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宝宝腹泻呕吐脱水是什么表现

宝宝腹泻呕吐脱水是什么表现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婴幼儿腹泻是一个消化道综合征。主要表现腹泻与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呕吐好转时,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4h后重新估计患儿脱水状况,再选择恰当方案治疗。轻度脱水补充每千克体重50ml,中度脱水补充每千克体重80ml,在5h左右将液体少量多次服完。菌群紊乱所致的腹泻应立即停用抗生素,可用乳酶生、双歧杆菌。

婴幼儿腹泻是一个消化道综合征。从病因学上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主要表现腹泻与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情分析】

1.临床表现

(1)不同病原腹泻的临床特点。

①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起病急,早期出现呕吐,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多在38~40℃,起病1~2d内即排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大便稀黄,颜色淡,黏液少,少有腥臭味,重者每日20~30次,镜检脓细胞很少见,抗生素无效。

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性肠炎:四季都可发病,但以5~8月发病率最高,起病慢,开始轻,随着病情发展可有呕吐、低热及脱水征同时出现。粪便多呈黄色稀水便,有时混有黏液或血丝,有腥臭味。

③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多继发于口服大量广谱抗生素后,出现呕吐、发热、腹泻。呕吐常在发热1~5d出现,腹泻初期大便呈黄绿色,3~4d后变为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海水样便),每日10~20次,大便中常见白色假膜。

④真菌性肠炎:多继发于其他感染,常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大便每日3~4次,黄色稀水样,偶呈豆腐渣样,泡沫较多,有时发绿,带黏液。

⑤霍乱:水样粪便或淘米水样粪便。

⑥细菌性痢疾:黏液便或脓血便。

⑦阿米巴痢疾:血多脓少呈果酱样便。

(2)脱水的临床表现:脱水的临床表现与脱水程度有关,一般将脱水分为三度。

①轻度:体液丢失小于5%,患儿稍烦躁,前囟稍凹陷,眼窝稍凹陷,口腔黏膜略干燥,皮肤弹性尚好,四肢末梢暖,脉搏有力,尿量略减。

②中度:体液丢失5%~10%,患儿精神萎靡或烦躁,前囟凹陷,眼窝凹陷,口腔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差,四肢末梢凉,脉搏快而弱,尿量显著减少。

③重度:体液丢失>10%,患儿神志欠清,前囟深凹陷,眼窝深凹陷,口腔黏膜明显干燥,皮肤弹性极差,四肢末梢厥冷、发绀,脉搏几乎摸不到,尿少或无尿。

2.辅助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镜检见白细胞、红细胞,少量黏液、脂肪滴等。

(2)粪便细菌培养及病毒分离:有助于病原学诊断。

(3)血生化检查:血钠、钾、氯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

【处置策略】

1.一级处置

(1)立即呼叫“120”。

(2)饮食:近年多主张轻型腹泻病儿不禁食,减少脂肪和不易消化食物,母乳喂养小儿可缩短喂养时间,人工喂养的小儿可吃些米汤、稀藕粉或牛奶,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入量及浓度。呕吐严重的可禁食1~2次,禁食时不禁水。呕吐好转时,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3)口服补液:WHO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成分为氯化钠3.5g,枸橼酸钾2.9g,氯化钾1.5g,无水葡萄糖20g溶于1 000ml水中。

2岁以下患儿,ORS用量50~100ml,500ml/d;2~10岁患儿,ORS用量100~200ml,1 000ml/d;10岁以上患儿,能喝多少就喝多少,2 000ml/d。

亦可用公式计算ORS用量(ml)=体重(kg)×75。4h后重新估计患儿脱水状况,再选择恰当方案治疗。

(4)重症患儿应尽快转送到上级医院,转运途中要侧卧位,注意保暖,密切观察其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有条件者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液。按100ml/kg计算,先快后慢,累积损失则失多少补多少,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于12~16h内缓慢滴入。

2.二级处置

(1)一般急救处理同一级处置方法。

(2)检查粪便常规、粪便培养,有条件的检查患儿的血生化、血钠、钾、钙、镁等。

(3)口服补液:同一级处置方法进行口服补液无需禁食。轻度脱水补充每千克体重50ml,中度脱水补充每千克体重80ml,在5h左右将液体少量多次服完。

(4)静脉补液:补充累积损失:轻度脱水补30~50ml/kg,中度脱水补60~100ml/kg,重度脱水补100~120ml/kg。根据脱水性质补不同的液体:等渗脱水(血钠为130~150mmol/L)给3∶2∶1液;低渗脱水(血钠为130mmol/L)给4∶3∶2液;高渗脱水(血钠为150mmol/L以上)给3∶2∶1液或适当稀释。

一般采用4∶3∶2液(4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溶液,2份1.4%碳酸氢钠溶液);或3∶2∶1液[3份5%~10%葡萄糖溶液,2份生理盐水,1份1.4%碳酸氢钠溶液或1/6(mol/L)乳酸钠溶液]。

补液原则是先浓后淡,先快后慢,即开始0.5~1h给液按20~30ml/kg计算,以后为每小时8~10ml/kg,累积损失在8~10h补完。

(5)药物治疗。

①病毒性肠炎、非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属自限性疾病,尤其是症状较轻者,仅用支持疗法可自愈,不需用抗生素。

②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可使用肠道不易吸收的杀菌药物如庆大霉素,每日1万~2万U/kg,分3~4次口服;多黏菌素每日5万~10万U/kg,分3~4次口服。

③肠黏膜保护药:如思密达(1岁以内每次半袋,3/d;2岁以上每次1袋,3/d),可吸附病原菌和毒素。菌群紊乱所致的腹泻应立即停用抗生素,可用乳酶生、双歧杆菌。

(6)如果上述治疗不理想,小儿精神更加萎靡、反应差、皮肤弹性差、捏起不易平复、眼睑不能闭合、四肢厥冷、尿少等,应立即转往上级医院。在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侧卧位,吸氧,注意保暖,监测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建立静脉通道、积极补液,预防酸中毒。

3.三级处置

(1)基础急救和常规处理同二级处置方法。

(2)进一步检查粪便常规或做粪便培养和血生化。

(3)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估计脱水程度、补充累积损失、补充组织丢失和生理需要),如在原有基础上脱水进一步发展为重度脱水时,要注意及时调整液体总量。立即静脉补液,按100ml/kg计算,先快后慢,累积损失则丢多少补多少。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补给,可于12~16h内缓慢滴入。对重症酸中毒则需另补碱性液体,常用的5%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成1.4%后静脉滴注。

(4)补充各种维生素:维生素B1每次10mg,3/d;维生素C每次100mg,3/d。

(5)预防合并症如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

(6)加强护理:注意隔离,及时换尿布,应及时冲洗臀部,保持皮肤干燥,输液期间也要侧卧位,以防呕吐窒息,并对不同病因的患儿做好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崔 娜 王永和 贾乘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