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帝内经》奠定了痿病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奠定了痿病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痿病的记载,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一书中出现的最早,书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痿病的病因病理、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等内容。历代医家有关痿病的论述,鲜有逸出《黄帝内经》之藩蓠,它为后代研究痿病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根据发病脏腑的不同以及五脏同五体的相关性,将痿病分为皮、肌、筋、脉、骨痿五种类型。

关于痿病的记载,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一书中出现的最早,书中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痿病的病因病理、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等内容。历代医家有关痿病的论述,鲜有逸出《黄帝内经》之藩蓠,它为后代研究痿病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认为,痿病是由湿、湿热、劳累过度和七情不调等原因引起五脏气热、耗伤津血,导致肢体筋脉骨肉失却濡养而发的。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弛长为痿。”《素问·痿论》又云:“悲哀太甚……传为脉痿……劳倦……发为骨痿。”在五脏之中,肺居上焦,为五脏之华盖,职司治节,其功能若雾露之溉而润养他脏,从而又强调“肺热叶焦,发为痿躄”。《素问·痿论篇》除此之外,对病因的性质与痿病类型的关系也有所认识,如认为感于湿邪者易患肉痿,七情不调者易患筋痿和脉痿。

肺热叶焦,发为痿:肺热叶焦,是形容肺叶受热,灼伤津液的病理状态;痿,即四肢痿废不用。,两腿行动不便。

枢折挈:形容关节弛缓,不能提举活动,犹如枢轴折断不能运转。

肾主骨,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肉,肺主皮毛,五脏和五体相互关联,五脏功能相互协调,不断生成气血津液以供给身体各部分的营养需要。《黄帝内经》根据发病脏腑的不同以及五脏同五体的相关性,将痿病分为皮、肌、筋、脉、骨痿五种类型。其对痿病症状的描述也精简扼要,如皮痿者“皮毛虚弱急薄”、筋痿者“口苦,筋膜干……筋急而挛”、肌痿者“渴,肌肉不仁”、脉痿者“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骨痿者“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足不任身”(《素问·痿论篇》)。《黄帝内经》有关五痿之间的鉴别诊断阐述,如皮痿“色白而毛败”、肉痿“色黑而齿槁”(《素问·痿论篇》)等,从皮肤的颜色和五体的变化两方面来阐述五痿的证型特点以资区分,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辨证。

《黄帝内经》论述痿病的治疗,首先提出了“独取阳明”(《素问·痿论篇》)的治疗原则,这是因为阳明是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能润养宗筋。冲脉是十二经之海,阳明经与之相合于气街,又同维系周身的带脉和主一身之阳的督脉相联络,故有“阳明为之长”(《素问·痿论篇》)之称,这对后人治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诸医所尊崇。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痿病的针刺治疗,同样也适宜于临床用药。如补中益气汤和参苓白术散就常用来治疗脾胃气虚型痿病。这一原则同时又提示我们,对于痿病这一疑难病证,无论其起因如何,在用药时均应调理脾胃,顾护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可过用苦寒之品以免损伤中阳,或过用温燥之品以免劫伤脾阴,而且常加入谷芽、麦芽、山楂等健胃之品。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素问·痿论篇》)是《黄帝内经》提出的又一治痿原则,这主要适宜于用针刺的方法治疗痿病,根据所主之旺时择时针刺,用补其荥穴和通其俞穴的方法以治疗各型痿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