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检验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检验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转变,使检验科的工作定位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因此,检验科主任作为科室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的管理者,要重视实验与临床的结合,甚至直接参与临床会诊、技术咨询。根据21世纪学科发展趋势和检验科的任务定位,科主任在学科建设中应遵循“服务”、“管理”、“教育”、“效率”、“效益”、“创新”、“竞争”和“法制”八个方面,履行好自己的职能。

一、检验学科发展的机遇

知识经济的兴起为检验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知识成了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最主要的因素,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全新的名词也开始在世界回响,这就是“知识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大量产生和更新,以及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使得传统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高,知识含量大大增加。知识创新不但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也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提高竞争力的焦点。经济的发展不再是完全靠劳动力资源和资本的占有与配置,更多的是取决于知识的占有与配置,知识成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知识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及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这种知识及经济的相互融合导致了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大量涌现。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许多学科的高新理论和技术方法广泛渗透于医学科技使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成为研究和应用范围最广泛、最活跃、分支科学最多的科学领域。随着克隆技术的成熟,测序技术的完善,已经进入后基因时代。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生殖遗传工程和新材料、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作为知识密集型学科——医学的飞速发展,也使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成为新世纪的带头学科。也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边缘学科——检验医学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如何能使我们的学科能在医学技术的学术领域保持其先进性,就看我们检验工作者是否能占领本学科的技术前沿,掌握、应用高新技术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检验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转变,使检验科的工作定位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基础医学的发展及与临床医学的密切结合,要求实验室的工作更加密切地结合临床,不断地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把有限的实验数据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更多地、更直接地参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近年来,先进的实验技术与仪器在国内逐步普及,不仅提高了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还为临床提供了许多新的指标,如何将这些方法的原理、临床意义介绍给医护人员使之能合理地选择实验,正确地分析试验结果,用于诊断和治疗。恰当的标本收集与运送以保证分析前质量控制。如何从临床那里获得患者资料、病情变化、治疗方案,保证分析后的质量评估,并对临床的诊治工作提出建议是检验医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检验科主任作为科室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的管理者,要重视实验与临床的结合,甚至直接参与临床会诊、技术咨询。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社会和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也为检验科工作定位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知识的普及,使人类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医学模式也由实验医学时代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整体医学时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随之医院功能任务发生变化,由单纯的治疗转向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四大功能,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医院工作从院内医疗扩大到院外社区,传统的“坐等病人”的服务方向将转变为切实“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方式,检验科的服务质量也在内涵上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展。要处理好“高档仪器全自动实验室”与“社区服务和简易、快速”实验诊断的关系。医学检验不仅在诊断与治疗,而且在预防和环境保护诸方面的服务都要得到社会的认可。

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医疗费用筹集和支付方式的“低水平”将影响医院收入;定点就医、定点购药制度的实施,将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昔日以医院为主体的垄断局面;国家通过经济、法律手段对医疗行为进行严格而规范化的管理;医疗保险费用支付逐步向按平均门诊和住院费用为依据定额支付,将采取先检查医院的费用是否合理,对不合理部分不给予支持的“后支付”,这就必须规范医疗行为、科学研究与医疗实践,逐步开展循证检验医学的工作。所谓循证检验医学就是通过大量的文献复习和临床总结,不断地对本专业的实验项目进行方法与评价、临床价值评价及经济学评价,寻求最直接、最有效、最准确、最合理的,结合实验项目及其组合,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三、科主任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21世纪学科发展趋势和检验科的任务定位,科主任在学科建设中应遵循“服务”、“管理”、“教育”、“效率”、“效益”、“创新”、“竞争”和“法制”八个方面,履行好自己的职能。

1. 服务 这里指的服务有双重含义:首先,“服务”是对科室工作的“定位”,作为科主任,思想应明确检验科的工作性质不同于研究室,检验科的工作重点是直接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第一线服务的,因此科室的每一项工作,制定的每一项措施,科室的布局与设置都应适用于临床与病人,工作的宗旨是一切为了病人,服务于病人;一切为了临床,服务于临床,衡量科室工作优劣的主要标准是病人和临床的评价,“服务”另一层含义是科主任作为科室的领导,既要带领全科人员完成任务,还要有为本科人员排忧解难的公仆意识,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感到领导是在关心他、体贴他,使之理解领导管理科室,执行制度是为了科室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工作人员本身的利益,因为每个成员是生存在集体之中的,科室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是捆在一起的,“大河无水、小河干”,科室不发展、无地位,个人更谈不上发展、提高。

2. 管理 是科室良性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科室管理包括质量管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和信息管理。每项管理要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网络化和法制化。

(1)质量是科室的生命:是科室建设的根本,是科室管理的重点,科室以质量求生存、求信誉、求发展。建立“大质量观”,强化质量和成本的统一,以“优质”、高效低耗为目标。强化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意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全面质量保证系统各个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所谓全面质量系统,包括:① 指导临床医生如何正确选择实验项目,如何进行最合理、最经济的项目组合;② 如何正确采集、保存、运输标本;③ 如何严格执行分析中质量控制(正确的仪器校准和使用,合格试剂的应用),规范化的操作规程;④ 如何进行分析后的结果评估;⑤ 如何帮助临床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合理地、准确地用于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自行编制了8个文件,通过科内及院内的网络系统进行计算机管理,收到了明确效果。

(2)资金是科室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也是科室管理的对象,科室虽不直接经营货币,但通过科室提供的技术服务,最终以医疗收费、成本核算货币形式,表现出科室对卫生资源及有关经费等资金的利用程度,对资金能否合理利用以达最优。

前已述及,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实施,给医院带来的挑战的重要一方面就是医疗费用筹集和支付方式的“低水平”,这将影响医院的收入及医疗保险,费用支付逐步向按平均门诊和住院费用标准为依据的定额支付法,将采取先检查医院的费用是否合理,对不合理部分不给予支付的“后支付”,这些都要求科室有严格的经济管理和经济意识,科室一方面应凭借自己的技术多方争取和筹措资金,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现有财力、物力,自力更生,挖掘潜力,精打细算,严格管理,杜绝各种方式的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处,用于重点项目或那些有发展前途的项目,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 创新 科主任肩负带领学科的重任,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在科室现状的基础上,谋划科室未来,要敢为人先,勇于打破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只要有利于检验技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临床与病人,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就要大胆地设想、积极地探索、努力去实践。要针对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解决问题,通过创新求发展、求进步、求提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审视科室工作,分析科室建设现状,谋求科室建设的未来,把着眼点放在本学科发展前沿,看看哪些已经过时需要摒弃,哪些还有缺点需要完善,哪些还是需要填补,要明确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要在管理方面进行变革创新,科主任是否注重未来,谋求发展,具有开拓创新思想,将对科室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做好创新要妥善处理好4个关系;克服两种倾向,即处理好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巩固现有优势和创新的技术增长点的关系;循序发展与跳跃性突破的关系,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长远发展结合的关系。要克服以下倾向:一是创新精神不够,目光短浅、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自我满足,缺乏创新动力和进取意识;二是盲目创新,不切实际、偏离学科建设方向、要明确检验科的性质是以临床第一线为服务的科室,所以工作要以临床为第一需要,既要考虑试验的先进性,又要注意试验的成本、病人经济负担的可能。技术的创新要与科室特定建设相结合,① 科室特色要符合医院的性质和任务;② 符合本科在院内承担的任务和自身优势;③ 要瞄准国际发展趋势;④ 符合临床的需要;⑤ 围绕特色建设进行仪器的购置和人才培养。

4. 教育 不断地、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对科室人员进行伦理道德和专业知识的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是保证高水平、高素质技术的关键,是科室建设的基础,伦理道德教育是要每一个工作人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自身素质,是使每一个工作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每出一份检验报告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对病人切身的利害关系,进而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每一项操作规程。要使每一个工作人员有集体责任感、集体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认识到个人是生存于集体之中,集体有发展、科室有地位、个人才能提高。个人利益与科室利益一致的,科室的进步是个人奋斗的综合,但没有良好的科室环境,没有科室同志互相的支持和配合,个人发展也是困难的。专业知识再教育是提高科室整体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术创新基础。20世纪末是人类历史上知识增长最快的年代,约5年知识量就会翻上一番(20世纪初期需要30年,中期需要10年),学者们将这种知识快速增长及其社会进步效应称为知识革命,由此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观点。知识创新和知识老化总是在不停交错中进行的,不加强学习,仅靠经验就会落后。在继续教育中要处理好:学科内容发展规划与解决目前存在技术问题的关系;不同技术系列,知识结构对知识要求层次不同的关系;学科发展前沿与实际工作需要的关系;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的关系。专业知识的教育,技术素质的提高可采取多种方式,专家授课,严格考核只是常用的一种形式,积极参与各类基金、课题的申报竞争,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科研资金、仪器。靠课题凝聚人、吸引人、培养人,靠基金、仪器出成果、上水平,组织技术人员总结工作经验体会的研究成果著书立说,都有利于专业知识继续教育。

5. 效益 科主任作为科室的管理者,必须明确科室工作的投入和产出效益,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良好的经济效益是科室良性运行的基础。学科要发展,就必须有资金来促使仪器的更新和人才的引进,而目前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医疗费用筹集和支持方式的低水平对医院收入的影响,要求科主任有经济头脑,要有科学的经济管理,既要注意创新,开展新技术,用于临床,更要注意“节流”,杜绝浪费,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要注意经济效益是建立在社会效益基础之上的。什么是检验科的社会效益?就是遵循循证检验医学的观点,准确、及时、经济地发出检验报告,选择最直接、最有效、最合理、最经济的检验项目或项目组合提供给临床,一定要杜绝目前少数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选用不合格试剂,影响试验的准确性或为了增加收入,采取“大撒网”式的临床价值和明确的多项目的组合,给病人增加不必要负担的错误倾向。科主任决策中,必须考虑采用的技术工作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效益,能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或无效劳动;是否顾全了大局,避免了过度服务。只有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并兼顾经济效益,才是科主任正确的效益意识。

6. 效率 学科要发展,要注重两个效率,即充分发挥科室每个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力作用和充分发挥仪器的效能。检验医学是门综合学科,涉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领域和高科技理化技术,科主任不仅要认识到带头作用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一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因此无论是在专业技术上,还是在科室管理上,都应当发挥全科人员的积极性。科主任要善于发现科室每个人员的特长,了解其知识、生活背景,了解他在专业发展上想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要正确处理好“能力”与“学历”的关系,学历在某种情况下能反映其工作的能力,但不是全部,高学历但缺乏实践经验的人员要注重基本技术与实践方面补课,而对有较多实践经验学历较低的技术人员要加强基本理论及现代检验医学的知识的培训,加强独立思维能力和检验与临床结合意识的培养,结合科室发展的需要和本人的综合素质,将其放在最能发挥其积极性的岗位上。先进的仪器和良好的使用与管理,充分发挥其效率,是科学建设的必备因素,首先在购置仪器类型时:① 要注意目前的工作需要,也要考虑学科长期发展;② 仪器所测量参数适合医院的总体任务和科室特色,仪器的档次、型号与科室工作的质与量的要求要匹配;③ 要兼顾仪器的先进性、实用性、计划性、可行性及可信性(品牌、服务、信誉)。另外要注意仪器的维护、维修和管理。第三要注意培训使用仪器的技术人员,使其对仪器的设计原理、操作技术、仪器的校准、参数的设置及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发挥出仪器的最大效能。

7. 竞争 科主任应当明确,强烈的竞争意识能够转化为拼搏进取精神,形成不甘人后的奋进局面。因此科主任要在科室里鼓励全科同志积极竞争,并建立一系列竞争机制、鼓励冒尖,保护尖子,以激励上进,促进工作,同时科主任与本专业的同行间也应勇于竞争,以推动专业技术的提高。科主任的学术水平、学术知名度,往往代表着医院该专业的技术水平和学术地位,在科室竞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领导作用,科主任应做到:掌握的信息比他人多,学术思想要比他人新,技术水平要比他人高。同时不能因循守旧,要勇于接受新事物,对科室管理、科学建设、人才培养有新出路、高起点。科室间竞争的三个要素是人才、设备、信息,能否在竞争中取胜,靠的是高水平的技术特色、标准规范的质量保证和鲜明的临床服务意识。

8. 法制 治理国家要有宪法,管理科室要有制度。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应作为加强科室建设一项紧迫又重要的任务。加速医事立法是当务之急。由于患者维权意识增强,消费权、知情权、选择医生权、隐私权的公开推行,而医疗行为又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必须具有相当学识水平、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人员,从接触病人、通过体检、辅助诊断、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完成诊疗全过程或称消费过程,而这种消费过程带有很大的探索性、风险性、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它截然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采用于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去解决医疗的特殊消费显然不妥,只能带来更大的矛盾。目前国务院已颁布针对医疗活动的专门法律,与卫生部门以前制定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在裁决医疗纠纷中的法律有很大发展,因此,医学检验界学术机构根据新的法规应及时制定一些建议、导则、标准,至少在医务人员中树立一约定的共识、规范和参考极为重要。

科主任必须明确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操作规范、制度法规,这是科室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科主任必须掌握或熟悉与之工作相关的标准、规范制度和法规,才能在医疗工作实践中,教育、检查、监督和约束科室人员遵纪守法,实行科室法制化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法制管理,首先要从补充修订、汇总科室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入手。科室内的管理规章涵盖了科室的方方面面,包括:对人的行为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制度,以及仪器设备、消耗器材、实验室管理制度等,完善规章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抓制度建设、抓管理提高必须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即使有了较完整的制度,也要随着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医疗技术更新发展变化,不断修改补充制度,使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稳步扎实地提高。

(丛玉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