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脉穿刺后出现血肿的处理

动脉穿刺后出现血肿的处理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上急性EDH以颅脑外伤多见,且多发生于受重击局部,偶为自发因素。与急性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和弥漫性轴索损伤不同,EDH不是头的相对运动所产生,而是局部而主要是硬膜和颅骨血管的破裂。少数EDH非创伤引起,包括颅骨感染性疾病、硬脑膜血管畸形和颅骨转移瘤。③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即持续昏迷,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这类病人较易误诊。并非所有的急性EDH需要立即手术清除血肿。

硬膜外血肿(extradural hematoma,EDH)是发生于硬膜和颅骨之间的潜在腔隙的血肿。临床上急性EDH以颅脑外伤多见,且多发生于受重击局部,偶为自发因素。EDH容易治疗,合并的脑损伤一般不重,如及时治疗常常能取得良好的预后。随着现代CT影像的进步使EDH获得诊断快速而准确。

(一)发生率

EDH占所有头伤病人的10%~20%。头伤清醒以后恶化昏迷的病人中EDH占17%。

(二)相关解剖

硬膜与颅骨联系较紧密,特别是在骨缝处。主要骨缝为冠状缝(额骨与顶骨)、矢状缝(双侧顶骨)和人字缝(顶骨与枕骨)。EDH一般不超过骨缝。由于骨折线穿越上矢状窦或横窦,亦可引起骑跨于窦上的巨大硬膜外血肿,这类血肿的不断扩张,多为硬脑膜与骨内板剥离后,导致新的出血所致,而非仅由静脉压造成继续出血。EDH最常见的部位是颞顶部,占70%~80%。该部位骨质相对较薄,脑膜中动脉紧贴其内板。发生于额部、顶部和枕部的血肿各占10%左右,其中部分枕部EDH为横窦上下骑跨型。EDH较少发生于矢状窦附近。

(三)病因和病理生理

创伤是最经典的原因,常常为钝性伤,如交通事故、打击、坠落和其他意外。与急性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和弥漫性轴索损伤不同,EDH不是头的相对运动所产生,而是局部而主要是硬膜和颅骨血管的破裂。EDH的出血来源多见于硬膜血管的破裂,包括脑膜中动脉分支、静脉、硬膜静脉窦和颅骨血管(板障和颅骨导血管)等,颅骨骨折导致脑膜中动脉破裂是最常见的原因。少数EDH非创伤引起,包括颅骨感染性疾病、硬脑膜血管畸形和颅骨转移瘤。也可由凝血障碍所致,如终末期肝病、慢性酒精中毒、血小板功能障碍。

(四)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EDH为创伤性,常伴有局部头皮裂伤、肿胀或挫伤,从而提示损伤的部位和可能的血肿部位。根据打击的力量以及出血速度不同,可表现为不同时限的原发昏迷。

1.意识障碍 由于原发性脑损伤程度不一,这类病人的意识变化,有3种形式:①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伤后无原发昏迷,至硬膜外血肿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出现意识障碍,这类病人容易漏诊。②原发性脑损伤略重,伤后曾一度昏迷,随后即完全清醒或有意识好转,但不久又再次昏迷,这类病人即所谓典型病例,EDH病人中的20%~50%有典型的中间清醒期。最初,头部受力引起意识改变,意识恢复后,EDH继续增大,直至占位效应明显、引起颅内压增高,重新导致意识障碍,甚至脑疝形成。这类病人容易诊断。③原发性脑损伤严重,伤后即持续昏迷,颅内血肿的征象常被原发性脑挫裂伤或脑干损伤所掩盖,这类病人较易误诊。

2.颅内压增高 随着颅内压的增高,病人表现为头痛、呕吐、躁动等,进一步发展则可发生Cushing反应。经典的Cushing三联征是全身血压升高、心率变慢和呼吸抑制。主要是颅内压增高后脑灌注不足所致。此时,若使用抗高血压治疗可能引起脑缺血。血肿清除后可消除Cushing反应。等到衰竭时,则表现为失代偿,呈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及呼吸抑制。

3.神经系统体征 单纯的硬膜外血肿,早期较少出现神经受损体征,仅在血肿形成压迫脑功能区时,才有相应的阳性体征。当血肿不断增大引起颞叶钩回疝时,病人则不仅有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紊乱,同时将相继出现患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等典型征象,如果病人伤后立即出现面瘫、偏瘫或失语等症状和体征时,多为原发性脑损伤所致。偶尔,因为血肿发展急速,造成早期脑干扭曲、移位并嵌压在对侧小脑幕切迹缘上,则可引起不典型体征:即对侧瞳孔散大、对侧偏瘫;同侧瞳孔散大、同侧偏瘫;或对侧瞳孔散大、同侧偏瘫。应立即借助辅助检查定位

(五)实验室检查

必要的检查包括血细胞比容、血生化、凝血实验、血小板计数。严重头伤引起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释放,导致DIC。必要时应给予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成年人发生EDH时,很少引起血细胞比容明显下降。婴幼儿的血容量小,同时硬膜外出血可经过颅缝扩展,导致明显的血液丢失,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因此,应该监测血细胞比容。

(六)影像检查

1.X线片 尽管CT扫描已逐步替代X线成为颅脑外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但颅骨X线片也能显示骨折线走形及是否跨越脑膜中动脉的血管沟等信息,提示可能的血肿部位。虽然骨折并不意味着EDH,然而,90%以上的EDH有颅骨骨折。儿童颅骨的可塑性较大,EDH时发生骨折的比例稍低。

图3-19 CT平扫示硬膜外血肿

2.CT扫描 CT是诊断EDH最精确而敏感的方法(图3-19)。其表现具有特征性。血肿受骨缝之间硬膜与颅骨内板的限制,血肿在CT轴位上呈双面凸镜样,多表现为均匀一致的高密度,有时也可见部分区域由于血清渗出和新鲜出血而呈混杂密度。特急性出血可为低密度,可能表明有活动性出血。血肿中血红蛋白的量决定了射线吸收量。信号强度依时间而改变。急性期为高密度;2~4周时,变成等密度;时间更长,则变为低密度。头颅顶部(穹窿)和颅底(如中颅底)的出血少见,由于解剖位置的关系,其诊断较困难,容易漏诊,必要时行冠状CT扫描或MRI发现并判断血肿的位置和大小。

3.MRI 急性出血为等信号,故急性创伤不考虑行

MRI检查,但对脑挫裂伤的检出率高于CT扫描。

(七)诊断与鉴别

应该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幕上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应判定在颞叶钩回疝征象之前,而不是昏迷加深、瞳孔散大之后。故临床观察殊为重要,当病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压差加大或出现新的体征时,即应高度怀疑颅内血肿,及时进行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颅骨平片、A型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扫描等。

(八)手术适应证

EDH治疗决策取决于多种因素。当EDH具有占位效应并引起脑结构变形、脑疝形成和颅内压增高,或引起神经功能损害时应积极手术治疗。并非所有的急性EDH需要立即手术清除血肿。如果病变小,病人神经系统功能良好,可密切观察病人并早期行CT扫描,若血肿体积增大或症状恶化,应手术清除血肿。

手术治疗适应证为:幕上EDH体积>30ml、厚度>15mm、中线移位>5mm均应手术清除血肿,符合上述血肿条件的病人多有意识恶化或定位体征。非手术治疗适应证为:幕上血肿体积血肿<30ml,厚度<15mm,中线移位不超过5mm,GCS评分>8分且没有局部神经功能障碍;无意识恶化、眼底水肿及新病征出现;非颅中窝或颅后窝血肿者。治疗措施应是在严密观察病人临床表现的前提下,采用降低颅内压、止血及活血化瘀药物治疗,须行CT做动态监测,尤其是伤后的头24h。

(九)手术治疗

1.术前准备 CT扫描后,尽快进入手术室,病人仰卧,注意三翼钉固定可能扩大已有的颅骨骨折。枕部或颅后窝血肿应侧位、侧俯卧位或俯卧位。在不了解颈椎和颈髓情况时,应用硬的颈领固定。血肿位置也是重要的手术因素。颞叶血肿容易引起脑疝,导致病情迅速恶化;颅后窝血肿多为静脉窦破裂,代偿容积小,常常要急诊清除血肿。通常多采用骨窗开颅或骨瓣开颅术,便于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和必要时行硬膜下探查,是硬膜外血肿沿用已久的术式。骨窗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适用于病情危急,已有脑疝来不及行影像学诊断及定位,直接送入手术室抢救的病人,先行钻孔探查,然后扩大成骨窗清除血肿。钻孔的顺序应是先在瞳孔散大侧颞部骨折线的附近,有60%~70%的硬膜外血肿可被发现。探得血肿后按需要延长切口,扩大骨孔,排出血肿,并妥善止血。若清除血肿后硬脑膜张力仍高,或膨起或呈蓝色时均应切开探查,以免遗漏硬脑膜下或脑内血肿。术毕,硬膜外置橡皮引流条,分层缝合头皮。颅骨缺损留待2~3个月之后择期修补。

2.手术方式 常规开颅,注意血肿位置。骨瓣打开后,即见血肿,清除血肿、出血点止血。静脉窦出血一般经过压迫止血,注意抬高床头,避免静脉空气栓塞。

(1)骨瓣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大部分病例。由于CT扫描检查的普及,能很好了解血肿的部位、大小和伴随的脑损伤情况,并能动态地观察血肿的变化,多数病例诊断明确。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行骨瓣成形开颅。血块可用吸引器吸去或用脑压板剔出。清除血肿同时寻找出血来源。来自静脉窦的出血一般只需用明胶海绵覆盖即能控制。较严重的静脉窦出血可用止血纱布、肌片、生物胶等止血。来自脑膜中动脉的出血则需用双极电凝、结扎控制;若出血来自脑膜中动脉进颅处,须将颞部脑膜自颅中窝底翻起,沿脑膜中动脉找到棘孔,用小棉粒将棘孔塞住。由于出血常来自脑膜中动脉,为了能及早将其控制,清除血肿时应从接近颅底之处开始,发现出血点后立即进行处理。待血肿清除后,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仔细检查有无出血点,并逐一止血,防止术后再出血。注意同时伴有其他颅内损伤,如硬膜下血肿或脑内血肿,必要时一并清除。仔细悬吊硬脑膜于骨窗外缘,回置骨瓣并固定,分层缝合头皮,硬膜外置引流24~48h。颅后窝的硬脑膜外血肿用枕下开颅。皮肤切口采用一侧枕下直切口或正中直切口。找到血肿后按其大小和位置将骨孔扩大,清除血肿。

(2)骨窗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CT时代之前,经常采用钻孔探查,尤其是病人表现定位体征或症状迅速恶化时。现在的CT能快速扫描,一般不需要直接探查,除非病人颅内压极高、全身情况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现在适用于病情危急、已有脑疝来不及行影像学诊断及定位,直接送入手术室抢救的病人,先行钻孔探查,然后扩大成骨窗清除血肿。如果病人表现为脑疝,应先在血肿部位快速钻孔,清除部分硬膜外血肿,使颅内压部分缓解。然后,开颅清除全部血肿。急性患者的症状如能提示血肿部位,则探查性钻孔先在该部位施行。如果症状不能提示血肿部位,可先探查颞部,因为这是最常发生血肿的所在。通过颧弓后1/3上方3~4cm处的钻孔,一般能找到颞部血肿。但少数患者的血肿接近颅中窝底,所以探查时亦应注意颅底部分。如在颞部未发现血肿,可在额、顶和枕部依次钻孔进行探查。这些探查性钻孔的切口都应采取这样的方向,使能延长成减压骨窗,或可将各钻孔连接成骨片成形。如果这些钻孔仍未发现血肿,当在对侧头部的相同部位进行探查。如果仍属阴性,最后应做枕下探查。清除血肿后,宜做硬膜小切口,探查硬膜下情况。发现硬膜下血肿时一并清除之。清除硬膜外血肿后硬膜应松弛塌陷,脑压降低。如脑压仍高,或者患者病情全无改善甚或有所恶化,应考虑另有颅内血肿,或有脑水肿—脑肿胀存在,应在其他部位再做钻孔探查。

(3)钻孔穿刺清除硬膜外血肿:其适应证为病情相对稳定,出血量30~50ml,经CT检查明确定位,中线移位达0.5cm以上,无继续出血者。方法则按CT所示血肿最厚处,行锥孔或钻孔,然后插入吸引针管或放入带绞丝的碎吸针管。排出部分血液后再注入尿激酶,或尿激酶加透明质酸酶溶解残留的血凝块,反复数次,留管引流3~6d至CT复查血肿已排尽为度。该方法也可用于院前急救或脑内血肿的引流。

3.术后处理 病人通常放在监护病房直至病情稳定。处理好相关的颅内或全身损伤。行CT扫描,了解血肿清除的程度,并及时发现迟发性血肿。

(十)并发症

EDH引起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大脑前和大脑后动脉闭塞,导致脑梗死形成。进一步的脑疝压迫脑干,引起Duret出血,多发生在脑桥。颞叶钩回疝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常常需要数月的时间来恢复。3岁以内的儿童,颅骨骨折可能导致蛛网膜囊肿、生长性骨折形成。长期脑搏动和膨出形成囊肿,使骨折不能愈合,硬膜撕裂范围扩大,骨折边缘也扩大。通常形成搏动性头皮包块。

(十一)预后

尽管EDH治疗的终极目标是达到零病死率和100%的良好功能预后,但报道的病死率为9.4%~33%,平均约10%。若病人生存,则术前的运动功能、GCS和瞳孔反应与病人的功能预后显著相关。不合并脑损伤的单纯的EDH,只要迅速清除血肿,则预后极好。总之,EDH是神经外科的紧急情况,需要密切的临床和影像学观察或手术清除。多数病例有颅骨骨折、脑膜中动脉分支破裂。快速的诊断和适当的处理使病死率极低,获得良好的功能预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