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肠的解剖与生理

小肠的解剖与生理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降部黏膜有许多环状皱襞,在内后壁有一条十二指肠纵襞,其下端的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胆总管与主胰管的共同开口处。转弯处称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空肠曲常被一束含结缔组织的平滑肌固定于膈右脚,该肌称十二指肠悬肌,其表面的腹膜皱襞可作为确认空肠始端的标志,临床上称Treitz韧带。随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小肠液中的肠致活酶迅速激活胰蛋白酶原,使其被水解掉一个小分子的肽,转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一)小肠的结构

小肠为消化、吸收的主要部分。上起幽门,下接盲肠,全长5~7m,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3部分。

1.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长约25cm,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十二指肠首尾部被腹膜包裹,有一定的活动度,其余各部均固定于腹膜后几乎不能移动。见图1-3。

(1)上部:长约5cm,起于胃的幽门,向右后方至胆囊颈附近转向下,移行为降部。胃的肌层转折处为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上部黏膜无皱襞,钡剂透视时呈圆锥形阴影,称壶腹(ampulla)或十二指肠球(bulbus),为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2)降部:长约8cm,从十二指肠上曲,贴胰头自第1腰椎右侧下降至第3腰椎向左延续为水平部,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下曲。降部黏膜有许多环状皱襞,在内后壁有一条十二指肠纵襞,其下端的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胆总管与主胰管的共同开口处。该乳头正常位于降部中、下1/3交界处,距幽门7~10cm,距上颌中切牙约75cm。在大乳头上方约2cm处有时可见十二指肠小乳头,为副胰管的开口。

图1-3 十二指肠的形态与结构

(3)水平部:长约10cm,起自十二指肠下曲,向左横跨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前方,至第3腰椎左侧延续为升部。肠系膜上动脉、静脉贴水平部前面下行,若系膜过短,可压迫此部,导致慢性十二指肠梗阻,引起胃内容物滞留。

(4)升部:长2~3cm,自第3腰椎左侧上升至第2腰椎左侧,转向前下方。转弯处称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空肠曲常被一束含结缔组织的平滑肌固定于膈右脚,该肌称十二指肠悬肌,其表面的腹膜皱襞可作为确认空肠始端的标志,临床上称Treitz韧带

2. 空肠和回肠 空肠与回肠借小肠系膜根连于腹后壁。上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下接盲肠。蟠曲构成肠袢,位于腹中、下部,周围有大肠环绕。通常将近侧2/5的一段称为空肠,远侧3/5的一段称为回肠,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分界。

回肠黏膜内含较多集合淋巴滤泡,为肠伤寒及肠结核的好发部位。在距回肠末端0.5~1.0m,约2%的人,存在一囊状突起,称Meckel憩室,其为胚胎期卵黄囊未完全退化形成的遗迹。发炎时症状和阑尾炎相似。

(二)小肠内消化

食糜由胃进入十二指肠后,即开始了小肠内的消化。小肠内消化是人的整个消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对绝大多数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这里完成。在小肠内食糜通过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及小肠运动的机械性消化转变成可吸收的物质。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随食物的性质而有所不同,一般为3~8h。

1. 胰液及其作用 胰腺由外分泌腺和胰岛两部分组成。胰岛内分泌功能主要与糖代谢的调节有关,这里不再详细介绍。外分泌腺可分泌胰液,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和小导管管壁细胞所分泌的,在食物消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胰液的性质和成分:胰液是无色、无味的碱性液体,pH为7.8~8.4。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2L,渗透压与血浆相等。胰液中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多种消化酶,主要有胰淀粉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胰脂肪酶、羧基肽酶、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等。无机物主要有HCO3,还有Na+、K+、Cl等无机离子。

(2)HCO3的作用:胰腺内的小导管管壁细胞可分泌水、HCO3、Na+、K+、Cl等。其中HCO3的浓度随分泌率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140mmol/L。HCO3的作用为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盐酸,保护肠黏膜免受盐酸的侵蚀;为小肠内的多种消化酶活动提供最适的pH环境(pH7~8)。

(3)消化酶的作用:胰液中含有水解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是在所有消化液中消化力最强和最重要的。如果胰液分泌障碍,将造成食物消化不良,特别是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障碍。由于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随粪便排出,产生胰性腹泻。脂肪吸收障碍可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消化酶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它们都是以不具有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随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小肠液中的肠致活酶迅速激活胰蛋白酶原,使其被水解掉一个小分子的肽,转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胃酸、胰蛋白酶本身以及组织液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激活。胰蛋白酶进一步活化糜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能水解蛋白质为多肽,但两者同时作用时,可将蛋白质水解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

②胰淀粉酶:胰淀粉酶是一种α-淀粉酶,它对生的和熟的淀粉的水解效率都很高,消化产物为糊精、麦芽糖及麦芽寡糖。胰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为6.7~7.0。

③胰脂肪酶:胰脂肪酶可分解三酰甘油(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它的最适pH为7.5~8.5,但是,胰脂肪酶只有在胰腺分泌的另一种小分子蛋白质—辅脂酶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胰液中还有胆固醇酯酶和磷脂酶,能分别水解胆固醇和磷脂。

④核酸酶:包括DNA酶和RNA酶,分别水解DNA和RNA。

2. 胆汁及其作用 胆汁是由肝细胞不断分泌的。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经肝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或由肝管转入胆囊管而贮存于胆囊。在非消化期,肝胆汁大部分流入胆囊贮存,在消化期,胆汁可直接由肝脏以及胆囊排入十二指肠。

(1)胆汁的性质和成分:胆汁是一种苦味的液体,肝胆汁为金黄色,pH为7.4,胆囊胆汁为深棕色,pH为6.8。成人每日分泌胆汁0.8~1.0L。其中除水分外,还有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酸、黏蛋白、胆色素和无机盐,但无消化酶。

在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盐(或胆汁酸)、胆固醇和卵磷脂的适当比例是维持胆固醇成溶解状态的必要条件。当胆固醇分泌过多,或胆盐、卵磷脂合成减少时,胆固醇就容易沉积下来,这是形成胆石的原因之一。胆汁中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2)胆汁的作用

①乳化脂肪: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在肠腔内,从而增加了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

②促进脂肪吸收:胆盐因其结构特点,当达到一定浓度后,可聚合而形成微胶粒。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均可掺入到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这对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③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汁通过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对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也有促进作用。

3. 小肠液及其作用 小肠内有两种腺体,即十二指肠腺和肠腺。十二指肠腺分布于十二指肠黏膜下层中,分泌碱性液体,内含黏蛋白,因而黏稠度很高。肠腺分布于全部小肠的黏膜层内,其分泌液是小肠液的主要组成部分。

小肠液是一种弱碱性液体,pH为7.6,渗透压接近于血浆。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5~3.0L,其中除水分外,还含有无机盐、黏蛋白和肠致活酶。小肠液中还常混有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白细胞,以及由肠上皮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在肠上皮细胞内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肽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但现在认为,这些酶对小肠内的消化并不起作用。

小肠液的分泌量因条件不同有很大的变化。食糜对小肠黏膜的机械或化学刺激都可引起小肠液的分泌。其中小肠黏膜对扩张刺激最为敏感,小肠内食糜量越多,分泌也越多。这些刺激主要是通过肠壁内神经丛的局部反射引起分泌的。在胃肠激素中,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和血管活性肠肽都有刺激小肠液分泌的作用。

小肠液的主要生理作用有:

①保护十二指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蚀;

②肠致活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从而有利于蛋白质的消化;

③稀释消化产物,使其渗透压降低,有利于吸收。

4. 小肠的运动形式 小肠壁的肌层有两层肌肉,内层为环行肌,外层为纵行肌。小肠运动是由这两层肌肉的收缩完成的。

(1)紧张性收缩:紧张性收缩能使小肠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维持肠腔内一定的压力,也是小肠进行其他各种运动的基础。当小肠紧张性升高时,食糜在肠腔内的混合和推进加速;而紧张性降低时,肠内容物的混合和推进则减慢。

(2)分节运动:分节运动是以小肠壁环行肌的收缩和舒张为主的节律性运动。表现为,在食糜所在的肠管,环行肌隔一定间距发生多点同时收缩,把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数秒后,原收缩处舒张,原舒张处收缩,使食糜原来的节段分成两半,邻近的两半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节段,如此反复进行。

空腹时,分节运动几乎不存在。食糜进入小肠后,逐步加强。由上至下,小肠的分节运动存在着一个频率梯度,即小肠上部较快,如在十二指肠每分钟约12次,向小肠远端频率逐渐减慢,在回肠末端每分钟仅有6~8次。分节运动的生理意义是:

①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

②增加小肠黏膜与食糜的接触,并不断挤压肠壁以促进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这都有助于吸收;

③由于分节运动存在着由上至下的活动梯度,因此对食糜有较弱的推进作用。

(3)蠕动:蠕动是一种纵行肌和环行肌共同参与的运动。表现为向小肠远端传播的环状收缩波,可起始于小肠的任何部位,推进速度为1~2cm/min,行约数厘米后消失。

蠕动的意义在于使经过分节运动作用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到达一个新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此外,小肠还有一种进行速度很快、传播较远的蠕动,称为蠕动冲,它可将食糜从小肠的始端一直推送至回肠末端及结肠。蠕动冲可能是一种由吞咽动作或食糜对十二指肠的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

小肠蠕动推送肠内容物(包括水和气体)时产生的声音称肠鸣音,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亢进;肠麻痹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5. 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回肠末端与盲肠交界处的环行肌明显加厚,具有括约肌的作用,称为回盲括约肌。它在平时保持轻度的收缩状态,一方面防止了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排入结肠,延长了食糜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因此有利于小肠内容物的完全消化和吸收;另一方面也阻止了结肠内的食物残渣倒流。

食物进入胃后,可通过胃-回肠反射引起回肠蠕动,当蠕动波传播到近回盲括约肌数厘米时,括约肌舒张,随着蠕动波进一步向括约肌传播,约4ml食糜被推入结肠。食糜对盲肠的机械扩张刺激,可通过壁内神经丛的局部反射,使回盲括约肌收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