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肛门闭锁术后天,肠管自肛门脱出小时

肛门闭锁术后天,肠管自肛门脱出小时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肛门闭锁术后2天,肠管自肛门脱出4小时”于1998年3月7日入院。会阴部肛门隐窝处有一瘘孔,直径约0.2cm,其后缘见一矢状切口长约1.0cm,缝线未脱落,肠管自此脱出6.0cm左右,黏膜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未见糜烂及出血。会阴部肛门隐窝处可见一瘘管,其后方一长约1.0cm手术切口,自此肠管脱出约6.0cm,黏膜暗紫色水肿充血。入院初步诊断会阴部肛门成形术后、急性肠套叠。

【病历摘要】 患儿,男,2个月。因“肛门闭锁术后2天,肠管自肛门脱出4小时”于1998年3月7日入院。生后发现会阴部无正常肛门,隐窝处有一小瘘孔,开始排便排气较顺利,渐渐排便困难,并腹胀,母乳喂养。在当地医院行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第2日晨开始阵发性哭闹,伴呕吐3次,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有黄绿色液体,量较多,未排便,排尿一次。发热37.8℃。4小时前发现肠管自肛门脱出,来我院就诊以肛门闭锁术后急性肠套叠收入院。家族中无特殊病记载。

体格检查:T 37℃,P 100次/分,R 29次/分,BP 85/50mmHg,体重3.7kg。一般状态良,发育尚可,营养差,消瘦,皮下脂肪薄,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外形正常,前囟平坦。呼吸运动不受限,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心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膨隆,可见肠型,腹壁不红,无压痕,腹软,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左下腹可触及一包块,约3.0cm×5.0cm,质中度,光滑,可移动,触之哭闹,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亢进,6次/分,可闻及气过水声。会阴部肛门隐窝处有一瘘孔,直径约0.2cm,其后缘见一矢状切口长约1.0cm,缝线未脱落,肠管自此脱出6.0cm左右,黏膜充血,水肿,呈暗红色,未见糜烂及出血。肛门指诊:手指于脱出肠管旁顺利进入4.0cm,未触到反折,手指感觉肛门括约肌收缩无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2×109/L;中性粒细胞0.75;红细胞计数3.20×1012/L;血红蛋白90g/L;凝血常规正常;血液生化检查:血清钠离子136mmol/L;血清氯离子95mmol/L;血清钾离子3.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3mmol/L。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腹部立卧位X线片可见多处液气平面,膈下无游离气体。心电图检查报告正常心电图。

入院诊断:①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会阴瘘;②会阴部肛门成形术后;③急性肠套叠。

【第一次查房】 (入院后第一天)

住院医师:本病例特点有①2个月小婴儿。②出生时发现肛门隐窝处无正常肛门,有一小瘘孔,排气排便,此后逐渐排便不畅,出现腹胀,两天前在当地医院行会阴部肛门成形术,术后第2天晨,突然阵发性哭闹,伴呕吐3次,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含黄绿色液体。4小时前见肠管自肛门脱出。③查体发育尚可营养差,心肺无异常。腹膨隆,可见肠型,左下腹可触及一包快,触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会阴部肛门隐窝处可见一瘘管,其后方一长约1.0cm手术切口,自此肠管脱出约6.0cm,黏膜暗紫色水肿充血。④凝血常规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稍低,血离子数正常。腹部立卧位X线片显示肠管扩张可见多个液气平面,膈下无游离气体。⑤肛门指诊,手指可进入直肠。入院初步诊断会阴部肛门成形术后、急性肠套叠。入院后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补液。请上级医师指示进一步做哪些检查及治疗方案。

主治医师:根据病史和体征,诊断先天性无肛直肠会阴瘘、会阴部肛门成形术后、急性肠套叠。肠套叠是外科急腹症,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多发在4~8个月。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的原因有:①饮食改变,引起肠道功能紊乱;②回盲部解剖因素;③病毒感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和肠壁限局性增厚;④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因素;⑤遗传因素。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出现有规律的阵发性哭闹,呕吐,排血便,即果酱样便。治疗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的适应证:发病不超过48小时,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及离子紊乱,腹胀不重者。禁忌证有:①病程超过2天,全身情况显著不良,如严重脱水,精神委靡,高热或休克,3个月以下婴儿尤应注意;②高度腹胀,腹部明显压痛,疑有腹膜炎,腹部X线片可见多个液气平面者;③套头已达脾曲者;④多次复发疑有器质性病变者;⑤小肠型肠套叠。具体方法:①空气灌肠;②腹部彩色多普勒监视下水压灌肠;③钡剂灌肠。灌肠复位不成功和不适合灌肠者应急诊手术。手术方法有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此患儿虽然发病时间未超过48小时,但属2个月的小婴儿,腹胀明显,套入的肠管已经从肛门脱出,水肿较重,X线片显示多个液气平面,病情复杂适合开腹手术。请教授指示。

教授:同意主治医师的意见,此患儿应急诊手术治疗,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偏低与生理性贫血有关,但在可以急诊手术范围。体征和辅助检查没有脱水和离子紊乱,但是曾呕吐3次,由于肠梗阻腹胀,存在第三间隙失液,要给予补充液体,因为没有脱水体征,术前准备时间不宜过长,可临时补给100~150ml液体,留置尿管,观察尿量。术前与家属沟通,如有肠坏死需做肠切除,肠吻合,条件不允许吻合则做肠造瘘二期手术。手术应注意的是,手法复位采用压挤法沿结肠框进行整复,用手握住肿块的远端向近端推挤,切忌在近端拖拉套入部,以免发生肠破裂。复位后详细检查套入肠管的颜色,光泽,血运,蠕动,正确判断是否有肠坏死。本患儿有一个特点是肠管自肛门脱出约6.0cm,此现象多发生于晚期患儿,可本病例发病时间不长,肠管脱出较多,但黏膜无坏死表现,很可能有诱发肠套叠的器质性病变,术中一定仔细探查。另外,要与直肠脱垂鉴别,区别在于脱垂时,可见肠黏膜一直延续到肛门皮肤,套叠时在肛门口与脱出肠管之间有一条沟,手指可伸入直肠内。积极术前准备,做好术前要求的各项检查,急诊剖腹探查。

【第二次查房】 (术后第1天)

住院医师:患儿于昨日手术,术中见结肠套入结肠脱出肛门外。复位后发现结肠解剖形态和位置异常,结肠呈游离状态,近端结肠仅15cm左右,乙状结肠、直肠近端高度扩张,直径达8.0cm,肠壁肥厚,血管突出屈曲扩张,系膜短缩,刺激后无蠕动。行扩张结肠切除剩余结肠直肠壳内拖出吻合术。手术顺利。今日为术后第1天,体温38.2℃,哭声有力,反应佳,胃肠减压引出黄色液体180ml,尿量200ml,查体呼吸平稳,无发绀,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节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腹饱满,无肠形,除切口处外触之不哭,肠鸣音弱1~2次/分,切口敷料无浸透,肛门吻合口有少许血性渗出,无活动性出血,已行肛门清拭。复查红细胞计数3.5×1012/L;白细胞计数12.4×109/L;肝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3U/L,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8U/L,血浆总蛋白61g/L,白蛋白39g/L,球蛋白22g/L。患儿术中发现结肠改变如何诊断,请上级医师指教。

主治医师:患儿术后第1天,体温在38.5℃以下属吸收热,可以不做特殊处理。术中发现乙状结肠和直肠高度扩张,肠壁肥厚,系膜短无蠕动。这个病理改变考虑是先天性短结肠,合并直肠肛门畸形,也支持此病。本患儿未发现引起肠套叠的一般因素,而且肠套叠一般分6型:①小肠型;②结肠型;③回盲型;④回结型;⑤复杂型或复套型;⑥多发型。其中以回结型最多见,占70%~80%。此病例是结肠型,原因是存在短结肠的病理改变,远端结肠异常增宽,近端结肠游离状态,使近端结肠很容易套入远端结肠,肛门畸形的肛门括约肌发育不良,收缩功能差也是肠管脱出肛门的原因之一。小儿肠套叠有器质性病变者不足8%,所以属罕见病例。治疗方面,术后第1天,小儿代谢功能低下,日需量按半量给予,胃肠减压量要等量补给,每100ml液体应为0.9%氯化钠液75ml;10%葡萄糖液25ml,本患儿今日总液体为380ml,0.9%氯化钠液175ml,10%葡萄糖液200ml。给予头孢他啶0.35g,每日2次,静脉滴注(100mg/kg,每日2~3次),甲硝唑15ml(4ml/kg,每日2次)静脉滴注控制感染;给予维生素有助于创伤修复。短结肠的相关知识请教授讲解。

教授:同意主治医师的诊断和分析。先天性短结肠的确是罕见的消化道畸形,多合并肛门直肠畸形。分为4型。①Ⅰ型:没有正常结肠,短结肠呈袋状,回肠直接与之相连通,为肠系膜下动脉主干损害外,还有肠系膜上动脉的最远端损害;②Ⅱ型:回肠和袋状结肠之间有一短段盲肠,为肠系膜下动脉主干损害,短结肠的血管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③Ⅲ型:回肠和袋状结肠之间有一段外形正常的结肠,为肠系膜下动脉的近端损害;④Ⅳ型:结肠接近于正常,只是远端(直肠和乙状结肠)呈袋状。仅为肠系膜下动脉的远端血管损害。大体可见短结肠扩张肥厚呈袋状或囊状,没有结肠带及结肠袋,蠕动功能差,减压后也见不到蠕动,远端短而细,为发育不全的直肠。组织学检查,全层肥厚,水肿,黏膜炎症改变;神经节细胞可正常,减少或缺如。本病例属Ⅲ型合并直肠肛门畸形。发生肠套叠急诊手术时发现结肠的病变,远端结肠肥厚无蠕动,已经失去功能,选择切除扩张结肠的术式是正确的。由于结肠发育不良,切除后剩余结肠很少,影响水分的吸收,排便次数会较多,而且为稀便,肛门括约肌发育不良,控制功能差,更加重排便功能障碍。要注意补充水和电解质及保证热量的需要。应用抗生素和甲硝唑是重要的治疗措施,肠道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为主,选择三代头孢菌素和甲硝唑很合理,其指征是:①肠套叠能造成肠黏膜损伤,细菌、毒素移位;②肠切除是有菌手术,存在细菌污染。另外,防止切口和肛门吻合口感染同样重要,如果肛门吻合口感染,会出现脱出肠管回缩,肛门瘢痕狭窄,影响排便功能。补充诊断先天性短结肠综合征。

(续 表)

【第三次查房】 (术后第3天)

住院医师:患儿为术后第3天,体温波动在37~37.2℃,昨晨排便排气,大便为黄色软便,次数较多,每日7~8次。胃肠减压近20ml白色液体,已拔除胃管,进乳,未吐。尿量约300ml/h。查体呼吸平稳,无发绀,心音有力,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触痛,肠鸣音2~3次/分。腹部切口换药,无红肿及渗出,肛门吻合口无渗血,缝线未脱落。昨日停胃肠减压进乳后,只给抗菌药物。病理:结肠肌层增生肥厚,神经节细胞有变性,请上级医师指示下一步治疗。

主治医师:患儿术后经过顺利,体温波动在37.5℃以下,肠蠕动功能已恢复,排气排便,进乳后未出现呕吐。查体:心肺无异常,无腹膜刺激症状,说明没有术后肺内感染及迟发性肠坏死和腹膜炎的表现。迟发性肠坏死主要原因是肠系膜血管受损伤,形成血栓造成缺血性肠坏死。往往出现在术后近期。患儿为小婴儿,营养差,短时间内经受两次手术打击,注意应激反应。肛门吻合口愈合需10天以上,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为防止菌群失调可以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每次1粒,每日2次。虽然已经进乳,要计算24小时入量,每日热量应保持在251kJ/kg(60kcal/kg)以上,如入量不足,要适当静脉补充。关于先天性短结肠的手术治疗方法请教授指导。

教授:先天性短结肠多为散发病例,无家族遗传的证据。单纯性短结肠少见,多合并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占高位直肠肛门畸形的10%~26%,男性偏高。多为生后就发病,临床症状不同,肛门闭锁和直肠闭锁,无瘘道或瘘道极小,表现为低位肠梗阻症状;瘘道较大经阴道或尿道排便排气,可无腹胀;如果短结肠内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会有慢性便秘表现。手术是惟一的治疗方法。包括分期手术和根治手术。初期处理:①单存造瘘术,包括短结肠开窗或上位肠管造瘘术;②短结肠末端分离(无瘘者)或结扎(有瘘者)后结肠造瘘;③袋状结肠部分切除整形(使袋状结肠管状化,保留直径15~20mm)后造瘘。根治手术:①袋状结肠切除,回肠或结肠拖出型肛门成形术;②袋状结肠部分切除整形后拖出型肛门成形术。但此患儿已在外院行肛门成形术,此次又是因肠套叠急症手术发现的短结肠改变,所以采取一期根治术。此病例提醒我们,直肠肛门畸形有瘘的患儿术前应做钡剂灌肠检查,了解结肠和直肠的情况,不仅可以除外本病,也有助于术式的选择。另外,要重视与先天性巨结肠的鉴别,临床表现都可以有低位肠梗阻或慢性便秘的症状,钡剂灌肠也显示结肠扩张增宽,先天性短结肠发病率很低,往往诊断为巨结肠。我们曾遇到1例3岁患儿,从出生一直需要灌肠排便,多处就诊后经钡剂灌肠诊断巨结肠,手术时经肛门拖结肠不成功(因袋状结肠系膜短缩),之后经腹手术时发现为短结肠,所以尽管本病罕见,也应该提醒临床医师想到本病,以防误诊。

【出院诊断】 ①先天性短结肠;②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会阴瘘;③急性肠套叠。

预后及随访】 术后7天腹部切口拆线一期愈合,14天肛门切口愈合。扩肛达9号扩肛器,出院。

【评述及相关进展】 先天性短结肠(congenital short colon)也称先天性袋装结肠(congenital pouch colon)或袋装结肠综合征(pouch colon syndrome),为罕见的肠道发育畸形。国内报道20余例。其发病原因Dicknson认为是宫内发育早期,后肠区域血管损害所致。常有瘘存在,结肠膀胱瘘、结肠尿道瘘、结肠阴道瘘等。伴发畸形较多,如心血管畸形,泌尿系统畸形,骶骨发育不良等。临床表现合并直肠肛门畸形者,早期出现低位肠梗阻症状。如短结肠内神经节细胞减少或缺如,则有慢性便秘症状。X线的特征性改变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正立位腹部平片的大液平面宽度,超过腹腔最大横径的50%。本病虽然发病率低,但直肠肛门畸形,特别是合并瘘的肛门闭锁患儿,术后仍有排便困难应排除先天性短结肠的可能。另外,钡灌肠检查显示结肠扩张容易被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因为短结肠系膜极短,经肛门结肠切除十分困难,适合经腹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33-836.

[2] 李振东,牟玄琴,张道荣,等.先天性肛门闭锁伴发短结肠畸形.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1,2(1):30-33.

[3] 王恒冰,刘润玑,王廷宙,等.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短结肠畸形5例报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17:5.

[4] Chadha R.Bagga D.Malhotra C.J,et al.Th embryology and managemet of congenital pouch colon Associated with anorectal agenesis.J pediatr surg,1994,29:439-446.

(汪 河 鲁 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