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宋代陈言所撰,为我国医学宝库中较有影响的病因学专著,其对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颇具新意。这弥补了《黄帝内经》只言内伤五脏气热致痿的不足,使对痿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前进了一步。书中所载四斤丸、麋角丸、芎桂散及藿香养胃汤等方剂,仍是今天临床治痿的常用方剂。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宋代陈言所撰,为我国医学宝库中较有影响的病因学专著,其对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颇具新意。书中指出,痿病常因随情妄用、喜怒不节、劳逸兼并而引发,就是指房事无节而过度、情志不调以及劳累(心劳和体劳)和安逸过度是致痿之因,并首次提出痿躄属内伤气血不足之所为的论点。他认为,内脏精虚,营卫失度,发为寒热,以致使皮血、筋骨、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故致痿躄。这弥补了《黄帝内经》只言内伤五脏气热致痿的不足,使对痿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前进了一步。书中所载四斤丸、麋角丸、芎桂散及藿香养胃汤等方剂,仍是今天临床治痿的常用方剂。
《扁鹊心书》
这提示我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要敢于突破前人的框架,以实践为根据,闯出新路子,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
麋角丸:治五痿,皮缓毛瘁,血脉枯槁,肌肉薄着,筋骨羸弱,饮食不滋,房事不兴,四肢无力,爪枯,发落,眼昏,唇燥,疲惫不能支持。组成用法:麋角(打碎,酒浸一宿)500克,熟地黄120克,大附子(生,去皮、脐)45克。上用大麦粉1 500克,以一半铺底,一半覆药上,以二布巾隔覆,炊一日,取出药与麦,分别焙干为末,以浸药酒,添清酒煮麦粉为糊,搅和得所,杵3 000下,丸如梧子大。每服50丸,温酒、米汤任下,食前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