰:其时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应四时之气,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

7.生阳死阴传变

《素问·阴阳别论》云:“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已。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二)阴阳病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曰:法阴阳奈何?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态也。”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这是病变的必然趋势。“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这是阴阳盛衰病变的结果,是必然反映。故《素问·痹论》以痹病为例云:“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三)虚实病变

虚实所以分邪正,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精气即正气,凡气血精液神志等皆属之。

1.阴阳虚实

《素问·调经论》云:“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不知其所由然也。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阴虚生内热奈何?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阳盛生外热奈何?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阴盛生内寒奈何?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写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阳主表,其气热;阴主里,其气寒。所以阳虚则寒,阳盛则热。阴虚而阳盛则热,阴盛而阳衰则寒,阴阳虚实病变的规律固如此。阳虚而外寒者,则多由寒气在外,阻遏阳道,卫气不温于表也,多见于外感证。此所谓阴虚生内热者,乃太阴脾气虚损,不能运转于中,以致胃腑热郁于内所致,非同于阴虚之阳亢证也。阳盛外热者,即伤于寒而病为热之表实证。阴盛内寒者,乃阴寒之邪积于里,阳不足以化阴,寒疝,阴水之类是也。

2.五脏虚实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脾病者,身重,善肌肉萎,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五脏虚实的表现,主要决定于各脏的性质、部位,经脉循行等。如《素问·调经论》所谓:“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就是从五脏的特性提出来的,盖神属心,气属肺,血属肝,形属脾,志属肾也。

3.虚实并见

《素问·刺志论》云:“愿闻虚实之要?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何如而反?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4.五实五虚

《素问·玉机真藏论》云:“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曰:五实死,五虚死。愿闻五实五虚。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其时有生者何也?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虚而胃气犹存,则虚者可活,后天之本在也。实而邪得去路,则实者可活,邪去则正可复也。

(四)寒热病变

1.阴阳盛衰变为寒热

《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此实指外感内伤、阴阳偏胜所生之寒热。如所谓外寒外热,均指由外感而生之寒或热。

(1)外感之寒

《调经论》云:“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卫气不固于表,寒邪自外而入,客于肌表之外寒证也。

(2)外感之热

《调经论》云:“阳盛生外热奈何?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伤于寒邪,上焦肺卫之气不泄越,以致发热,亦伤于寒而病为热也。

(3)内伤之寒

《调经论》云:“阴盛生内寒奈何?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寒邪厥逆于中,乃由于阳气之早衰于里所致,实阳衰而阴盛之证。

(4)内伤之热

《调经论》云:“阴虚生内热奈何?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因劳倦而伤太阴脾气,水谷精微不能运化,以致胃中郁而生热,非同于精伤水亏而相火独亢之热也。

2.厥逆寒热

厥逆之病,轻则见于四肢,重则猝倒暴厥,昏不知人,但其为阴阳气的厥乱则一。故《素问·厥论》说:“厥之寒热者何也?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凡物主生气,必自下而升,故阴阳之气衰于下,则为寒热厥之所由。

(1)寒厥

《厥论》云:“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曰: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寒厥何失而然也?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下气上争,不能复,精气溢下,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肾和胃的阳气先伤,不足以温养血气,最是造成寒厥的关键。

(2)热厥

《厥论》云:“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盛则足下热也。”“热厥何如而然也?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日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3.寒热内生

(1)烦热

《素问·逆调论》云:“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岐伯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

又云:“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两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

(2)中寒

《逆调论》云:“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气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又云:“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骨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

三、病位

疾病的变化总是多端的,但无论其变化如何复杂,它总是有发生的部位所在。尽管科学发展到现在,有不少仪器可以探知人体的内在情况,但人体仍属于“黑箱”范围,许多疾病的部位,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了解的。古籍的记载,所谓“如见垣一方人”,所谓华元化的《内照法》,都是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摸到一些较有规律的经验而已。《内经》中许多记载都足以说明这一点。

《灵枢·刺节真邪》云:“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以下文中列举了许多不同部位的病变。如: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搏于肉为寒为热,搏于皮肤之间为痒为痹为不仁,发为偏枯脉偏痛,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发为筋溜,结于肠为肠溜,因于骨则为骨疽,中于肉则为肉疽。文中最后总结说:“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发无常处”,是病的变化多端,“有常名”,是病邪所在有一定的部位,因部位以为名,便有常名。也就是《灵枢·百病始生》“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之义。这充分说明病位的问题,早为前人所重视,而且还在不断总结经验,有所提高。

《灵枢·百病始生篇》云:“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其淫泆,不可胜数。”

如何去寻找发病部位的规律,古人首先是从病邪的特性来认识的。百病始生,无非外感内伤,而复有上下表里之不同部位。喜怒不节,情志之病,内伤于阴,而有肝心脾肺肾之不同。清湿风雨,统属六淫外伤之邪,易伤人之表。但清湿为阴邪,伤表而常起于下之位,风雨为阳邪,伤表而常起于上之部位。尽管它的淫泆之变,有不可胜数,“三上中外,分为三员”这一发病部位的规律,是可以通过临床验证的。

(一)五脏病位诸症

兹就《素问》“风论”、“刺热”、“欬论”、“痿论”、“刺疟”诸篇所述列举如下:

1.肺

“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欬短气,昼日则瘥,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风论》)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欬,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刺热篇》)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疟》)

“肺欬之状,欬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欬论》)

“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痿论》)

以上是风、热、疟、咳、痿五种不同的病,但因其病位都是在肺,所以有许多具有共性的临床表现,如肺通皮毛主表,所以风、热、疟三病都有表症,风、热、咳三病都有咳喘、气短等气分的症状。它如色白,诊在眉上,痛走胸膺背等,均为肺的特征。

2.心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风论》)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刺热篇》)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疟》)

“心欬之状,欬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欬论》)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住地也。”(《痿论》)

色赤、烦心、心痛、咽肿、言不可快、脉厥等,均为心病的特点。

3.肝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风论》)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刺热》)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刺疟》)

“肝欬之状,欬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欬论》)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痿论》)

色苍、善怒、狂言及惊、胁痛胠满、口苦、筋痿等,均为肝病的特点。

4.脾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风论》)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俛仰,腹满泄,两颔痛。”(《刺热》)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疟》)

“脾欬之状,欬则右胠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欬剧。”(《欬论》)

“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痿论》)

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欲呕,腹满泄,腹痛肠鸣,右胠下痛,肌肉不仁等,均为病位在脾的明征。

5.肾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风论》)

“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刺热篇》)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眴眴然,手足寒。”(《刺疟》)

“肾欬之状,欬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欬涎。”(《欬论》)

“肾气热,则腰脊不能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痿论》)

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诊在肌上,腰痛胻酸,目眴眴然,腰背相引而痛,咳涎等,均足为病变在肾的佐证。

(二)六经病位

言经脉病位的反映,当以《灵枢·经脉》、《素问·脉解、厥论、热论、四时刺逆从论》诸篇,最有代表性。试以《经脉篇》所云为例:

“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病位既在经脉,即当以经脉所反映之病症为主。如肺脉起于中焦,循胃口,上膈属肺,故病则首先出现肺胀满,膨膨而喘咳。肺脉近于缺盆,由中府出腋下,行肘臂间,故病则缺盆中痛,两手木痛不仁而臂厥。肺脉之别,直入掌中,故不仅臑臂痛,而掌中尤热。肺之筋结于肩而系于肩背,故肩背痛。肺经之病如此,它经之病,亦无不随其经脉之循行部位而有所反映,即此已足以窥其全,而不用备列了。

《素问·调经论》云:“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经脉是脏腑的交通要道,是气血流行之所,故脏腑气血之有病变,无不各因其经而有所反映,故识得经脉的循行大体,对于病位的了解更加容易了。

四、病症

《内经》中的病症,是极其广泛的,从大的病类来分,最少在40多种以上,若论小的病症,最少亦在300种以上,在几千年对病症便有这样广泛的认识是惊人的,而且还将许多重要的病列为专题讨论了,如《素问》的《热论》《疟论》《气厥论》《欬论》《举痛论》《腹中论》《刺腰痛》《风论》《痹论》《痿论》《厥论》《灵枢》的《寒热病》《癫狂》《热病》《厥病》《周痹》《胀论》《论痛》《水胀》《痈疽》等都是。

按照秦伯未的《内经类证》的初步统计如下(凡44类):

中风病类凡17病症。伤寒病类凡7病症。温热病类凡6病症。暑病类凡1病症。湿病类凡4病症。霍乱病类凡3病症。痉病类凡6病症。疟病类凡15病症。寒热病类凡10病症。气病类凡4病症。血病类凡6病症。虚弱病类凡8病症。咳嗽病类凡11病症。喘病类凡3病症。失眠病类凡4病症。汗病类凡2病症。癫狂病类凡4病症。消渴病类凡4病症。噎膈病类凡4病症。呕吐哕病类凡9病症。痢疾类凡4病症。泄泻病类凡6病症。胀满病类凡15病症。水肿病类凡4病症。积聚病类凡6病症。黄疸病类凡3病症。厥逆病类凡13病症。痿病类凡6病症。痹病类凡21病症。头痛病类凡9病症。心痛病类凡7病症。胁痛病类凡3病症。腰痛病类凡8病症。肩背痛病类凡4病症。腹痛病类凡4病症。疝气病类凡11病症。前阴病类凡6病症。遗精病类凡2病症。小便病类凡4病症。虫病类凡1病症。五官病类凡14病症。口腔病类凡13病症。外疡病类凡23病症。妇科病类凡7病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