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癌四大原则

治癌四大原则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手术后化验,果然患者左侧腋下8个淋巴结已有癌转移,已属癌症第Ⅲ期。专家指出,影响癌症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先于癌症起病前6~8个月,而忧郁、失望、悲哀可能是癌症的先兆。由于病人担心癌症复发,一直不间断地服用大量的“扶正抗癌”药物。这些情况在癌症病人中比较普遍。我们主张,癌症病人要精选药物种类,精减用药剂量

原则一 专科治专病

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上的分科已越来越细,一位医生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包治百病。何况恶性肿瘤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疾病的种类又非常复杂,不是搞肿瘤专科的,对当前癌症的诊断、分类、分期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案一般都了解不多。因此,患了癌症,最好去找相应的专科医生。专科医生在哪里?

——肿瘤医院的医生们。

——综合性医院肿瘤专科的医生们。

——与你所患癌症相应的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的专科医生。

如患了妇科肿瘤,找妇产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大医院的妇科医生准不会错;得了鼻咽癌,找五官科专科医院或综合性大医院的五官科也不会错。如果专科医生之间还有更细的分工,则就诊医生之间会给你转诊或进行会诊的。

为什么得了癌症一定要找专科医生呢?为的是能正确及时地得到诊治。就拿手术治疗来说,手术的时机和方式就大有讲究。例如,有位生活在新疆的中年妇女,无意中在乳房触及一个肿块,警惕性很高的她马上去寻医问药。她先去一家基层卫生院就诊,该院两位外科医生检查后,认为肿块是良性肿瘤,劝她早日手术切除。她未多加考虑就答应了。当天下午,手术在卫生院进行。肿块被切下后,两位外科医生拿在手中看了看,认定是良性的,便往旁边污物箱一丢,宣告手术成功。1个月以后,病人手术切口处渐渐又出现了肿块。满腹疑惑的她决定上县人民医院诊治。县医院的外科医生听了病人介绍后做了详细检查,发现病人上次被切除的肿块处又长出了新的肿块,而且肿块与皮肤有粘连,左侧腋下已有淋巴结转移,部分转移的淋巴结已融合成团。这些都是乳腺癌的典型特征,医生据此认为第一次肿块是恶性的,可惜标本已丢弃,无法证实。他们决定留下病人,先做局部肿块切除,待病理报告出来后再进一步处理。病人住院不久便开了刀。1周后病理报告出来了,证实是乳腺癌。医生又为病人进行了范围广泛的乳腺癌根治手术,此乃第三次手术!手术后化验,果然患者左侧腋下8个淋巴结已有癌转移,已属癌症第Ⅲ期(共分4期)。但手术后,该医院没有抓紧时间给病人进行化疗或局部放疗,病理标本亦未做雌、孕激素受体测定。手术后3个月,病人手术切口周围又渐渐出现了肿大的淋巴结这时,患者意识到问题严重,决定到上海做进一步治疗。当患者风尘仆仆来到上海就诊时,已无治愈可能了。医务人员既对这位中年妇女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又对当地医院的一系列做法感到遗憾。

当地医院处理不当在哪儿呢?一是卫生院不该贸然手术,而应做一些鉴别良恶性肿瘤的辅助检查;二是既然做了手术,就应按医疗常规做切除标本的病理切片检查;三是手术后标本没有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测定;四是手术后没有及早给患者进行预防复发的辅助化疗和放疗。

那么,碰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样处理呢?最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先做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详见第二章第三节)。然后择期手术手术中做冷冻切片,若肿瘤为良性,只需做肿块切除;若肿瘤为恶性,则须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

原则二 积极乐观主动的精神是一切治疗的开始

中医学认为,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人体脏腑功能损伤,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中医学中有七情所伤可以“致病”,情志调整可以“治病”的论述。现代医学心理学家的许多调查研究也证实了精神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密切关系。专家指出,影响癌症发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先于癌症起病前6~8个月,而忧郁、失望、悲哀可能是癌症的先兆。研究还发现,死亡、离别的悲哀、忧郁和焦虑,在癌症发病前的一年左右就可以见到。

而在临床上,当许多病人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时,都会表现出恐惧焦虑怀疑、孤独、抑郁、愤怒、仇视等各种不良情绪。有一种“想象疗法”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自我进行。病人把某一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如想象自己如何战胜了癌症,已经战胜了癌症等,这样有可能使体内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平日病人还应努力在生活中择其乐而从之,不要因患上癌症带来的诸多变化而怨天尤人、多愁善感、厌世悲观、抑郁沉闷,而应努力培养恬淡虚无的生活态度,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化和精神刺激,做到开朗乐观、宽宏大度。

原则三 确立正确的治疗态度,懂得分辨真假

很多病人被确诊为癌症后,就自然而然地将治疗的事情拱手交给了医生。其实,在癌症治疗过程中,病人应始终保持主导地位,选择并引导医生为自己看病。病人在每一次就医时都要抓住就诊的重点,向医生描述自己当前最为困扰的症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希望达到的疾病治疗期望值等。初诊的病人最好选择医生时间相对宽裕的时候就医,让医生有充分的时间认识了解自身疾病,并与医生讨论最佳的、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患了癌症,“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在所难免,而许多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病人的这种心理,用所谓“抗癌保健品”蒙住病人的双眼,欺骗病人。其实,药品与保健品的区别最主要是在于其中各种成分的剂量以及使用方法,癌症病人往往在广告中看到与药品一样的成分,就误将保健品当作药品一样服用,以期商家承诺的奇效出现,可最终不但受到经济上的损失,还因此耽误病情,得不偿失。因此,癌症病人应该相信医院,相信正规的治疗,癌症目前没有特效药,也没有万能药,只有接受专业治疗,才有机会康复。

原则四 精挑细减有方

“你目前在吃什么药?”

“抗癌西药、中药、化疗减毒药、升白细胞药、补血药、提高免疫功能药、营养药、滋补药、镇痛药、止吐药……每次服的药粒有一大把,还有一杯冲剂、两瓶口服液、一碗自煎的中药。”

“这些药物已足以把大半个胃‘撑满’,已无空间再容纳其他食物,我不想吃东西。”一位肿瘤患者回答。

还有一位结肠癌病人,10年前接受正规抗癌治疗后根除了癌症。由于病人担心癌症复发,一直不间断地服用大量的“扶正抗癌”药物。殊不知,他长期大量服用的药物中大多数是含糖量非常高的冲剂。病人对自己已患有隐性糖尿病浑然不知,结果病情悄悄不断加重,最终出现严重糖尿病并发症。

这些情况在癌症病人中比较普遍。只要被戴上“癌症”的帽子,病人就会主动或被动地服用大量药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多,服药的时间非常长。若对他们正在服用的一大堆药物进行分析,似乎每一种药物对病人都有益处。但是,如果真正将病人吃的全部药物放在一起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药物常常可带来许多危害:药物的有效治疗作用相互抵消;不同的药物相互作用后产生各种不良反应;药物过多造成机体在短期内无法充分代谢和利用,被当作废物排出体外,这样势必增加肝脏肾脏的负担,甚至损伤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药物影响病人的食欲及消化吸收功能,致使其出现严重营养不良。此外,服药过多还会大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使病人和家属不堪重负。

我们主张,癌症病人要精选药物种类,精减用药剂量。但要真正让癌症病人“减负”,还必须与家属和医生密切配合。

1.病人主动参与诊疗过程很重要,不管是初诊还是复诊,都应积极主动向医生叙述病史和既往用药史,叙述服药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和反应。

2.如果病人同时在多处就医取药,或自购、自服药品,要把真实情况告诉医生,在医生的帮助下,精选及精减用药。

3.病人在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充分了解所服用药物有哪些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4.病人在服药期间,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立即告诉医生,以便医生重新改进药物处方,及时换药或停药。

5.癌症病人对抗癌药品的宣传比任何人都敏感,因此,病人和家属应充分警惕某些媒体将抗癌药物过分夸张或虚假的宣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