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焦栀子利尿清热

焦栀子利尿清热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肾病。临床以急性起病、水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主要特征。本病多发于呼吸道及皮肤感染之后,尤其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之后。急性肾炎病情轻重悬殊。急性期水肿按“阳水”及“阴水”分类当属阳水。故急性肾炎重证亦可累及心肺。总之急性肾炎的主要病理因素为风、湿、热、毒,病久夹瘀。本病宜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肾病。临床以急性起病、水肿、少尿、血尿、蛋白尿及血压为主要特征。本病多发于呼吸道皮肤感染之后,尤其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之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5~14岁最为多见,男孩多于女孩。急性肾炎病情轻重悬殊。轻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实验室检查异常,单纯中医药治疗多能痊愈;重者则并发高血压脑病(邪陷心肝)、充血性心力衰竭(水凌心肺)及急性肾衰竭(水毒内闭),应当中西医结合救治。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水肿”“尿血”范畴。急性期水肿按“阳水”及“阴水”分类当属阳水。本病的主要病因为外感风邪、湿热、疮毒,风、热、毒与水湿互结,导致肺失宣肃通调,脾失运化转输,肾失蒸腾气化,水液代谢障碍,水湿泛溢肌肤为肿,热伤下焦血络则为尿血。风性轻扬而亲上,风夹水湿热毒上攻头面故常见头痛、眩晕及面目先肿。发病早期若水湿热毒炽盛,正不胜邪,则可内陷心肝,蒙闭清阳,致抽搐、昏迷;水邪泛滥,上凌心肺,肺气闭阻,气滞血瘀,则致心悸、咳喘、发绀;水毒内闭,三焦壅塞,决渎无权,升降失司,则可致少尿、无尿、恶心呕吐。故急性肾炎重证亦可累及心肺。本病后期,多数病例恢复较快,部分重证病例或病程迁延者,或因湿热、热毒久恋,耗伤气阴;或病久入络,气血瘀滞不畅而呈正虚邪恋或虚实夹杂之证,表现为水肿消退后尿检持续异常;或伴有神疲乏力、食少便溏、面色苍白或萎黄,甚则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或血尿不止,面色晦滞,舌质紫黯等。

总之急性肾炎的主要病理因素为风、湿、热、毒,病久夹瘀。风、湿、热、毒既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又是本病发展、变化、迁延的关键病理因素。

本病宜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急性期以邪实为主,以祛邪为要;恢复期虽说正虚邪恋,但余邪未尽者,仍当祛邪,或扶正为主,佐以祛邪,纯虚无邪者,才可专事补益。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突出清热解毒,避免过早温补,注意祛邪勿伤正,补虚不留邪。

(一)急性期

1.常证

(1)风水相搏

辨证提要:起病急,发展迅速,初起眼睑浮肿,继则四肢或全身皆肿,尤以颜面部肿势为著,皮色光亮,按之不凹陷,小便短赤。偏于风热者,多伴发热,头昏痛,咽喉红肿疼痛,口干或渴,舌尖边微红,苔薄黄;偏于风寒者,多伴恶寒、头痛、鼻塞、咳嗽,舌质偏淡,苔薄白。

治法方药:本证风水相搏,肺气闭郁,宣降失常,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湿泛溢肌肤而致水肿,治宜宣肺清热,利水消肿,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桑白皮、紫苏叶、泽泻、车前子、白茅根、金银花。发热者,加青蒿、黄芩清透退热;咽喉红肿疼痛甚者,加射干、牛蒡子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恶寒者,加荆芥、防风辛温发表散寒;咳嗽者,加黄芩、瓜蒌皮、前胡清热化痰,降气止咳;高血压者,加夏枯草、钩藤、石决明清热平肝潜阳;尿血重者,再加炒小蓟、炒蒲黄活血化瘀止血;鼻衄者,加牡丹皮、炒栀子清热凉血,解毒止血。

按:儿科教材和一些参考书均谓服用本方时,“高血压者去麻黄”,我认为大可不必。虽然麻黄辛温发散有“升压”作用,但是并非大量单服,而是配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越婢汤、麻杏石甘汤等复方中,使用剂量有限,且一般多配伍有桑白皮、石膏等清热药,可制约其“升压”,且临床观察也未见服上述复方后血压升高者,所以麻黄不能去,开宣肺气必须用,只是注意用量与配伍即可。

(2)湿毒浸淫

辨证提要:面目浮肿,小便短赤,发热或不发热,心烦口苦,近期身发脓疮未愈或曾有疮疖,舌质红,舌苔黄。

治法方药:本证湿热毒邪,浸淫肌肤,内归脏腑,肺失通调,脾失转输,水湿停聚,泛溢肌肤而为水肿,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黄连、黄柏、白茅根、炒栀子、车前草。血尿重者,加炒小蓟、炒蒲黄凉血化瘀止血;脓毒甚者,重用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湿甚,皮肤疮毒糜烂者,加苍术、苦参、土茯苓清热解毒,燥湿利尿;风甚,皮肤瘙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热甚,疮毒红肿灼热者,加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泻下通便。

若面目浮肿,小便短赤,头身困重,脘痞纳呆,口苦口黏,舌红,苔黄腻者,改用黄芩滑石汤加减:黄芩、滑石、猪苓、土茯苓、大腹皮、白豆蔻、通草、炒小蓟、炒蒲黄。高血压者,加夏枯草、钩藤、石决明清热平肝潜阳;尿检红细胞多者,加白茅根、炒栀子清热利尿,凉血止血;有蛋白者,加鱼腥草、益母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2.变证

(1)邪陷心肝

辨证提要:肢体面目浮肿,剧烈头痛,眩晕呕吐,视物模糊,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抽搐、小便短赤,舌苔黄糙,脉弦数有力。

治法方药:本证邪陷心肝,心火上炎,肝阳上亢,心神受扰,肝风内动,治宜凉肝泻火,清心利水,方用羚角钩藤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羚羊角粉、钩藤、生地黄、白芍、龙胆草、栀子、黄芩、牡丹皮、泽泻、车前子。头痛甚者,加石决明、地龙平肝潜阳,清热利尿以止痛;呕吐者,加法半夏降逆止呕,甚者,加代赭石(布包煎)平肝潜阳,重镇降逆以止呕;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玄明粉泻下通便,清热解毒;高热,神昏谵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

(2)水凌心肺

辨证提要:全身浮肿明显,频咳气急胸闷,喘息不能平卧,颈脉动,心动悸,烦躁不宁,尿少,面色苍白,甚则唇指青紫,舌质暗红,舌苔白腻。

治法方药:本证水邪泛滥,上凌心肺,损伤心阳,闭塞肺气,邪盛正虚,治宜泻肺逐水,温阳扶正,方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加减:汉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另包煎)、大腹皮、桑白皮、泽泻、车前子、制附子(先煎)、人参(另包煎)。尿闭者,加商陆、赤小豆泻下利水消肿;烦躁不宁者,加龙骨、牡蛎镇惊安神。

(3)水毒内闭

辨证提要:全身浮肿加重,尿少或尿闭,色如浓茶,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甚则昏迷,舌质淡胖,苔垢腻。

治法方药:本证脾肾衰弱,脾不运湿,肾不化气,水湿泛滥,浊阴阻滞,上逆于胃,水毒内闭,邪盛正衰,治宜通腑降浊,解毒利尿,方用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陈皮、法半夏、茯苓、枳实、竹茹、黄连、黄芩、大黄(另包煎)、制附子、泽泻、车前子。尿闭者,去泽泻、车前子,加商陆、赤小豆泻下利水消肿;呕吐频繁者,先服玉枢丹辟秽止呕;不能进药者,可用上方浓煎成100~200ml,待温后保留灌肠,每日1~2次;昏迷者,加苏合香丸水溶化后鼻饲。

(二)恢复期

(1)阴虚邪恋

辨证提要:头晕乏力,手足心热,腰酸盗汗,反复咽喉红肿,镜下血尿持续不消,舌红苔少。

治法方药:本证肾阴不足,余邪留恋,治宜滋阴补肾,兼清余热,方用知柏地黄丸: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炒知母、炒黄柏。反复咽喉红肿者,酌加金银花、连翘、玄参、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镜下血尿者,加苎麻根、仙鹤草凉血收敛止血;舌质暗红者,加三七粉(冲服)活血化瘀止血;口干喜饮者,加麦冬、五味子益胃生津。

(2)正虚邪恋

辨证提要:常自汗出,易于感冒,身倦乏力,纳少便溏,面色萎黄,舌淡红,苔白,脉缓无力。

治法方药:本证肺脾两虚,余邪留恋,治宜益气健脾,佐以化湿,方用玉屏异功散加减:黄芪、防风、白术、太子参、茯苓、陈皮、怀山药、藿香、砂仁。尚有镜下血尿者,加血余炭、三七粉收敛化瘀止血;汗多者,加龙骨、牡蛎、浮小麦收敛固涩止汗;食欲缺乏者,加山楂、神曲消食化积和胃。

病案举例

张某,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2003年12月26日初诊。患儿外婆代诉:1周前感冒发热,经治热退,但感身软乏力。昨天发现眼睑、颜面浮肿,时感头晕,恶心欲呕,倦怠思睡,小便短少,呈浓茶色,咽红,喉核肿大,舌尖边红,舌苔薄黄,脉数有力。测血压18.1/12kPa(136/90mmHg),查小便常规:红细胞(),隐血(),蛋白(),白细胞()。综合病史、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查分析,病属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按水肿(风水)论治,拟“开鬼门,治净腑”法,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10g,连翘15g,赤小豆30g,杏仁10g,苏叶10g,桑白皮15g,金银花15g,夏枯草15g,钩藤15g,炒栀子10g,泽泻12g,车前子10g。水煎服4剂。

2004年1月2日二诊:服上方4剂后,眼睑、颜面浮肿消退,血压下降(110/80mmHg),头不晕亦不呕恶,精神好转,自觉无不适,小便量增多,色黄,复查小便常规,红细胞(),隐血(),无蛋白和白细胞,舌脉同前。因不浮肿,改从尿血论治,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法,方用小蓟饮子加减:生地黄15g,淡竹叶10g,川木通12g,牡丹皮12g,炒栀子10g,金银花15g,连翘15g,夏枯草15g,炒小蓟15g,炒蒲黄15g,白茅根30g。

2004年1月16日三诊:患儿自述腹胀不饥,小便淡黄,量较前减少,复查尿常规:红细胞(),隐血(),舌尖边红,苔白黄腻,据此改从中焦湿热论治。方用黄芩滑石汤加减:黄芩12g,滑石15g,猪苓15g,土茯苓15g,大腹皮15g,通草6g,藿香12g,郁金15g,白茅根30g,炒栀子10g,炒小蓟15g,炒蒲黄15g。

2004年1月29日四诊:腹不胀,胃纳增,余无不适,复查小便常规,红细胞(),隐血(),咽红,喉核肿大,腻苔退,苔薄黄,脉微数,遂改用清热凉血、解毒利咽法,方用银翘马勃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马勃10g,射干10g,牛蒡子12g,桔梗12g,牡丹皮12g,炒栀子10g,炒蒲黄15g,白茅根30g,仙鹤草15g。

2004年2月13日五诊:连续服上方12剂,一般情况好,复查小便常规:红细胞(+),隐血(+),咽微红,苔白黄腻,脉微数,据此又改用渗湿清热、凉血止血法,仍用黄芩滑石汤加减:黄芩12g,滑石15g,猪苓15g,土茯苓15g,大腹皮15g,通草6g,白茅根30g,炒栀子10g,茜根12g,牡丹皮12g,炒小蓟15g,炒蒲黄15g。

2004年3月1日六诊:服上方12剂后,复查小便常规:红细胞(+),隐血(+),时感心烦,苔薄黄不腻,脉微数,据此治以清心导赤、凉血止血法,方用黄连导赤散加减:黄连10g,生地黄15g,淡竹叶10g,川木通12g,牡丹皮12g,炒栀子10g,白茅根30g,炒小蓟15g,炒蒲黄15g,仙鹤草15g,金银花15g,连翘15g。

2004年3月8日七诊:服上方6剂,今日复查小便常规:红细胞2~4个/HP,隐血(-),心烦好转,嘱守方继服6剂。

2004年3月15日八诊:复查小便常规:镜检未见异常。此后根据患儿咽部情况、舌象,结合小便常规检查报告,时有红细胞3~6个/HP或2~4个/HP,又交替服用银翘马勃散、黄芩滑石汤、黄连导赤散合小蓟饮子加减方36剂,直至4月26日小便镜检完全正常。嘱停药观察,慎饮食,防感冒,定期复查小便常规。随访3年,身体健康,已上初中。

按:急性肾炎经过治疗,浮肿消退,尿量增加,血压正常,血尿及蛋白尿减少,即标志病程进入了恢复期。此期热、毒余邪留恋,观察要点一看咽喉是否红肿?二看尿检是否正常?只要咽喉尚红肿、尿检不正常,即要继续清解余邪,务必要咽喉不红肿,尿检正常后才议进补,否则有“炉火未尽,死灰复燃”之可能。

急性肾炎治疗过程中,除辨证论治外,尚需结合实验室检查选加一些药物。尿检有红细胞者,酌加炒小蓟、炒大蓟、白茅根、炒栀子、炒蒲黄、侧柏叶、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紫草、藕节炭、仙鹤草、血余炭、三七粉、琥珀;有尿蛋白者,酌加夏枯草、鱼腥草、益母草、石韦、山楂、泽泻;有白细胞者,酌加黄柏、土茯苓、野菊花、蒲公英等,有助于提高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