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夫特谷热(裂谷热)

立夫特谷热(裂谷热)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裂谷热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由节肢动物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少数可有视网膜炎、出血等表现,重症病例可表现为多脏器受累,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另外,气候的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变暖等对裂谷热的传播也有影响。此种疾病出现脑膜炎症状往往是在最初裂谷热症状出现1~4周或之后。病情可能会很严重,但死亡率不高。

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RVF)是由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RVFV)引起的、由节肢动物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临床特点为突然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少数可有视网膜炎、出血等表现,重症病例可表现为多脏器受累,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该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东部大部分地区,因其在流行地区形成峡谷状蔓延传播而得名。

【病原学】 RVFV是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热病毒属成员,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RVF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能够抵抗0.5%苯酚6个月,56℃40min可灭活,在-60℃以下,病毒可存活多年。RVFV对酸(pH3.0以下)、脂溶剂(如乙醚、脱氧胆酸盐等物质)、去污剂和甲醛等敏感。

流行病学】

1.感染源 RVFV主要在家畜(如绵羊、牛、骆驼和山羊等)中引起流行或暴发,是本病的主要感染源,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传染的重要感染源,家畜及病人在病毒血症期间均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1)经蚊虫传播,伊蚊、库蚊、按蚊和其他很多蚊种均可传播,但以伊蚊为主。

(2)人体皮肤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受染动物组织、体液、器官或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

(3)吸入过多含病毒的潮湿空气也可发生感染。

(4)气溶胶吸入传播可导致实验室感染。

3.易感人群 人群对RVFV普遍易感,多为隐性感染,病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RVF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流行的国家主要为肯尼亚、津巴布韦、赞比亚、南非、埃及等,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也门也有本病的报道。

(2)人群分布: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但儿童发病较少,男性多于女性,高危人群包括:在流行病地区露宿者、来旅游的外国游客、牧民、屠宰工作人员、兽医以及其他与被感染动物组织有接触者。

(3)季节分布:本病全年均可流行。季节分布主要与媒介的活动有关。主要流行高峰在夏秋季,多在非洲(雨季)洪水季节暴发。另外,气候的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和全球变暖等对裂谷热的传播也有影响。

【发病机制】 RVF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推测是由病毒对肝细胞内皮细胞的直接侵犯和免疫因素的参与。病毒进入机体后,首先在侵入的局部组织中复制,通过淋巴系统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进一步复制,继而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一般持续4~7d,出现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并可引起多脏器局灶性感染,以肝受累为著。此外还可能与免疫损伤有关。血管炎和肝坏死是导致出血的关键性病变。严重的病毒血症和来自肝及其他受染细胞的广泛坏死导致促凝物质释放,终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纤维素沉着,纤维降解产物增加,促进血小板聚集、消耗,引起DIC。肾小球毛细血管和近曲小管内可出现纤维素沉着,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可出现少尿甚至肾衰竭。

【临床表现】 人感染RVFV大多为隐性感染,只有少数感染后有发热、肝炎、视网膜炎等症状。

潜伏期:2~6d,有时甚至不超过24h。

人感染RVFV时,突然出现类似流感样疾病表现,发热(可持续数天,常为双相热),伴畏寒、寒战、头痛、乏力、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和背痛,一些患者会出现颈项强直、畏光、食欲减退和呕吐症状,发病早期这类患者可能会被误诊为脑膜炎。裂谷热症状通常持续4~7d,此后可以检测出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病毒血症也随之逐渐消失。病程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改善,常在2周内完全恢复。只有少数的病例会发展为重症,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1.脑膜炎症状 可单独出现,也可和出血综合征同时出现。此种疾病出现脑膜炎症状往往是在最初裂谷热症状出现1~4周或之后。临床特点包括剧烈头痛、遗忘、幻觉、颈项强直、眩晕、精神异常、定向障碍、思维混乱、惊厥、多涎、抽搐、舞蹈样运动、嗜睡、昏睡、去大脑强直、昏迷甚至死亡。病情可能会很严重,但死亡率不高。存活病例可有后遗症(如偏瘫等)。

2.视网膜病变 多发生在病程1~3周。患者往往自述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有时产生盲点,严重时发生视网膜脱落。视力障碍可持续10~12周,后自愈,不产生任何长期的影响。当损伤发生在黄斑或严重出血和视网膜脱落,约50%的患者将会永久性失明。此种疾病患者仅仅因为眼部反应而死亡的情况并不常见。

3.出血综合征 病程2~4d后出现,表现为皮肤黏膜黄染、斑疹、紫癜、瘀斑和广泛的皮下出血,穿刺部位出血、咯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增加、黑粪、肝脾大。重症病例往往死于出血、休克及肝、肾衰竭。死亡往往发生在出现症状3~6d或以后。

4.肝炎 出现黄疸和肝功能受损,往往在发病后7~10d发生严重的肝坏死而死亡。

【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1)血常规:1~2d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增高,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继而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

(2)尿常规:可见少量尿蛋白、红细胞、管型。

(3)生化:血肌酐、尿素氮增高。血清ALT、AST均可增高,可伴TBIL增高。

(4)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轻度增高,细胞数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正常。

2.血清学检查 应用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M增高可以诊断本病。

【诊断】

1.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生活在RVF流行地区或到疫区旅行,有患病动物接触史或蚊虫叮咬史。

(2)临床表现:发热(常为双相热)、头痛、乏力、肌肉关节疼痛,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多系统受累。

(3)实验室检查:①病毒抗原阳性;②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③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④从患者标本中检出RVFV RNA;⑤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RVFV。

2.诊断

(1)疑似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2)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者。

【治疗】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大多数RVF为轻症病例且病程较短,无需特别治疗,对重症病例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输新鲜血浆、注射丙种球蛋白等各种对症处理已经成为治疗常规。在疾病早期,干扰素加利巴韦林对病毒复制具有抑制作用。实验发现抗病毒药利巴韦林能抑制病毒生长,但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资料证实。

【护理】

1.隔离: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及生物媒介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2.重症患者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

3.严密病情观察

(1)观察体温、意识变化情况及视力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2)观察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皮下出血情况,延长穿刺部位按压时间,使用软毛牙刷,牙龈出血、鼻出血时可应用云南白药棉球压迫止血,效果欠佳且患者血压正常时可选用去甲肾上腺素棉球压迫。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节律、瞳孔等变化,发生颅内高压时,可将床头抬高30°,以利于脑静脉回流而减轻脑水肿。予20%甘露醇快速静滴脱水,必要时1/4h,并观察记录用药后的反应和病情的变化。

(4)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有无黄疸、肝功能受损,肾衰竭等变化,出现肝功能受损的患者使用保肝、降黄的药物,出现少尿、无尿、高血钾等可行血液透析。

4.对症护理

(1)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也可使用小剂量的解热镇痛药,避免大量出汗,及时补充液体,给予半流质或是流质饮食,防止患者虚脱,注意保暖。

(2)减轻疼痛: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时,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给予疼痛部位按摩,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口腔清洁:患者呕吐时,帮助患者坐起或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温水漱口,减少不良刺激。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或静脉营养,补足机体所需液量,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4)清洁眼睛和保护视网膜:患者自述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时,注意做好眼部卫生和清洁,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谨防视网膜脱落。

(5)镇静: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做好安全防护和心理护理,必要时使用镇静、抗惊厥药物。

(6)防止肺部感染及压疮:昏迷患者要注意患者行口腔护理、会阴冲洗。定时翻身、侧卧、拍背、吸痰以防继发性肺部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发生。

5.恢复期及后遗症护理 恢复期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并配合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包括听力、语言和肢体的功能锻炼),结合理疗、针灸、按摩等辅助治疗。

【预防】

1.灭蚊防蚊 控制、降低蚊媒密度能有效预防感染。采取消除蚊虫孳生地、药物喷洒等多种措施减少蚊虫孳生和密度,使用蚊帐和驱虫剂,在蚊叮咬高峰时间避免户外活动,控制疫情播散。

2.感染源管理 一旦有疫情报告,患者要严密隔离治疗。

3.做好防护 兽医、实验室人员或医护人员在接触染病动物或人时,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防护衣。应该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在合适的实验室处理标本。

4.防止疾病输入 严防国外染病动物及人输入我国。

5.预防接种 近年甲醛灭活疫苗已用于兽医等受染危险性较大的人员。

(杨 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